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听力测评与教学的新思考

2019-08-03王琳珊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

[摘 要] 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管是测评活动设计者还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者,都要把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以及社会育人目标进行全面考虑,关注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维度的整体表现和协同发展,在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导向下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时代社会场景的测评任务,在测评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积累学习策略、应答策略和学习经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學英语;听力测评;听力教学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格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语言技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元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有了听、读、看的输入理解、积累内化,才会有随之产出的表达输出。听是一个接收、理解声音的过程,是听话者对说话者所传来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听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虽然一直得到老师们的重视,但学生的听力并不能满足他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这其中有学生自身原因、教材原因、教学原因,更有听力测评的原因。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设计小学英语听力测评活动,使听的过程成为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言综合素养、发展思维层次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使听力测评更好地导向听力教学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基于多年的测评命题经验,根据不同年段孩子的语言基础,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如何设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听力测评活动,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一、新理念下小学英语听力测评案例分析

二、新理念下小学英语听力测评题编写思路

测评的开展依赖于测评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不科学,不能测评到想要测评的能力,就失去了测评的效度。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测评题目编写者以新时代的育人目标为导向设计和编写测评题。听力理解测评主要考查学生从口语语篇中获取信息和观点的能力。主要测评形式是:考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或听完录音之后,根据录音提供的信息完成某项任务。基于此,听力测评题编写有以下几点新思路。

(一)以能力为本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落实习主席提出的要求,必须先从测评者的测评观开始改变,从而改变测评题目的编写,进而改变教学行为。以往的测试只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考查,没有很好地导向把英语用起来。不管哪种类型的测评,都不应该机械地测量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应测量其实际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核心素养新理念下的听力测评题目编写必须更加注重能力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在合适的场景下正确理解所听到的观点,这样的测评才会对教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体现真实性

成功的语言测评要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即测评的方法要与目的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特征有很高的相关性。传统的测评中虚假的、不自然的项目正在被真实的、具有交际性的项目所取代。真实性指测试任务或题目与目标语言使用环境范围的关系。测试结果要反映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关键在于测试题目与真实语言使用的相关程度。对于学生来说,测试的题目如果与现实语言应用相近,就比较容易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听力测评题目编写者更要让学生通过完成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综合素质。听力素材和所创设的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内容和体裁的选择以及题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避免因学生的生活经历的明显差异而影响试题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小学阶段可选取的话题有家庭、朋友、饮食、颜色与服装、文体活动、购物、动物、节假日、季节与天气、旅游与交通、身体与健康、职业等。

(三)把握难易度

确定好主题内容后,要把握好听力文本的语言难度。文本的难度除了受到文本内容,体裁的影响,还受到文本长度和语言特征的影响。小学测评文本一般每篇在50~80词左右,毕业测评在80~100词左右。听力文本最好不要有生词,文本中的句子最好是简单语句。

(四)合理设置考点

听力考点的设置要与文本的关键信息密切相关,考点的分布要平衡。编制是非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表达的意思要“大是大非”,不能模棱两可;编制匹配题时要注意供匹配的选项要简短并且尽量结构一致;编制选择题时题干要简洁,答案要唯一,选项的长度要一致;编制填空题一般第一句不设空格,在其他的关键信息点设空格;编制填表题一般先把听力文本中提供的材料分类,归纳关键主题信息,再设置考点。

设置所有类型的考点都要先预测学生的答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会有什么可能出现的答案,以便调整和确定评分标准。

(五)使用口头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材料都为口语材料。鉴于听力测评的“真实性”思路,设计听力测评题目时,要特别注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口头语言中的结构没有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句子也短,重复率高,冗余信息多。因此,听力文本的设计要特别体现口头语言的特征,要与阅读文本有所区别。

三、新理念下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建议

评价具有导向性、诊断性、监控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以及反馈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处理好评价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那么,透过测评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听文本后准确解码呢?以下几点是笔者对听力教学提出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关注、积累关键词

听力测评的文本素材一般来源于实际生活,围绕日常生活的某个话题展开。所以,建议教师平时多引导学生关注、积累体现不同场景的关键词,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和准地识别信息。

(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能

1.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接触自然语速语言文本的习惯

可以将一段对话反复播放进行精听,每次听的任务不同,第一遍可以听大意,第二遍可以了解细节信息,第三遍再研读听力文本,直到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音节。这样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堅持,长此以往,听力水平必有长进。同时,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可以一个星期一次,泛听可以随意、随时、随地进行。

2.听和看相结合,多渠道提供听的资源

“看”能较好地辅助听,教师可充分利用“看”的技能,结合听的技能,如观看英语电影、英语节目、收听英语歌曲、校园广播站等,多渠道开发多模态资源,营造易于理解的语言输入场景,使学生课内外都能大量浸泡、接触和感知语言。

(三)适当训练听力应试技巧

根据Brown的观点,听力理解包括9个基本过程:(1)确定一个听的理由;(2)把听力的原始材料储存于短时记忆;(3)通过对话语类型及功能等辨认组织信息;(4)对未知听力信息进行预测;(5)回想相关背景知识帮助理解信息;(6)给信息以意义;(7)检查核实信息被正确理解;(8)将理解的信息储存于长时记忆;(9)删除短时记忆中的原始信息。教师要善于发现、反思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学生以帮助,教会她们适当的听力技巧,如预读题目及选项、捕捉关键语音信息、善用非语言知识(如生活经验)、熟记部分特殊词语(如 half, quarter, nothing, everything,never 等)、巧用速记技巧等听力微技能,使学生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应试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语

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管是测评活动设计者还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者,都要把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以及社会育人目标进行全面考虑,关注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维度的整体表现和协同发展,在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导向下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时代社会场景的测评任务,在测评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积累学习策略、应答策略和学习经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H.D.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1994.

[3]王笃勤.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王琳珊.小学英语纸笔测试的语用功能考量[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7(5).

[6]J.B.Heaton.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7]黄丽燕.中小学英语校本评价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
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合作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学生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反思与展望
英语影视欣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影子跟读训练在大学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