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农产品贸易发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2019-07-03周晓雪陈建成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贸易乡村振兴

周晓雪 陈建成

摘要:文章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历史沿革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阐述,总结现阶段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特征;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现状,对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期的变动态势分析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针对扩大农产品贸易的路径,从政府、企业以及农户层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证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农业经济增长;乡村振兴

一、 背景分析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市场的调节,特别是实现国内市场的有效供给有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保障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进出口农产品趋向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起伏波动比较大。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增长较快。与出口贸易额相比,进口贸易额增速显著,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出现了贸易逆差现象。我国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也在逐渐扩大。我国作为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进口额远远超过了出口额,这对国家的农业经济甚至整个经济都会带来不稳定的影响。为此,如何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保证国家农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 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阶段回顾

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一直处于迅速的上升阶段。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品种和数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进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具体来看,可以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产品贸易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严格计划经济下的独立自主发展阶段(1950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对生产的产品实施计划管理。对外贸易权由国家外贸企业进行垄断,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规模比较小,农产品的进出口数量由国内的农产品供需之间的缺口所决定。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农产品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农产品在这一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

第二个阶段:逐渐开放的阶段(1979年~1993年)。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四化建设开展起来,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我国农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粮食、棉花等生活必需品的产量迅速提高,出口产品的数量有了较为稳定的保证。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转变为指令性计划、指导下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相互结合的管理体制。我国商品贸易在这一时期高速发展,商品贸易额快速扩大,农产品贸易在商品贸易额所占的比例开始缩小。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对外贸易管制开始松动,出口产品的退税、配额、出口信贷等政策措施开始进入到对外贸易中,外贸易体系开始逐步形成,进一步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三个阶段: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的徘徊阶段(1994年~2001年)。在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的市场化建设和调整,国内各方面政策逐步完善,政府的管理手段趨向完整,国际上的部分惯例与政策也开始进入到我国市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基本的盈亏平衡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过程中,虽然农产品贸易业出现了部分增长,但是这一阶段的增长仍然是在徘徊之中的增长。农产品的出口额由1994年的151.6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59.66亿美元,进口的农产品数量波动比较大。200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为40.32亿美元,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凸显,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谷物类、水产品以及畜产品。

第四个阶段:从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延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主导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而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出现了贸易逆差。随后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已经发展为常态。201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为503.2亿美元。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增长,大宗农产品的贸易额占比扩大,中国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极其重要的一员。

三、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规模以及农产品进出口的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我国总体贸易结构的变化,农产品贸易在总体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从2006年农产品贸易所占比重逐步维持在3%左右。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的贸易已经逐步从原来的依赖低端原材料出口向非农产品占绝对优势的进出口状况转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出口国和消费国,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 013.9亿美元,同比增加9.1%,农产品贸易额出口额7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进口额1 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贸易逆差503.3亿美元,上涨30.4%。

2.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农产品贸易结构是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刻画。我国的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蔬菜是主力军。具体来看,在2017年出口农产品所占的比重中,蔬菜出口占20.5%,水产品出口占28%,水果出口占9.4%,畜产品出口占8.4%,饮品出口占6.3%,粮食制品出口占2.5%,油籽出口占2.3%,糖料及糖出口占2.3%,坚果出口占1.6%,其他农产品共计出口18.6%,蔬菜和水产品出口合计占48.5%。

我国进口的农产品则始终是以油籽等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类产品需求逐步增加,当前的农产品进口形成了油籽与畜产品为主的集中态势,油籽和畜产品合计两项占农产品进口产品的比例超过50%,其次依次为水产品(9%),植物油(5.7%),饮品(5.2%),粮食(5.2%),水果(5%),棉麻丝(2.4%),粮食制品(1.6%),其他产品(11.4%)。

3.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市场结构。从农产品进出口市场来看,2017年出口市场中,排名前5位的国家或者区域分别是日本(13.6%)、中国香港(13%)、美国(10.2%)、韩国(6.3%)、越南(6.1%)。虽然我国目前向世界上超过200个国家或者地区出口农产品,但是出口市场仍然比较集中,并且对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家。

2017年占据我国进口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前五位国家分别是美国(19.2%)、巴西(19.2%)、澳大利亚(7.2%)、加拿大(5.3%)和新西兰(4.3%),其中美国和巴西农产品进口占比接近40%,集中度较高。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市场比较集中,其中占据出口市场份额的前五位国家或者区域的贸易额占比达到69.4%,前五位占据进口市场的国家或者区域占比达到70.7%,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所面临的市场较为集中,进出口市场依赖较强。

通過对2017年的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额进行比对后发现,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出口排名前10位的农产品出口大省是山东、广东、福建、辽宁、浙江、云南、江苏、河南、湖北和河北;进口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主要包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辽宁、福建、浙江、广西和河北。

四、 我国农产品贸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古典经济学指出,进出口贸易能够为某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进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必然是对外贸易的结果,对外贸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19世纪的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加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不断扩大密不可分。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不仅是对全球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配置,更是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入了全球贸易的视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对工业品等的需求比重不断下降。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拉动地方的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进口的扩大意味着本地区进口能力的进一步改善,也标志着对本地区农产品的进口能力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有利于农产品生产结构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增加有利于国际资本进一步进入国内市场,改变国内农产品市场上资本缺乏的局面,伴随着国际资本进入国内市场,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管理者的经验会进入国内,间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对本国的优势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使得国内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配置,最终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学者对于国际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基本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也就是认为出口贸易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对于农产品贸易,众多学者则认为应该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和逆差两个层面来阐述。许多学者认为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逆向指标,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则显示,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灵活的刺激政策,进口贸易也能够刺激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低通胀、低失业以及高速增长的传奇。究其原因,与美国的技术创新,加大对于农产品的进口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进口农产品,推动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进口产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显示促进作用,首先,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增加,会突破本国部分农产品由于气候原因难以生产的局限性,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能够保障产业升级所必要的农产品原材料;其次,农产品有选择性的进口,可以通过引进用来逐步弥补国内外技术上的差距,降低了研发风险,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再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理念,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本国的企业家构成激励作用;最后,农产品进口有利于缓解本国的汇率方面的压力,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五、 政策建议

1. 政府应加大力度促进绿色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1)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必须有我国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国内,我国要加强关注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在商标注册上对原产地也进行特别标注,争取得到知产产权的认证,从而得到法律的保护。国外,我国要调查研究并探索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的相关绿色认证体系和标准,了解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流程和标准。组织我国龙头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农产品绿色认证的申请,早日争取达到国际绿色认证标准,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快速发展。建立我国自有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效应,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形成成熟品牌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走质优价优的道路。(2)建立农产品贸易出口国相关政策的资料库。我国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非常集中,有利于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资料库。将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及时跟踪反馈,准确收集各种各类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信息,无论是关税还是其他标准,都要及时做好信息收集和处理,针对每一个变化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出现的变化及时检查我国农产品,确保信息及时送达并做出相应调整,避免信息滞后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要查找可能的突破点,争取突破绿色贸易壁垒。(3)碳金融政策,积极完善碳金融等融资政策,开发碳金融产品,为农产品碳排放交易做准备。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工具积极推动我国实现低碳农业生产,更好地发挥种植业、林业的碳汇功能。要科学编制规划农业碳汇测算体系,实现农业碳汇的经济价值。鼓励开放更多的金融工具,将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活动纳入市场,让市场通过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融资使得农业生产的碳排放也在碳交易市场活跃起来。制定中长期的规划和发展目标,计划内容要明确,落实到事,责任到人,实现整个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2. 企业要成为推动农业低碳生产技术的主力军。国家低碳农业发展政策的贯彻实施,实施主体就是我国的龙头农业企业,针对农业低碳生产技术的科研投入,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要积极进行研发与推广。农业生态固碳技术和低碳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国外研发和投入的热点。新兴的固碳和低碳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农业低碳和固碳技术多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应该抓住扩大农产品贸易这个契机,与国外企业联合研发和推广,推进农产品贸易的相关进程。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农产品贸易市场,我国的农业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发展农业企业协会,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提供沟通的渠道,促进各企业的技术交流,信息共享。我国的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清洁项目。2002年,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入我国。我国的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空间巨大,我国企业應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制与发达国家具有低碳减排技术的高新企业进行合作。企业的要积极利用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企业能走的出去的关键实力还是农产品的质量,我国企业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采用低碳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广绿色培育,扩大绿色规模生产,开发绿色无公害的低碳农产品。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进口国及出口国都非常集中,风险也集中起来,我国企业应该在扩大原有的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农产品贸易市场,远销大洋洲等,努力实施多种类、多层次、多方面的农产品市场布局。

3. 农民要增强低碳农业发展意识,将低碳农业生产落到实处。农户要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意识,充分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农户要根据市场不断调整农产品的种养品种和结构,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的生产。在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以后,要关注产品质量。从产品的原材料开始把控产品质量,原材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种养期间的田间管理也十分重要,积极尝试不同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现有的在提高农业效率方面,创新技术包括种植技术、育肥技术、产业化作业技术都需要我们积极采用。我国的种植业农产品的碳排放占比较多,因此要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循环使用。农户要主动接受低碳生产技术的指导,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培训,参与市场咨询培训,同时自我搭建经验交流平台,争取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市场最新的动态。农户要积极研究农产品的生产发展,要有工匠精神,精确掌握农用物资的投入,不仅减小成本还能够实现环境保护。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如碳关税、碳标签等壁垒,要积极应对,可以从中汲取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比如农户也可以在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上积极使用绿色的环保材料,在营销渠道上也积极和生态达标的企业进行合作,寻找农产品出口路径。农户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拓绿色营销渠道,培育低碳消费顾客,最终站到销售市场终端,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欧秀芳,陈秉彬.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5-8.

[2] 肖黎,周镕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量价与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1):85-93.

[3]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19-32.

[4] 王宾.绿色贸易壁垒下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学位论文,2016:48.

[5] 韩晨雪,陈珏颖,刘合光.中国农产品贸易特征与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18,14(6):83-89.

作者简介:周晓雪(1990-),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陈建成(1963-),男,汉族,山西省芮城市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林业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9-04-10。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贸易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商贸流通对沿海省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中巴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产业内贸易增长的实证分析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中韩FTA实施的效应研究
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分析及对策
浅谈中韩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