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海今秋几棵树

2019-07-18金玉明

新课程·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迁移拓展数学

金玉明

摘 要:数学问题千变万化,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积累的内容越积越厚。但是进入高三学习后,如何能让学生积累的记录本越来越薄,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厘清知识点分类、题目类型、解题方法,加深了解命题的方式方法,对命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问题要有追根溯源的想法。

关键词:数学;拓展;迁移

不断的积累和研究使自己深刻认识到每一个问题的生成,既有知识点覆盖的要求,又有能力考查的要求;既有思想的渗透,又有方法的应用。命题的方式,虽然复杂多变,但也是有迹可循。

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不断进行拓展

第一个实例——由基本不等式出发问题的发展和变化:

?叟 →a>0,b>0, ?叟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叟 → xi?叟 → ?叟a b →pa+qb?叟a pbq→ + ?叟a b → + =1的应用。

这样的一段推理过程,帮我们厘清了从基本不等式到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再到伯努利不等式的呈现,再到基本不等式中我们经常教学生的方法,所谓“1”的妙用等。这样就真正解释了“1”的妙用的这种方法存在的原因,当然也就能真正应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由此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当多思考、多阅读、多动手实践、多追根溯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才能让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高屋建瓴,培养学生的数學关键能力。在命题时也就可以得心应手,了解问题的本源,命题角度更为宽广,命题思路更为清晰,命题难度、知识覆盖才能更为恰当。

二、合情合理的知识迁移,把握命题方向

第二个实例——由不等式a2+b2?叟2ab出发,可以有什么样的变化?

a2+b2?叟2ab→2 +b?叟2a→ +c?叟2b→ +a?叟2c

→ + + ?叟a+b+c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有这样的题目出现:

已知a,b,c为正实数,a+b+c=1.求证: + + ?叟1.

三、实际操作,寻找命题的常见方式

从这样的实例出发,让我更加明确了知识迁移的常见方向,就可以进行题目的改造,特别是课本上一些题目的改造。例如问题:求函数y= 的图象在点(2, )处的切线的方程.

本题的求解过程不再赘述。根据知识迁移的常见方式,我同时设计以下几个变式训练。设置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个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三是让学生清楚知识迁移的常见方法;四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迁移的意识。具体变式题目如下:

变式一:求函数y=x3的图象在点(2,8)处的切线的方程.

变式二:函数y= 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求切点P的坐标.

变式三:函数y=x3+x2+cx+d的图象在点(1,y0)处的切线的方程为y=2x+1,求切点坐标及函数解析式.

变式四:求函数y=x2图象上点P到直线y=x-4距离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

四个变式训练题的设置,每个问题的目的不同,意在通过这几个变式训练题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题目的变化方法,同时将题目研究透彻,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设置变式目的分别如下:变式一是背景函数的选定;变式二、三是问题角度的变化;变式四是问题的延伸。其中前三个变式是知识的内涵,是问题的三个方面:函数解析式、切点坐标、切线的斜率,这三者之间本身存在联系,是知二求一问题。变式四是知识的外延,是导数与解析几何中抛物线两个知识的交汇点,可以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知识交汇时方法的选择。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意识到平时所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常见问题的变形,如果自己主动研究问题的变化,主动进行知识迁移,那么就可以“见一叶而知秋”,提高学生主动迁移的意识,养成主动迁移的良好习惯。

学无止境,每次遇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总能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问题是变化发展的,所谓题海今秋几棵树。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迁移拓展数学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