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用于颞叶癫痫添加治疗的疗效对比

2019-07-22张丽萍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

张丽萍

【摘 要】目的:比较临床颞叶癫痫采用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以添加方式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颞叶癫痫患者,并依据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的口服治疗,而对照组主要以添加丙戊酸钠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左乙拉西坦予以添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以添加丙戊酸钠对于颞叶癫痫患者的治疗,以添加左乙拉西坦方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目前颞叶癫痫添加治疗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颞叶癫痫;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添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02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癫痫中颞叶型癫痫症状具有较高的药物难治性比例,通常可达到65%左右[1]。而由于目前对于该症的医学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可依据其发作的类型将其分为部分性与全面性。而对于该症的控制治疗,目前则主要依据《成人癫痫诊断与药物治疗规范》尽可能应用单药治疗的方式,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运用药物联用的方式进行治疗[2]。本文在主要选取以单药方式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的42例颞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颞叶癫痫患者,并依据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8例,年龄为16-37岁、平均为(25.43±4.24)岁,病程为0.5-8年、平均为(3.75±1.43)年;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12例,年龄为17-40岁、平均为(26.15±4.92)岁,病程为0.8-10年、平均为(4.25±1.72)年。两组患者均符合癫痫与癫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其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包括:由诺华制药生产的150mg奥卡西平(商名:曲莱;国药准字H30130015)予以每天8-10mg/kg的初始剂量进行治疗;以及采用由北京诺华制药生产的200mg卡马西平(商名:得理多;国药准字:11022279)予以每天5-10mg/kg的初始剂量进行治疗或采用由SA生产的20mg拉莫三嗪(商名:利必通;国药准字:H20140478)予以25mg/次,每天一次的初始剂量进行治疗[3]。

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添加由杭州赛诺菲制药生产的500mg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名:德巴金;国药准字:19983059)予以250mg/次,每天1次的初始剂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以添加由比利时UCB制药生产的0.25g左乙拉西坦(商名:开浦兰;国药准字:H20140642)以250mg/次,每天2次的初始剂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依据患者血药浓度的检测结果在每周增加1次剂量。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完全控制是指患者病情不再发作,得以有效的控制;有效则是指患者病情发作频率减少超过50%以上;好转则是指患者疾病发作频率有所降低,其降低程度<30%;无效则是指患者疾病发作次数未有任何改变[4]。

1.4 统计学分析 依据SPSS19.0软件予以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则以率(%)表示,以 检验。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作为由多种因素而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异常放电所造成的综合征,癫痫具有发作短暂性、重复及刻板性等特点,致使脑细胞不断受到严重性的损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对于该症治疗通常以常规药物的治疗,由于其效果并不明显。在此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奥卡西平、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均在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以添加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的方式治疗,其效果可得到明显的提升与改善。

作为临床各型癫痫治疗的常用药物,丙戊酸钠的应用主要是以脑内抑制性γ -氨基丁酸神經递质浓度的提升,有效阻滞钠离子的通道,使其全面性或部分性的发作均可得以相应的控制。同时该药也具有血药浓度稳定与作用时间长等特征。但同时由于颞叶癫痫主要以部f分发作为主,因此该药通常只是以添加药物治疗的方式应用。而作为一种吡咯烷酮衍生物,左乙拉西坦具有易溶解与渗透性强等特征,同时具备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由于其肝代谢小与蛋白结合性低的特点,可快速获得相应的血药浓度,在停药后也可具备较低的综合征表现。依据 李国选.[5]文献研究显示,以添加左乙拉西坦的方式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病症发作的次数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由此可知,相较于临床以添加丙戊酸钠对于颞叶癫痫患者的治疗,以添加左乙拉西坦方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目前颞叶癫痫添加治疗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李茂绪, 秦文玲.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qizho疗效的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7(2):5-6.

苏晓琳. 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J]. 当代医学, 2018,11(3):87-88.

周田, 刘铮. 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治疗中央棘波良性癫痫69例[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0(4):481-483.

吴燕. 丙戊酸钠注射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9):141-142.

李国选.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9(14):55-56.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
28例确诊原发小儿癫痫症临床分析
左乙拉西坦单药或添加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开浦兰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观察
左乙拉西坦对精神发育迟滞女性癫痫患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