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研究

2019-07-16陶文好吕红波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英语专业

陶文好 吕红波

摘    要:文章指出了英语专业教师存在教学与科研结合能力弱、教育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尤其是国际化程度偏弱等问题,并在分析了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性提出了新时代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案。建議立足现状,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和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师范类教育体系,通过各种途径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促进可持续性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15-05

早在2008年,戴炜栋的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教师培训到教师教育,再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目前已经基本建构了一支在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结构相对比较合理的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但在教师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教师学术水平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中央四号文件(2018)《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有的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育部在2018年6月21日成都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要以本科为主,人才培养为本。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之一是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水平可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教师队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英语学习者队伍庞大,这意味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量更大,质量要求更高,这是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新挑战。

一、英语专业及师资队伍现状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前提是要了解英语专业的现状和英语专业教师群体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专业现状

我国现有英语专业本科生57万人,覆盖全国1448 所本科院校中的 994 个英语专业[2]。我国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育模式,全国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几乎都紧跟时代的要求,专业设置由单一的英语专业转为英法、英日等双专业,同时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热门专业;制定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主要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外语+外语”和双学位等[3]。

高校英语专业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现象,重视语言技能而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结果是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差,只有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没有专业知识而导致就业竞争力下降,甚至排在就业榜倒数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英语专业的生源水平却有所下降,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是整体水平居高,但拔尖学生少,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类英语演讲及辩论大赛中不具备明显优势。

(二)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1. 教学与科研结合能力不足,安于现状,“温水煮青蛙”现象普遍存在。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任务, 两者互相促进。长期脱离科研工作,只满足于完成自身教学任务是没有危机感的最强体现。

有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与科研结合能力弱,导致职称低,科研的路越来越窄,长此以往,游走在英语专业教学的边缘,没有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由于安逸太久,没有能力跳出来了,也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应坚持当初为实现成为大学教师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奋力拼搏,而不是整日得过且过后惶惶不可终日地担心危机的到来。没有被淘汰,不证明你是合格的、优秀的,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这会使你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学生。

2.教育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逐步发展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鼓励教学名师与普通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数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正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步发展为PPT辅助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格教学、慕课到如今的智慧课堂、随行课堂等。因此,英语专业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听说读写专项语言技能教学,要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英语教育空间,更新观念、重塑教师角色、提升信息素养、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3.国际化程度偏弱。有些英语专业教师擅长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科研成果级别不够或不高,无法顺利晋升职称,导致理想幻灭,时间久了,形成了随波逐流的态度,只专注于英语教学,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术前沿脱节,这种教师自然不能适应新时代和国际化发展要求,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无法与国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互换和对接,自然就无法有效对外传播中国文化。

我国高校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争办国际一流大学,培养高水平人才,需要广泛参与和深度与国外高校英语专业进行合作,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实现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国际接轨,这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意识,通过专业发展,能够做到智慧备课,培养智慧科研能力。

二、新时代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部署落实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并明确指出“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活动。因此,新时代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分类施策。

(一)立足现状,整体规划,构建新时代英语专业

教学科研团队

为了更好地深化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提升科研整体水平,高校可以优化现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建立本校或同类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教学和科研团队。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高校英语专业不断进行的改革,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导致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因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英语专业教师的合作提供了方便条件。根据陈相见和吴跃文的研究: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合理的高校教师合作文化,为教师提供资源和情感支持,帮助教师减少职业压力[4]。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平台,使院际、校际甚至跨国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具有可行性。教学科研团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英语教学和科研中的经验与教训, 也可以定期进行专题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师资短缺时可以互相聘用,互相督促,共同学习进步,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是提升英语专业整体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保障。

(二)展望未来,构建专门型新时代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随着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英语专业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技能,通常会开设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专业知识课程[5]。这就要求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否则在开设这类课程时,会由于缺乏专业领域知识,导致此类课程的专业深度不够。目前英语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国内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是英语教师的强项,但缺点是相关专业知识不足。

因此, 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为将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师做好人才储备。

(三)构建英语师范类教育体系,提高生源质量,

为构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做好人才储备

据粗略统计, 我国中小学共计41万所,在校生人数将近一个亿;初中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约5700万,高中在校生人数约4500万;全国高等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数约2800万。全国从事外语教育的教师人数约150万,其中高校外语教师20万—30万,基础教育教师120万—130万。综合以上数据,全国从事外语教与学的人数大约2.4亿。如果把各地区各种外语培训机构的人数也统计在内, 人数远远不止2.4亿[6]。因此,构建英语师范类教育体系,提高生源质量,为构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做好人才储备尤为必要。

(四)增设学科教育学位种类,构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通过从各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本科生中选拔英语好,热爱英语教学的优秀学生,进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英语教育学科的培养,经过英语专业培养后,成为英语专业专门知识课程的教师。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使用人数众多,在我国更是作为主要外语存在,地位重要,我国现有英语学习者超过3亿人。随着英语在我国的普及, 英语学习和出国留学变得不再神秘,因此,英语专业不再是高考学生的首选,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拥有较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着良好的英语知识技能。

现有的英语专业教育硕士主要是针对中学英语教育,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可以考虑增加针对高校英语专业知识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的学位授予种类,培养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师资队伍。

(五)选拔具有学科知识的归国留学生,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基本属于人文学科专业背景,即使英语语言流利,经过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很难达到学生对于这类专业知识课程的期望。

我国每年有大批的留学生出国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愿意选择回国就业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中吸引选拔优秀归国留学生,尤其是在国外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优秀硕士、博士,同时他们的英语语言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人经过职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加入到国内英语专业教师队伍,使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六)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和跨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库玛的研究指出,“由于全球文化意识在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努力确保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不会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牺牲品。受其影响,全世界的语言政策制定者都在努力把英语教学设计成国际交流和某种程度上国内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世界人才市场的敲门砖”[7]。因此,在这种世界语言大环境的转换和汉语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之际,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观点。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及声誉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喜爱,体现在海外汉语学习热及孔子学院的建立上。因此,新时代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开设中华文明类、中华文化类、中国文学类、中国哲学类、中国历史类课程模块,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语言及文化的学习,能够用熟练的语言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優秀的历史文化精髓。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具有能够讲授这类课程的英语教师。可以选派英语专业的教师通过进修,学习中华文化方面的课程,阅读相关英语材料,利用语言优势,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类课程。

鼓励英语专业年轻教师攻读与复合型外语学科相匹配的非外语类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另外,通过跨校或跨专业即从文学、汉语言、历史、哲学、教育等专业中选取英语语言好,具有丰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此类课程。

(七)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

中华文化水平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指出:在各级教育领域要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加强和提升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水平。

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智慧研修的方式,利用移动端等多种模式学习中华文明类、中华文化类、中国文学类、中国哲学类和中国历史类课程,利用英语语言优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形象。

三、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同时,高校应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平台和各类保障。

(一)内因策略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职业的荣誉感,真正热爱教师岗位。如果教师对自身的教师身份认同感不强,就不会恪尽职守,积极探索。 久而久之,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职业倦怠,不思进取,思想意识僵化落伍等现象。

1.提高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培养坚定的教师信

念。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敬业、乐业的专业素养。同时师德是英语专业教师的第一要素。在新时代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安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培养合格英语人才是英语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真正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经济高度发达,英语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教师时刻面临着各种诱惑。因此,想成为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教师信念,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敏锐的解析判断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鉴别并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地从事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教师信念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这是保证英语教学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2.培养自我反思的理念,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自省和反思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反思更是必不可少。反思与教学和学习紧密相连,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根据赵瑜、刘云缦的研究,“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批评进而考察自身教学行为以及情景的能力。它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发现遇到的问题,通过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与研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没有反思的教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教学反思的形式多样,如教师的行动研究、建立教师档案夹、记录教学日志等”[8]。

教学过程是一项反思性活动,受理论影响,也影响理论。教师要学习并学会自我反思。英语专业教师要善于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取理论,经过反思,用以指导课堂活动。这涉及教师角色模式转换的需求,从英语教师转换成为具有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和技能的兼顾教学和科研的英语专业教师。

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多定位于多元化和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因此,这对英语专业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英语专业教师以往所具有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减少,学生可以轻松上网百度到他们需要了解的资料,可以通过慕课(MOOC)完成国外名校的课程学习。这些无疑都会对英语专业教师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受学生尊敬的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都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英语教师通常是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方法, 而不擅于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形成科研成果。英语专业教师从事科研的视角很多, 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素材和数据,经过整理和研究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知识。库玛指出,“教师要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在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决定教授学生的最佳方法。教师要从课堂教师的实践者转变为具有战略能力的教师和深谋远虑的研究者”[9]。

英语教师队伍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团队的方式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具体可以通过申请不同级别的教研和科研项目,将教学中各类问题变为课题, 发挥集体的智慧, 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学习和掌握科研及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提升教学,经过努力,逐步提高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外因策略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承担起保障作用。

1.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为英语专业教师发展提供空间保障。高校的管理机制,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秩序。高校的制度保障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制度保障体现在保障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校的各项与教学科研相关的活动中, 没有过多的行政干预,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充分的保证。

2.健全培养培训体系,为英语专业教师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机制。学校应为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明确指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資助等具体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强化教师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通常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可以通过学术休假和研修培训来完成。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短期国内参加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会的机会,由于英语的学科特点,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去国外进修的各种机会,将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中培训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与培训,充分利用丰富的各类在线慕课(MOOC)、微课(Micro-lecture)资源,通过资源共享,拓宽教师对外沟通交流途径,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资源。

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座、座谈、培训,教师获取学术前沿资讯。为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科研合作单位,让教师参与其中,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与科研合作。

为教师申请各类科研、教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和资金扶持,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些是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3.健全考核和聘任管理机制,为英语专业教师发展提供保障。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不受早九晚五坐班时间的限制,但是由于工作性质,虽然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工作自主性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大学教师的教学尤其是科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成分,往往自我期待高,存在着自我施压的情况,因此,在考核评价方面,应根据大学的不同类型、学科的不同类别、教师的不同层次采用相应的评价体系,不能盲目和简单粗暴。因为,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不能用速成的方式来简单量化教学和科研成果。

在具体的考核中,应注重考核教师的思想政治情况、业务水平、责任心、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与教师的平时表现、工作态度、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等相结合,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而不是仅仅以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来简单量化考核。鼓励教师安心教学,潜心专注科研工作,发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和诱惑,引入代表作的考核机制,真正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总结教学经验,凝练成精品,用以指导英语教学,实现良性循环。

在教师聘任方面,合理规划教师岗位,做到教师和学生比例合理。同时,保障教师利益,提高教师待遇。通过考核引导教师积极进取、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4.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权益保障。 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压力具有普遍性,被公认为属于高知识密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因此,学校应在进修和晋升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这也有益于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英语专业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召唤,直面挑战,关注学术动态,培养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的能力,坚持专业发展。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重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离不开学校保障体制的完善,两者相互支撑,才能够促进英语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校应实施全人教育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外语和多元文化,能够用英语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具有民族自信。这必然引起对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深刻思考。毕竟,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密不可分,因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

英语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 积极面对挑战,树立终身学习和教学反思的理念,关注学术前沿,培养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的能力,坚持专业发展。

英语专业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发展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研究,全面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完善的学校保障体制,两者相互支撑,有益于促进英语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3]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9,238-243.

[2]王俊菊.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J]. 现代外语,2015,(1).

[4]陈相见,吴跃文.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14,(3).

[5]仲伟合,彭未名,吴岩,等.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28.

[6]王文斌.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J].外研 之声,2018,(1).

[7][9][美]库玛.全球化社會中的语言教师教育“知”“析”“识”“行”和“察”的模块模型[M].赵杨,付玲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36.

[8]赵瑜,刘云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17.

收稿日期:2018-11-09

作者简介:陶文好(1963—),男,安徽合肥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应用

语言学、英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英语专业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