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9-07-16罗跃军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罗跃军

摘    要:哲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如何在新时代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如何深入推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贯彻执行?如何把知识学习与全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摆在当前哲学研究者们的重大时代课题。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于2004年设立“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在原有实验班的基础上开始推行“哲学基础教学改革拔尖班人才培养计划”,从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培养目标调整入手,深入探讨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哲学教学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29-04

自21世纪初始,随着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新

一轮的哲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就逐渐进入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视野。尤其是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时代新人,从而把“如何进一步提升哲学专业本科教育”摆在哲学研究者们的面前,这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于2004年制定“哲学基础教

学改革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实行零表招生,2012年在原有实验班的基础上开始推行“哲学基础教学改革拔尖班人才培养计划”,从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入手,以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创新为目标,深入探讨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搭建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梯级培养体系,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一、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调整

从历史传统来说,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创立于1958年,哲学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哲学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从哲学专业创立之初,以张奎良先生和张锡勤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黑大哲学人就一直在反思和探究哲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问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以丁立群教授、柴文華教授和衣俊卿教授为代表的黑龙江大学哲学研究者们也在各个层面上致力于哲学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转型。在21世纪之初,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当时学院的名称是“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2004年开始实行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黑大几代哲学人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反思,才逐渐汇聚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当然,2004年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行,除了受当时社会大环境影响之外,更多的因素是哲学功能与内涵的转变。按照日常的观点,人们通常把哲学理解为一门理论学科或者是注重思维的学科,但哲学从来就不是一门仅仅关注理论发展的学科,即使是仅仅关注理论发展的哲学观点也是来自现实和实践的。哲学史更不是一系列命题、学说和观点的枯燥堆积,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个体生命思考的结晶。诚如马克思所言:“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这种从知识到智慧、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就要求哲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不再是停留在思维层面的“思想家”,而是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行动者,是具有整合和综合各种专业知识的创新者。正如美国学者亨利·韦曼所说的:“当自我完全沉浸在创造性的教授与学习之中时,教育能使个体发现自己。”这恰恰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院训:爱智致用,批判创新相契合[1]。

因而,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突出的哲学探究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勇于进行哲学理论创新、有志于服务社会的德才兼备的自主学习型人才。概括而言,就是培养具有反思(Reflection)能力、实现(Realization)能力和回馈(Repayment)能力的3R型复合人才。

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目标,在2004版和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所有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类别: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类别中,优先开设“哲学导论”“哲学原理”和马中西三大哲学史类课程,以使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构建;在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类别中,开设各个二级部门哲学原著导读课程,以使学生印证在专业必修类课程所掌握的观点和命题;在专业任意选修课程类别中,以哲学史类、部门哲学类和基础理论类三大模块为核心,开设各种专题与前沿方面的课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综合古今中外各种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致思理路和个体风格。

以2004版和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为基础,2012年学院开始实施哲学基础教学改革拔尖班人才培养计划,最后形成现在的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把原来的培养方案调整为以八个模块为核心的三大类别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通识(部门哲学)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进一步明确“哲学导论”+马中西三大哲学史的课程模式,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在专业通识课程中,开设各个部门哲学的概论课,尤其是把《哲学原理》置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之间,形成总—分—总—分的复合模式;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原著精度模块、专题研究模块、自主学习模块、网络学习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在文章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对此给予详细阐述)。

从总体上看,从2004版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到2015版哲学基础教学改革拔尖班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哲学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创新与应用能力创新使然,是为了进一步把哲学从理论拉回到现实、运用实践来指引理论发展的必然性使然。

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

在经历了2004版到2009版、2012版到2015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复修订,以培养专业人才基础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创新为指针,才形成在公共通识类课程基础之上、以八大模块为核心的立体交叉专业课程体系。

除了公共通识类课程之外,第一类模块课程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侧重哲学基础的铺垫与构建,包括四门课程“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马中西三大哲学史都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是让专业学生掌握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哲学命题的交替演变,同时,使他们能够掌握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从而在其头脑中搭建起关于哲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类课程模块就是专业通识课程,侧重哲学二级学科课程的全面普及(包括目录外学科:文化哲学),包括“逻辑学导论”“伦理学导论”“美学导论”等课程,力图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各个二级学科的基本情况,能够把马中西三大哲学史与其他二级学科知识有机搭建一个立体平台,能够重新认识哲学专业本身的复杂结构与复杂内涵。

第三类课程模块是基础理论课程,侧重与国际哲学教育接轨,主要包括“形而上学”“哲学人类学”“心灵哲学”“辩证法”和“知识论”等课程,使专业学生在掌握哲学史与二级学科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地意识到哲学学科的广泛性与普遍性,同时,也充分地认识到哲学的深刻性与特殊性。从第三类课程模块到第八类课程模块都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这几类课程模块都设置了最低和最高选修学分。

第四类课程模块是原著精读课程,侧重经典与文化互动的关联性,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中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与阶级意识》等,中国哲学史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等,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想国》《形而上学》等。此外,还有诸如《西方的没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这个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哲学原典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史类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观念与命题是来自于哲学家们的原著,能够巩固其在第一类和第二类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第五类课程模块是专题研究课程,侧重培养专业综合思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化哲学等几大类别的专题课程,例如“马克思哲学专题”“中國伦理学专题”“古希腊罗马哲学专题”“文化哲学方法论专题”等。这个课程模块是在学习哲学史、其他二级学科导论和原著精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其既能在纵向上把握某一专题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又能在横向上比较马哲、中哲和西哲之间的异同。

第六类课程模块是自主学习课程,侧重外语科研创新的全面培养,包括“基础德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课题创新”“哲学研究与写作”和“PCL(哲学改变生活,Philosophy Changing Life)课程”等课程。这个模块主要是希望培养专业学生对专业外语学习的兴趣,能够熟悉和使用英语或德语等原文去阅读哲学著作。众所周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西方哲学的原典都是以某种外语写就的,因此,若想厘清一些思想和命题的真义,就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外语能力。即使是从中国哲学传播的角度来说,也需要未来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能够用某种外语去向世界讲解,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撰写的英文版《中国哲学简史》就是最好的实例。此外,这个课程模块也要培养学生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如何有效进行哲学论辩,如何申报哲学方面的课题,如何撰写哲学论文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其中“哲学改变生活”这门课程,主讲者都是哲学学院以前的毕业生,从事公务员与商业贸易等方面的、非哲学专业类教师工作,目的就是使在校的专业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哲学专业培养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第七类课程模块是开放学习课程,侧重学缘结构优化与接触前沿,包括《名家讲座》和《名家网络课程》等,依托学校的阳光讲坛、学院的爱智论坛和学业导师论坛等,鼓励专业学生多向学院之外的哲学专业名师和教师学习,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学习时,会鼓励学生在国家精品课的网络平台上聆听其他高校哲学名师对同类课程的讲解和分析,从而尽可能使专业学生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第八类课程模块是创新实践课程,侧重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识创新实践”“创业基础”和“专业创新实践”等课程,力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既注重哲学理论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注重应用实践方面的创新,破除把哲学仅仅视为理论或视为与现实无关的纯粹理论等偏见。

从总体上看,新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识课程的比重提高到42学分,占学生毕业总学分的25%。

第二,把专业学习与外语能力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除了注重专业英语的学习之外,从2004级实验班开始,专业学生还要学习第二外语德语,规范德语课程的学分与学时,明确梯级修习目标,为专业学生的深入学习和阅读外文原著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把哲学基础理论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哲学史类、原著类、专题类等课程中系统掌握哲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创新理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开设创新实践类模块和增加教学实习环节,使专业学生能够熟悉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指导实践。第四,把降低专业学分数量与提升专业培养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学生质量培养的前提下,提倡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鼓励学生在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和公共交往实践中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第五,把专业教育与个性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哲学专业教学不仅是理论学习,而且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培养和塑造,在学业导师制度的实行过程中,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

依托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一)基本教学原则

1.坚持互动型教学原则:要求对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要开展互动型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强调基础的专业核心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根据课程需要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专题研讨,并将学生的发言、讨论的参与情况等作为过程性评测的内容计入成绩,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认真准备,在课堂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强调方向的拓展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班授课(班级规模为5—8人),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发言为主,任课教师主要从事引导或点评,把课程体系和理论知识引向深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大量文献,查找大量资料,以支撑课堂的发言和讨论,强化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2.坚持问题式教学原则:通过开放性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倡导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讨论所激发的思考以及分析获得的结论都使学生具有表达的愿望,表达的成就感又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交流的热情,由此形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同时要求教学内容少而精,要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课堂讲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而对学生易于通过自学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点,则可少讲或不讲。

3.坚持集体备课制:以教研室或课程团队为单位,以课程的首席教授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集体讨论和修订,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沿性。同时,进行集体备课,课程团队全体教师共同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内容设计、重点难点、参考书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与思考题等,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重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整体把握,从而达到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效果,使青年教师迅速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

(二)采取的具体措施

1.实行团队代表课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三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为参考模版,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都实行代表课制度,即每门课程均由多位教师参与讲授,灵活采取“首席教授+主讲教师+助课教师”或“轮流讲授”等形式,每位教师都在同一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下讲授自己最为熟悉和专业的部分。换言之,尽可能按照课程自身的体系把课程合理地分解开,再结合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分别安排相应课程,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双外语(英语+德语)授课机制:结合哲学专业的特点和自身需要,从大二开始设立第二外语——德语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德语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深入研读德国古典哲学奠定基础,为今后的国际交流提供必要的基础,为落实“各专业可选派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精读原著的分层授课模式:通过“原著精读”课程模块+明德读书会活动,实现专业研读与读书工程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专业原著与通识原著的综合人文素养。为了解决学生在专业阅读方面存在的浮泛之弊,

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计上将原有的“原著导读”课程模块调整为“原著精读”,按照哲学二级学科门类分列32本专业必读书目,以精读形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在该模块至少选修15学分,即实现最少精读8本哲学经典著作的基本目标。同时,依托学校的阳光讲坛、学院的爱智论坛和明德学术社团开展自发的读书会和专题讲座活动,以个性化培养和自主性学习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专业原著与通识原著的综合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活动平台。

4.注重构建过程性测评体系:把原来的期末论文考试或期末试卷考试的模式改变为1+2+3+4的多环节测评模式,即100分由出勤率(10%)+平时作业(20%)+课程演讲(30%)+期末论文(40%)四部分构成。这种测评体系不仅能够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良好习惯,考核的重点由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转向侧重于逻辑思维、文献理

解、分析问题、科学论证和口语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评。此外,在过程性评测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的考试方式,进行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论文考试、口试等多种考试方式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批判和论证等综合能力。

5.设置PCL (Philosophy Changing Life)课程:主讲人为哲学专业未直接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毕业生,为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座谈式授课,授课内容根据讲授者的特殊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具体设定。一般来说,每学期的主讲教师来自不同工作领域,以突出哲学专业改变生活的丰富性。从目前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看,在广播电视媒体工作、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较多。因此,每學期按照不同职业聘请3—5种行业的毕业生为学生讲解哲学对于改变人生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6.开设课题创新研究型学习模式:一方面,学院为专业学生开设“课题创新”这门课程,详细讲解哲学学科各级纵向课题申报、评审和结项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并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热点理论问题和部分科研课题为基础设立创新实践课题,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团队,积极申请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以使其更好地了解哲学专业的特点,培育其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7.学业导师轮换制:选择学院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学业导师小组,院长任组长,要求具有副教授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每人限指导1—2名学生。而且,每位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需要更换四次导师,不同学科的教师或同一学科内不同的教师轮流作为该生的导师,以使其意识到不同学科或不同教师的差异之处。同时,学业导师小组集体制定学业导师工作守则,要求学业导师积极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读书会或讨论小组等,由组长监督落实,真正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以及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8.教材运用多样化:重点选择国家马工程教材、211教材、985教材、21世纪教材、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以及重点大学专业教材等。关于基础较好的课程使用自编的高水平专业教材。此外,条件成熟的课程可以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如外国哲学类课程等。

虽然经过十多年哲学基础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实践,形成一定的哲学专业教学经验与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人本身的发展,都要求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不能停滞不前。

在未来哲学实验班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索中,一定要秉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传统授课方式与新技术并举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传统的对话式讲授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听众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要有意识地采取慕课和微课等新技术模式,要构建以马中西三大哲学史为核心的在线专业课程群,要构建以原著导读课程为核心的在线通识教育课程群。第二,坚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方面,不能总是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体,同时要认识到教师自身也需要学习和提高专业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不能总是把学生当作听课的对象,要让学生能够担当起作为学习主体的职责,要让学生能够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出发对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第三,坚持从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导向转向以问题+能力+素质培养为导向。一方面,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哲学思想命题与哲学思想理论的演变历程,要为理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走出狭隘的专业学习,成为综合素质优异、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社会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哲学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会真正发挥哲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本性,会真正冲破哲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藩篱,会真正展现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之魅力。诚如汪堂家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当中国学者向世界贡献了那种源于自己的时代、属于自己的时代并超越了自己的时代的思想,中国才能成为一个不仅为中国人而存在,而且为整个人类和人类文明而存在的中国”[2]。

参考文献:

[1]John Paul Eddy,A Half Century of Philosophy Teaching, 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J].Vol.17,No.  1,The Humanities in the Classroom(Winter,1969),pp, 22-26.

[2]汪堂家.我們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的理念与危机[J].探索与争鸣,2009,(8).收稿日期:2019-03-01

作者简介:罗跃军(1975—),男,黑龙江明水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中世纪哲学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7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SJGY201746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浅谈美术教育创新及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究
“四维一体”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