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提高需求层次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培育机制
2019-07-03郭骁
摘要:如何培育进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是关乎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基础性工作。除了从政策设计、资金投入、考试制度设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等顶层设计视角发力之外,更需要从微观层次寻找发力点。教育的核心还是老师和学生,两者这一微观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实现,过往我们过多关注了老师一方,而忽略了学生一方,尤其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的需求层次在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中的价值。而当前,大学生教育需求层次是较低的,关注分数超过了关注课程本身,这使得师生互动缺乏了源动力,因此提出需要构建以提高学生需求层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培育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大学生;需求层次;培育机制
一、 引言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培育高等教育持续提高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和经济事业的根本性工作。针对这一课题,当前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政策制定、考试制度改革、教师师资能力提高等方面,毋庸置疑,这些环节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决定着整个教育体制的框架以及元素等硬性条件,是我们培育高等教育竞争优势的显性抓手,之所以称其为显性抓手,是因为这些因素是可见的、可测量的、可横向比较的,他们的表现较为容易地成为我们观测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窗口,但只经由这些显性抓手来培育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又是不够的,因为显性因素往往是组织冰山中暴露在冰层以上的部分,他们更多地是隐性因素的表现结果,我们更需要关注那些隐藏在冰层以下的部分,关注那些不易被我们测量和评估的因素,这些隐性因素决定着整个高等教育的环境,他们从更广阔的层面决定着显性因素的走向。在这些隐性因素中,本文强调需要重视高等教育接受者的重要角色价值,即强调大学生群体对老师的推动力。既然我们谈的是高等教育问题,就应该直接观察微观层面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态度、互动模式以及互动质量,因此研究大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态度,可以反映出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基础土壤。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需求層次在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就是分析为什么需求层次对于培育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意义重大,阐述需求层次与竞争优势培育两者间的逻辑联系。其次分析大学生教育需求层次的现状,指出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层次不高,这极其不利于推动老师持续改进课程,进而提出应构建以提高学生需求层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为培育形成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塑造一个稳定而可持续的微观基础。通过以上的分析逻辑,希望能从微观层面,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从服务接受者所本应具有的推动力的角度,来强调作为受众的大学生自身对于竞争优势培育的重大价值,寻求在最微观的基础层面,提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的需求层次。一旦这一基础性因素得到一定改善和提高,由此引发的积极效果可能是呈现几何倍数的提高,因为由服务接受者所带来的推动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这也是本文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需求层次在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中的价值
组织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里的组织既包括营利性企业组织,也包括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组织的竞争优势越强,就越能够跨越地域去发展,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针对这一点,美国战略管理学者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就分析了哪些影响因素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产生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试图成为跨国企业的对象而言,哪些特定因素具有普遍的共性影响力,波特通过研究指出了几个影响因素,其中“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是一个带有普遍共性的影响因素。
举例而言,在大学的课堂上,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但几乎每个大学生的家乡都有当地的香烟、啤酒、矿泉水,而且十年前很可能这些产品就在当地存在,很可能到现在也没有多大变化。如果问问大家,为什么这些当地的产品只能在当地生产销售,不仅没能走向世界,而且几乎连临近的市县都没能拓展出去?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大多数是从企业内部自身找原因,比如企业所有者或管理者的战略眼光问题、资金实力问题、销售宣传问题、品牌影响力问题,还有一部分答案聚焦于政策等产业环境,比如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营商环境问题等。当然这些因素都占有一定影响权重,但既然全国如此多的市县都普遍存在当地的香烟、啤酒、矿泉水仅仅能固守本地市场的现实,那么上述影响因素就只是具有共性的次要因素,并不具有甄别性。而波特指出的“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这个因素为我们分析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深刻的视角,他指出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是一个基础性因素。当我们仅仅从企业内部识别问题时,我们的立场可能不够客观,试想对于局限于本地市场的企业而言,假设我们就是该企业的所有者或高管,既然过去十年本地的消费者都一直在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依然在稳定地购买,那么企业内部人员就缺乏来自消费者、来自市场的压力,也自然缺乏求新求变的动力,缺乏持续改进、推陈出新的必要性,进而变成安于现状、维持原状的结果。
因此,按照波特的理论,一个行业或者说一个企业,其所在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是一个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土壤,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决定了这个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潜在要求,这个要求客观上就构成了一个标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能够在这个市场中生存,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就成为了土壤,土壤是什么样的,土壤之上就会“长”出怎样的企业和怎样的产品或服务,是这个客观的土壤培育了现实中的企业。如果消费者的需求层次高,那意味着土壤充满“肥力”,进而会对当地的企业产生压力和推动力,迫使企业必须提供品质较高的产品才能生存。例如,意大利的消费者对于皮鞋的需求层次较高,不仅要求皮鞋质量过硬,还要求皮鞋设计新颖、用料考究、具有美誉度,这就使得当地的皮鞋制造商如果生产的皮鞋质量一般,那么其难以在当地生存,只有同时满足多个要求的高品质皮鞋才能满足当地的消费者,因此当这家企业能满足需求层次较高的当地消费者时,他们的产品也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能够很容易就满足其他国家那些需求层次较低的消费者,从而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优势。概而论之,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在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价值,能够倒逼当地的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否则就无法解决初创时期的生存问题;同时需求层次本身也为当地的企业设定了一个起步标准,需求层次越高,当地企业的起点也就越高,具备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强,向外扩展赢得更大市场的能力也就越强。
如果从经济学的逻辑出发来分析,同样可以得到新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学中强调供给与需求的双向互动,两者是彼此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客观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供给品来满足该需求,相应地,一旦提供的供给品能够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该人群的需求也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直到有新的供给品进入市场,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而这将使得之前的供给厂商被淘汰或被迫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因此,各地本土的啤酒、香烟、矿泉水,这些产品第一次出现时,一般都是本地人生产提供的,那么本地人基于什么标准来提供这些产品呢?显然这些本地的初创者会基于自己个人的标准来生产,他们会觉得自己能接受,其他本地人也应该能接受,而初创者和其他本地人由于共同生活在这里,他们彼此的需求层次是类似的,所以初期的产品品质与当地人当时的需求层次,两者是匹配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大城市的发展,这意味着小城镇走出去的人,更多地没有回到家乡而是留在了大城市,这就意味着小城镇的居民多数仍然是从未去过大城市生活的原住民,他们的需求层次并没有发展,需求层次没有提高,因而当地本土企业就缺乏改进的必要和动力,产品会继续延续之前的品质。而那些离开小城镇的人,在大城市定居并生活一定时间后,他们的需求层次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回到家乡就会对产品品质产生不满,但由于不是长期在本地生活,因而他们只会暂时接受这个产品,也不会对产品产生推动力。因此需求层次在竞争优势培育机制中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其价值巨大性来源于该因素是基础性因素,是土壤性因素,决定着供给企业的努力程度。
三、 大学生教育需求层次的现状
在明确了以上理论基础后,我们来考察一下高等教育行业的具体现状。教育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同样高等教育也属于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就是大学生。根据波特的理论,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会影响企业乃至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那么我们首先就需要考察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层次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大学生上课时的需求都有哪些。答案无非两个,为了学到些东西,为了分数。这两个需求都没有错,分数是学到东西后的副产品,学到了东西的结果自然会反映在分数上,没有学到东西那么分数也不会高,两者是相伴相生的。但这两个答案都只是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内容,并不反映出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层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环节来扑捉大学生上课时的真实心态,进而扑捉到其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层次。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生每学期考试前,都会要求学生在网上教务系统中给本学期上过课的每一个老师打分,从授课内容的严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与学生的互动性等多个维度,由学生来给老师打分,由学生直接评价老师的教学能力。这个环节就是将学生置于服务接受者的角色,由其来给服务的提供者(老师)进行评价,这时学生打分的态度就可以反映出他们接受教育服务的需求层次。如果学生接受了某位老师一个学期的教育服务后,在打分时态度非常认真,对每一个维度都会深思熟虑、态度认真地回溯老师的表现,进而慎重地给出自己的评价值,那么可以认为该学生很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而很重视这个老师的各方面工作表现,不仅在乎授课内容是否严谨性,而且在乎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与学生的互动性等多个维度,可以说这就反映出该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层次就较高的,其上课需求不仅限于学到客观知识,而且希望能与老师互动,希望在这种互动中锻炼自己的主观能力,从而在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主观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反之,如果某个学生在打分时,花的时间很少,态度不认真,对每一个维度都很随意地打一个高分,极其轻视这个评价老师的打分环节,很轻率地给出自己的评价值,那么可以认为该学生不重视这个老师各方面的工作表现,不在乎授课内容是否严谨性,不在乎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与学生的互动性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可以说这就反映出该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层次是很低的,其上课需求仅限于得到一个及格的分数,从而拿到学位。就现状而言,以上两种典型情境中,后者所占比例是高于前者的,即更大比例的学生打分时的态度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因此可以说当前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层次总体是较低的。
需求层次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求层次的现状也是多年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容易在短期发生变化,但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挖掘其中的核心原因,进而在长期时间跨度内去改善这一原因,从而引导需求层次的提高。需求层次低的核心原因并非大学生群体不好学上进,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学习态度是积极认真的,是希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是希望能学有所长进而回报父母的,需求层次低的核心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认识上,缺乏消费者意识,缺乏自身作为服务接受者的角色认知,进而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信息,而不能主动提出学习需求,不能正确表达学习诉求,更不能提出学习要求,这些错误认知使得大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被自己压制了,延续了小学中学阶段的被动接受的心态模式。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中学生成长为大学生后,他们应该要完成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变,需要完成一个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探索者的转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识别自身应有的角色定位,从而自己认识到应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是延续一个高四、高五的中学生模式。
四、 构建以提高学生需求层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培育机制
持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都希望高等教育也能“走出去”,能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实现更多中国高中生更愿意在国内大学攻读本科而不再追求去国外读书,实现有更多中国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放弃去国外攻读硕博研究生,转而在国内就读研究生,同时有更多国外学生来到中国的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博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分析高等教育竞争优势的培育机制,分析我们应该从哪些环节去改进和提高。之前我们的关注点都是偏向宏观和中观的一些因素,例如改革考试制度、调整教育政策、提高教师师资能力和水平,等等。而通过前两节的分析,我们发现除了这些宏观和中观因素之外,我们更需要从微观层面去识别改进因素。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层次总体较低,这意味着学生关注分数超过了关注课程本身,学生并没有给教师充分的压力和推动力,进而服务的提供者缺乏来自服务接受者的最直接的助推,高等教育的土壤是缺乏“肥力”的,这意味着除了以上宏观和中观因素之外,我们更需要在微观层面提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层次,强化大学生群体作为服务接受者的权利意识,培养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教育接受者,而是需要主动地从课堂上有所收获,从而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這样由学生群体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的土壤就更有肥力,一旦学生群体能够提高自身的教育诉求,这将产生最直接而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优势的形成,因此我们亟待构建以提高学生需求层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竞争优势培育机制。
概而论之,只有还原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帮助他们恢复服务接受者的角色认知,才能唤醒大学生自身的主动能动性,才能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只有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层次提高了,老师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实现两者同等地参与积极性,最终实现在高等教育競争优势培育过程中的双向发力,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M].朱志勇,韩倩,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 赵丽芬,刘小元.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5] 亨利·福特.我的生活与工作[M].梓浪,莫丽芸,译.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6] 刘源张.感恩录:我的质量生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 詹姆斯·R·埃文斯,威廉·M·林赛.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第7版)[M].焦叔斌,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第5版)[M].张金成,范秀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 明茨伯格.战略规划的兴衰[M].张猛,钟含春,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10] 明茨伯格,阿尔斯特兰德,兰佩尔.战略历程[M].魏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 刘源张.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三十周年回顾[J].上海质量,2008,(9).
[12] 刘源张.中国的质量,日本的质量——我的“双城记”[J].上海质量,2012,(3).
[13] A.V.Feigenbaum.Total Quality Control[M].New York:McGraw-Hill,1991.
作者简介:郭骁(1981-),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质量管理。
收稿日期:201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