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姿多彩
2019-08-13白莲
白莲
摘 要: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将教学难点非常清晰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对课堂进行补充,既可延伸课堂教学,更可助推学生深度理解新知,从而极大地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93-01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手段的变革,微课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区分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同。微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微课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认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利用微课布置预习,把握教学内容脉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养成预习习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需要布置的作业发送到学校的作业平台上,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练习,通过观察与思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的知识进行预习,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几何性质”时,课前就布置学生预习这样的问题:三角形的三边有哪些特点?为什么等腰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有什么关系?角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摄入,促进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有意地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不懂的地方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与思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会认真地去听教师的讲解,并做笔记,继而更好地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它的两边之长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也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利用微课合理启发,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启发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定理等通过演算、推理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当然,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可以灵活一些,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制作演示操作方面的视频时,可以摄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场景:人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和自己实际的身高的实景,房子与房子的影子等等,都是一对相似图形,然后让学生去测量影子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关系,继而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学会反思,对每一堂课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数学课堂,充分去认识微课的利弊关系。
3 利用微课生动直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能力,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生的认知还依靠形象思维,他们仅仅能够理解和掌握片面、表面的知识,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把握不是很到位。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针对一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些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但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去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微课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切身地去感悟和体验,继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抽象世界的探知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直线和圆可能发生的情况,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相离、相交、相切等,让学生在动态中去感受数学知识的神奇与奥妙,继而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数学世界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每一章节的重难点知识都能够轻松愉悦地解决和掌握,当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要能够直中要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4 利用微课发现规律,感受数学抽象之美
数学知识规律性强,数学知识的美是独特的。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的互动与参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去感受、探讨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切身地去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这样一个场景:小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与它一样的三角形全等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六个条件是否都需要满足才能画出来?可以尽可能地让条件变少吗?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去讨论、研究并给出最后的答案。教师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补充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发展自身的个性思维。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①一个条件:一角,一边;②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③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要想画出相等的全等三角形只需要满足上面的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完全地去保证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需要学生在做题时充分地去考虑可能性。
综上所述,要真正落实微课教学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对微课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力度。不断的优化微课教学手段,继而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