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初探及展望
2019-06-21孟祥旺
孟祥旺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学院分类招生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举措,最后指出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分类招生;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2017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7zhkt032);2016年度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级重大教研教改项目(2016ZDJYJG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生源比例逐年扩大.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2017年度分类招生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2018年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对各高职院校来讲,分类招生减缓了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带来的生存压力,保证了正常的办学经费的拨付;但相对宽松的考核标准,使得分类招生所招收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差,在学习上较为吃力,这种情况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更为明显.
通过对近年来教学实践的认真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对分类招生学生的高等数学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分类招生学生普遍中学数学学得不好,学习高等数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所以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存在畏难、抵触情绪.
2.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讲求系统全面,与现实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衔接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的高职高等数学教材仍讲求知识的系统性、面面俱到,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关联太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毫无作用,主观能动性大打折扣.
3.教学方法陈旧[1],课堂气氛死板,师生缺乏互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往往还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师整节课都在讲解知识点,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几无互动,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4.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无法有效体现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以期末考试的数分为主,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映不足,从而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
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体验差,难以有效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造成后续学习专业课程上的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窘境,完成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使师生都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体验,我们经过认真反思和积极探索,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2].根据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设置,把学生分成工科类、经管类两个类别;根据生源情况,把学生又可分成普高和分类招生两个层级.由此可以把学生划分成四个类层:工科普高、工科分类招生、经管普高、经管分类招生.
2.根据学生的分类分层情况,分别制订教学大纲.在对学生划分后,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专业课程计划,找出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点,重新编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要覆盖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又要针对分类招生学生,适当降低难度.
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引入专业实例.要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大胆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上课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为此我们引入了云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手机完成课前预习、上课签到、回答提问、参加讨论、课后完成作业等教学活动.手机不再是教学的阻力,而变成了一大助力.在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调研上,我们挖掘了大量的专业实例,并将之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专业实例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加深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数学建模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了向学生展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定期举办数学建模讲座,介绍如何利用数学知识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工程技术中的难题.通过参加讲座,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的巨大作用,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动力有了较大提高.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安徽省一等奖2项,安徽省二等奖1项.通过参加竞赛,参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对其他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5.改革教学考核方式,突出过程化考核.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改变了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突出过程化考核.我们利用云课堂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评分,并大幅降低了期末考试分数的权重.这种变革,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高等数学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施行,笔者所在学院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体验有了明显改善,能较好地掌握专业课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观感好了,教师评分也自然有了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劲头也更足了.但在教學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学生分类、分层安排教学带来了教务工作量的显著增加.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生分为4个类层后,相当于由原来一门高等数学课变成了4门高等数学课,由此大幅增加了学生选课、分班、阅卷等教务方面的工作量.
2.授课教师缺乏专业背景,不能做好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设计.高职高等数学的授课教师,对数学相关知识烂熟于心,但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做好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衔接,无法做好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设计.
3.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教学无法充分展开.受制于经费和观念上的限制,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进度滞后的现象,教学设备陈旧,对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无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4.相对专业课,基础课的改革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专业课课程改革在政策、资金、课题申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但对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授课教师探究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是我们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下一阶段目标.随着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高等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才能完成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帅雷,张天孙.高职高等数学分层分类分专业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95-196.
[2]朱靖红.分类、分层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