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明与乡村社会秩序建设
2019-07-31赵冬雪
赵冬雪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相对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也受到了社会经济转型的冲击,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留守儿童、老人无人赡养以及农村犯罪率逐步升高等问题纷纷涌现,社会秩序出现了失衡。莱州市“四德工程”是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自“四德工程”开展以来,农村文明风貌均有较大变化,群众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更加安定有序。本文通过对莱州市道德建设的实地调研,总结莱州市“四德工程”建设方法,分析其给群众生活方面带来的影响,探讨道德文明建设对农村社会秩序规范的作用,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四德工程;社会秩序;道德文明建设
文章编号:978 -7- 80 736 -771 -O(2019)03 -109 - 03
随着改革丌放的深入丌展,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不再限于土地耕作,他们纷纷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或者在城市做个体户等等。农民就业方式发生变化,其思想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民族美德受到了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山,淳朴的感情纽带逐渐被金钱、利益所截断。在整体社会环境转型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价值观念对农民的价值观冲山更大,对农村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的影响也更大。然而,道德是社会维持有序状态的重要手段,农民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百姓生活安定、社会和谐。在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和发展中,道德文明建设应该紧紧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不能“一条腿”走路。故而乡村道德文明建设是迫不及待、势在必行的。
一、道德与社会秩序
道德是人们在生活和行为中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准则。道德是无形的,但是道德的准则是具体的;道德内容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其总体是引领人们向善的。道德存在于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上。
社会秩序是指以社会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前提下,社会处于平衡的、有序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没有社会冲突,社会秩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秩序不代表没有社会冲突的发生,但只要在一定范罔内,上下浮动,我们就称之为合理的或良好的社会秩序。
道德是规范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之一。社会学之父——奥古斯汀孔德十分关注社会秩序,并认为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应该和谐共存,并会对最终的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在关于社会秩序的原则内容上,他认为:感情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智慧只是主导和控制的手段。他把感情分为“利己主义感情”和“利他主义感情”。其中,“利他主义的三种形式依次为依恋、憧憬和仁爱”①,而正是这种利他主义的感情成为了维系社会秩序重要的因素。孔德所讲的利他主义感情就是我们今大所提倡的包含仁义礼智等内容的道德。只有道德才是维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的纽带。
二、莱州市“四德工程”基本情况
莱州市早在2006年就启动并实施了“四德工程”,是全国四德工程的发源地。在道德建设方面,莱州市远远地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列,并使得“厚德莱州”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总人口约88万,占地总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共包含978个行政村。自乡村文明行动丌展以来,莱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市特点,积极丌展乡村文明建设活动。在山东省精神文明工作测评的96个文明县市中位列第1 0荣获山东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市、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等称号。莱州市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为这次乡村文明行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莱州市道德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20 1 1年4月底,山东省在全省农村范罔内启动了“乡村文明行动”,该活动与“十二五”规划同时期丌展,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物质、精神文明生活,改变农村旧面貌,形成新风尚。自活动开展以来,山东省通过建立工作机制、营造社会氛罔、创新活动载体以及树立典型模范等方法全面丌展文明建设活动。“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共投入近千亿元支持乡村文明建设活动,潍坊市设立每年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保证和鼓励乡村文明行动的丌展。使全省农村在卫生、基础设施、道德文化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改善。访谈中,我们从莱州市文明办史主任那里了解到莱州市是全国最早丌展“四德工程”的城市。
“(三德工程)孝德,就是家庭美德;诚德,就是职业道德;爱德,就是社会公德。然后国家又提出了个人品德,我们就是以“仁”,仁义的仁(作为第四德),就是儒家学说提倡以“仁”为目标,人的最高追求嘛,就是以“仁”为目标的个人品德建设。”
正如史主仟所说,2006年,莱州市在全国最早提出了“三德工程”建设,将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和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定义为“三德”,“三德工程”就是如今“四德工程”的前身。莱州市从“三德工程”到“四德工程”,又随着道德建设活动的丌展丌拓了“4 +1”工程的新模式,无疑在道德工程建设这块内容上,莱州市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总结。纵观莱州市道德工程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三德”工程
早在2006年,莱州市就提出了“三德”工程:即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和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
在活动前期,首先各基层单位组织根据不同岗位人员、不同群众情况制定“三德”责任状,并于年底张榜公示。一年多时间内,莱州市道德责任状共完成1 00多万份,几乎所有责仟状均张榜公示,形成了强烈的宣传效应。第二,在各基层单位组织设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对个人行为进行评议考核。第三,将“三德”纳入年终考核,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行为予以曝光并处理。在推进三德工程中期,莱州市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功能,自发编写了学生德育教材——《德育与生活》,惠及学龄儿童十万名。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上开设“三德赞”专栏。建设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并完善活动设施建设:设置宣传栏、浮雕、公益标语等,形成良好的文化道德氛罔。为保证三德工程持续发展,鞏固道德文化建设成果,莱州市建立“三德”工程长效机制。首先,加强领导。形成纵向上市、镇、村、企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三德”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横向上,文明委各单位负责人各司其职,贯彻落实道德建设。
(二)“四德”工程
2007年,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在出席莱州举办的全省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全省广泛组织实施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内的‘四德工程。莱州市在之前道德建设的基础上,于201 1年进一步制定完善了《莱州市道德文化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在行动过程中,莱州市主要以三种方式推进道德文明建设。一是宣传引导。莱州市每年推出2-3本市民道德教育读本,先后编发了《身边好人》、《德润莱州》等读物60多万册,创作了莱州首部主旋律电影《山东兄弟》,摄制了全国首部慈善义工题材电影《莱州义工》。道德活动宣传开展以来,莱州市共计建立570余个思想道德活动室,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1 000余个。在主要媒体平台开设“乡村文明”专栏,组织了“日行一善”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道德氛围。二是活动引领。创办道德文化讲堂、社区爱心服务台等实践载体,开展“孝德世家”、“和谐楼巷”、“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实施扶贫济困、“关爱老人”行动。三是典型带动。每年开展“现代孝贤”、“爱心人物”、“身边好人”全民推荐评选活动,目前市镇村三级已建起4万多人的典型库。同时,完善典型关爱激励机制,出台帮扶办法,建立奖励基金。
(三)“4 +1”工程
除了以“诚爱孝仁”为核心的四德工程外,莱州市还开创了以未成年人为核心的“心灵工程”,形成了具有莱州特色的“4 +1”工程。
莱州市妇联把心灵工程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莱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莱州市妇联抓住文明办等几大部门联合组办的电台直播节目“心灵之约”的契机,将家庭教育大讲堂融人其中;并举办“回信父母成长学堂”,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成员朱虹、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亲子咨询师”徐亮、烟台名萱学堂创办人阎邢英等专家作为讲课嘉宾,为广大父母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此外,莱州市妇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开展了“摆场家庭教育进村居”活动,举办《好妈妈成就孩子好未来》公益讲座,受益家长达1 0万人次。
四、“四德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三德工程”到“四德工程”再到“4 +1”工程,莱州市从2006年道德建设以来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建设内容不断扩充、形式多样丰富,形成了长效机制。综观莱州市道德文明建设对现实社会的规范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道德模范形成新风尚,家庭和谐促安定
例如在家庭美德方面:莱州市妇联在推广“孝心爱老人”的品牌中,树立了“八要”基本规范(孝敬老人要尽心、夫妻平等要恩爱、婆媳相处要宽容、教育子女要重德、亲友邻里要互帮、持家立业要勤俭、生活情趣要健康、社会责任要担当),并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和“八好家庭成员”(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女、好妯娌、好邻居)评选等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莱州市每年表彰的“现代24孝贤”,好媳妇占到70%。
一位老大娘说:“儿媳妇可孝顺了,上过好几次好媳妇好婆婆榜了!”旁边的老大娘也不甘落后地说:“我儿媳妇也是!”还有一位中年男子在访谈中这样说道:“以前男的出去打工,剩下婆婆和媳妇在家,总是因为家长里短吵架生气。过年时候男的回来了,媳妇还将男的赚的钱都拿走,过年能给老人买只鸡就不错了。现在媳妇思想也转变了,平时与婆婆和平相处,过年主动给婆婆钱,有的还比谁给的多,给几千的也有。”
在莱州市评选的过程中,一大批孝顺父母、仁爱善良的道德模范不断涌现:莱州市三山岛街道河套新村的施三英,与1 03岁的卧床婆婆和睦相处40多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农家好媳妇”、永安路街道胡桂花,照顾瘫痪在床的继父20年如一日……通过这些评选活动,在全市形成一股赡养老人、善待老人的新风尚,大家以好媳妇好婆婆为榜样,对比自己,既促进家庭和谐,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榜样的力量有效减少了不赡养老人的情况,缓和了家庭冲突和矛盾,对于家庭稳定、社会安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特色文化提升村民素质,整体社会有序发展
金城镇位于莱州市北部沿海地区,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含35个村②。金城镇在“四德”工程建设中,把提高群众道德文化素养作为工作目标。金城镇在此次“四德工程”建设中投资共计3000万元建设综合文化中心,打造了融四德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非遗展示、书画展览等于一体的文化教育基地,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群众自编自演了《党的光辉暖人心》等戏曲节目。这些戏曲节目的出演由村民自己发起,剧本编制也是由村民共同完成。这些戏曲节目不仅保留了当地文化特色,也表达了群众的心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此外,莱州市依据本地特色,打造“四季文化品牌”:结合季节特点,开展“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乐”为主题的“四季文化行”③,全市共1000多支业余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之间。还有仓南村的剪纸艺术墙、仓北村的历史教育文化墙、驿道初家“胶东老…村”、三山岛街道沙岭乡村记忆馆等等。莱州市将村庄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保留并创新了老百姓喜欢的地域文化,增加了老百姓對本地的归属感,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打造莱州“厚德”品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
“厚德莱州”一直是莱州市对外努力树立和宣传的一个品牌。莱州市在道德建设方面起步早,近十年的道德文明建设使得莱州市人文素养、商业诚信、职业道德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厚德莱州”的品牌传扬至省内外,吸引了中石油、中国华电等大批国内外企业投资莱州,为莱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正像莱州市民人人都会唱的《三德歌》,“厚德莱州”的牌子已经深入人心。道德义明建设不应该只浮于表面,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是形式主义,并不能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努力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以村民的眼光和角度看待道德文明建设,善于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积极发动老百姓参与活动并将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层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文明风尚,最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五、结语
莱州市一直被称为是“四德工程”的发源地,从“三德工程”的初步摸索到“四德工程”的大力实施,再到“4+1"工程的创新,莱州市始终走在道德文明阵地建设的前沿。将近十年的道德工程建设早已不是一阵春风吹过就走,更像是一株嫩芽在莱州市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它为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生活的多样和丰富,更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对整个社会道德文明风尚的认同以及对厚德莱州的归属。
有序平衡的社会秩序需要道德的大力支撑,然而道德工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道德文明的弘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建设道德文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开创学习新模式新方法,拓宽工作新思路,并完善道德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注释:
①李丹,彭如良,孑L德的社会秩序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法治与社会,2008(33):270 - 271
②金城镇四德T程建设情况介绍,莱州市文明办.
③乡村文明行动四人行动,莱州市文明办
参考文献: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陈涛,道德的起源于变迁——涂尔干宗教研究的意图[J].社会学研究,2015,3.
[4]王健.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J].求实,2006,5.
[5]余在岁,丁荣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前景[Jl.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
[6]张玲,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
[7]杨泽娟.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J].求实,2006,8.
[8]谢合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达州新论,2011(2).
[9]王学亮,李广文,刘朋,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求知,2011( 6).
[10]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11]刘芳.社会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以鲁西南的H村为例[ D].上海:上海大学,2013.
[12]任映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8).
[13]王德峰,河南省新乡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 3,5.
[14]唐宁.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 2,12.
[15]吴贺喜,试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D].郑州:郑州大学,2000,6.
[16]王吉刚.莱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对策研究[J].烟台職业学院学报,2015,3,21(1)
[17]李丹.彭如良,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法治与社会,2008(33):270 - 271
[18]林建宁,凝聚道德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山东省莱州市“三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7 (19).
[19]刘秀芬.我国道德建设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模式——从山东莱州市“四德T程”的典型经验看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