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侗族大歌传承中的本土现代性
2019-06-14孟猛
孟猛
摘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多声部歌民歌,其旋律和演唱艺术是侗族民歌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本文通过将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今传承模式进行阐释与对比,来探讨侗族大歌在传承演变过程中本土现代性的体现。
关键词:侗族大歌 传承 本土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023-04
一、纵览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聚集地,其核心区域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及其临近的从江县北部。众所周知,侗族大歌是由当地人们自发组织的歌队演唱,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及自然和声为一体的合唱音乐,在重大节日、接待远方宾客及集体交往的场合中,侗族人们会到村寨的鼓楼里进行演唱,它的代表曲目有《嘎音也》《耶老歌》《嘎戏》等。
(一)内容及特点
侗族大歌以模拟自然界声响为特色,常常模拟高山流水、鸟叫虫鸣等自然之音。它的曲调优美,歌词押韵,歌词多以采用比、兴的手法。它所表达的内容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主要以劳动、自然以及爱情为主。它的结构一般分为“果(组)”“枚(首)”“僧(段)”“角(句)”四个部分。大歌的合唱形式与传统合唱形式不同,主要包括独唱(领唱)与众唱相结合。另外,它的低声部为合唱的主旋律,而派生旋律为高声部。
(二)主要分类
侗族大歌按其旋律、风格、内容、民间习惯及演唱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嘎嘛、嘎听、嘎吉和嘎想。其中,嘎听被称为“声音大歌”,是其精华部分,此类型的侗族大歌歌词短小、声音优美,特别强调歌词与衬字及曲调的关联。几位歌手交替轮换着演唱高音拉腔声部,二其他歌手则齐唱低音长音声部,两个声部形成鲜明的反差。另外,按照年龄与性别分类,可将大歌分为“童声大歌”“女声大歌”“男声大歌”等类型。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需求,侗族歌师们创作并演唱许多赞美新生活与新时代的新型混声大歌。
二、侗族大歌本土性探讨
所谓本土性,是指由地域、文化习俗、时间累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并具体体現出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地区性差异,其中地域性是先决条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性是地域与文化中最具代表的特征。侗族大歌音乐的特性与侗族本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受风俗、语言、乐器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侗族大歌与“对歌”风俗
“对歌”风俗是侗族大歌里常见的形式。大歌的“对歌”要在具有严格规定的歌队中进行。歌队的男女歌手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歌队的人数最少3人,最多则几十人。按照歌队成员的大小,可将歌队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年龄最小的五至六岁,而年龄最大的二十几岁;按照性别来分,可将歌队分为男班与女班。对于“对歌”而言,同宗族的女歌队与男歌队是不能相互对歌的,且每个不同的歌队都拥有自己的歌师——“嗓嘎”(所谓歌队的老师),这种“嗓嘎”青年时都是歌队中的佼佼者。歌队采取了一种阶梯式的结构,侗族大歌中的对歌习俗就是它所特有的表演形式,这是与其他多声部民歌有所不同的地方。
(二)侗族大歌与“行歌坐月”
“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一种婚恋社交的社交活动,一般年龄到15岁就可以进行这种社交活动。每当夜色降临的时候,侗族男青年便会几人弹着牛腿琴,哼着歌曲,到其它村寨找姑娘们进行“行歌坐月”,而姑娘们常常聚集在“月堂”(侗族鼓楼等地方)绣着花等待男青年的到来,之后他们之间进行对歌。他们使用歌声来选择情侣,互相倾诉,而这种风俗活动对侗族大歌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侗族大歌与“外嘿”
侗族是一个爱好交往,有着集体串门作客的风俗习惯的民族。侗族的“外嘿”指的是一个村寨的人们集体到另外一个村寨作客,在串村寨的时候,需要演唱大歌。每当客方的人们(一般指歌队)来到主方的村大门口时,村主人便会用竹竿、板凳、绳子等物品设置障碍,此时由主寨姑娘们拦住客方歌队,演唱“拦路歌”,随后客方歌队则开唱“开路歌”。这种风俗文化对侗族大歌的产生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力。
(四)侗族大歌与侗语
侗族是一个拥有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侗语是以南部方言为主,其声韵母简单但具有复杂的声调。受到声母是否送气的情形,可将侗语的阴调分成两个调。在九个声调中(包括t、l、c、s、x、p、v、h、k)就有六个入声调(c、l、s、t、x、p),因此,侗语富有丰富的声调,如同歌声一般,极富有音乐感。它的字调的高低与升降的变化都是富有规律性的,而对于发音的无固定音高及音律方面来说,对演唱大歌的音调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侗语对于侗族大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侗族大歌传承中的本土现代性体现
“口耳相传”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由人民群众传递文化的形式,是一种口传心记传承历史文化的连续体。而侗族大歌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靠大脑的记忆授传给后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等因素,侗族大歌传承中的本土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侗族大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
侗族大歌不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财富。由黎平县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侗族大歌于2003年2月申报成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纳入国家文化部申遗工程项目候选名单。2008年6月16日至19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会第二届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召开,侗族大歌在此次会议上申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占有的地位,不仅促进侗族大歌的宣传,也成为当今人类友谊和谐发展的桥梁。
(二)侗族大歌教育教学中的本土现代性
在侗族地区侗族大歌在学校教育方面,可分为侗族大歌普通音乐教育、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
1.侗族大歌普通音乐教育
传统侗族大歌的传承主要在于师徒的口传心授,这种口头传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侗族大歌。传承是在侗歌歌班里由歌师教歌传授,这种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本土性和完整性。同时,在已有的口传心授基础上,侗族普通音乐教育将侗族大歌引进到中小学的课堂中来,形成了当地侗族大歌的校本教育体系,也建立了侗族大歌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例如,早在1985年,贵州榕江县在车民小学就已经成立了“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合唱团”,这是侗歌进入课堂的最早试范点。1998年初,贵州黎平县岩洞民族小学就开展了“汉语、侗语”双语文教学,当地7-11岁的儿童在学习侗语的时候,同时也要学习侗族大歌,而这一决策促进了当地儿童的入学率,得到侗族地区人们的认可。2002年10月,在国际福特文化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邓敏文、杨多贵先生等人的赞助持下,将贵州岩洞中学作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而当地的岩洞村幼儿园也把侗族大歌作为当地幼儿的启蒙音乐。与此同时,在贵州竹坪小学挂牌成立了“侗、汉、英”三语试点和侗族大歌的教学基地。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传承在贵州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阶梯性、有序性的传承模式。
2.侗族大歌专业音乐教育
在侗族大歌专业教育方面,也早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专业教育模式。例如,早在1988年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原贵州艺术专科学校,从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3县的侗族地区,招收了24名侗族青年学生进校,开办了专业的侗族大歌班,第一次把一个民族的音乐演唱艺术形式作为音乐艺术专业纳入了学校教育。24名学生以一个班的形式,以侗歌为主修科目,并采用了教师与乐师同时授课的传习方法。聘请侗族地区著名的歌师直接教唱侗歌,同时,还教唱其他侗族地区不同风格及种类的侗歌。侗歌班主科的授课方式采用了民间“口传心授”的方法,这些学生毕业后成为新一代的“新型歌师”,同时也成了新一代侗歌文化的传授者。现在的侗歌课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发声、练习乐句或乐曲(以侗歌中的曲调为例)练唱、侗语语音、教歌、分析歌曲等学习内容。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侗族大歌专业教育,不仅吸取了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同时,利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法,使得侗族大歌得到专业的提升与发展。
3.侗族大歌师范音乐教育
在当今师范教育发展的浪潮中,侗族大歌师范教育重视开展对当地民间歌师以及音乐教师的培养。例如,早在1993年,贵州榕江县就开始了对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至今培训了4期100多名民族音乐教师。另外,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黎平县县政府、县教委、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与“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共同对全县的音乐教师及侗族歌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随后将这种培训长期的发展下去。这种专业的师范音乐教育至今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成熟,这使得侗族大歌的师资来源和教课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三)侗族大歌传承与传播中的本土现代性体现
1.生产生活与民俗活动中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传承受到侗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反映出侗族大歌产生与发展来源于侗族的生产生活中。例如,侗族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即“建寨先建鼓楼”,可见鼓楼文化是侗族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缩影。鼓樓是侗族大歌演唱及传承的重要场所,每逢节日活动及贵宾来访时,当地歌班都要在鼓楼演唱侗族大歌。可以说鼓楼文化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都对侗族大歌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形式在当地已经形成一种无法改变的传统。
侗族传统节日及活动丰富多彩,例如农历二月二的“赶春社”“采桑节”“吃姊妹饭”等,这些民俗节日活动充分体现出了侗族大歌的重要地位。侗族人们通过在传统节日中演唱侗族大歌,不仅促进了侗族人们之间的感情交融,更使得侗族大歌得到了广泛的与时俱进的传播与传承。许多儿童及青少年参加大歌的演唱活动,“耳濡目染”的学会的大歌,这种大歌特有传承模式保证了它的普及性与本土现代性的发展。
2.侗族大歌的演出与比赛活动
侗族大歌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民族歌舞艺术团的建立与发展。民族歌舞团不仅是当地大歌民间艺术家表演的平台,也是改革与发展侗族大歌的舞台。例如,早在上世纪70年代,贵州黎平县就成立了侗族大歌艺术团;而贵州的从江县也于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民族文艺工作队;2002年,榕江县也成立了民族歌舞团。这些歌舞团的成立为侗族大歌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如今,侗族大歌的表演不仅在侗族地区的鼓楼里表演,同时也被搬到国内外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对于侗族大歌而言,这是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侗族大歌的有效平台。例如,2008年10月3日,“2008年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由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组织选送的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格外引人关注,成为了民歌博览会的亮点。在开幕式上,一曲动听的《蝉之歌》,在无指挥无伴奏的原声状态下演唱,让观众们耳目一新,使观众们感受到那绝无仅有的天籁之音。这不仅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勤劳、善良、豪迈的品质和艺术情怀,更得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认可与称赞,这次演出对于侗族大歌而言具有了时代性意义。
自从侗族大歌成立专业的演出团体,他们的歌唱更加的专业化,并多次参加大型的比赛活动。被大家熟知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被公认为国内声乐界权威的赛事,侗族大歌走进了此项大赛的舞台,并在全国观众心中建立起较大的知名度。虽然仅参赛三届(第十二届、十三届和十四届),却充分展示了侗族大歌丰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对继承与弘扬侗族大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侗族大歌的现代传媒与传播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侗族大歌口耳相传的时代已经离去。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的运用,成为了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载体。侗族地区的歌师们不必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的方法来进行传承,歌师和歌队将所演唱的大歌,可以通过录音或者录像通过先进的网络媒介进行传承与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侗族大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不仅让中国人了解到侗族大歌,同时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特有的二声部音乐形式。通过网络的现场直播,可以使侗族大歌一夜间可传遍全球。为了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欣赏侗族大歌,当地的歌师开始用汉语来编唱侗族大歌并进行表演。例如,北部方言区大部分的侗族大歌基本用汉语来演唱,只有小部分使用侗语来演唱,而其中的一些夹杂着汉语的歌句演变成为侗汉混融大歌;而在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新歌中用汉语演唱的歌曲的比例也比以前有所增加。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有两三个原因:第一,是受到语言的影响,建国后侗族实行了侗、汉双轨制,其以侗语为母语,以汉语为辅助语;第二,由于在全国尚没有用侗文来公开出版的文艺刊物,这也是大歌中汉语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第三,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外许多艺术家正在着手将侗族大歌译成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
侗族大歌不仅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自上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发现以后,它就填补了“中国民歌没有多声部”的空白。如今,侗族大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侗族大歌的探究,还可让我们看到侗族的婚姻关系、文化传承、社会结构等重要方面。本文对侗族大歌本土现代性的分析,以助于侗族大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02).
[2]普虹.侗族大歌——民族的瑰宝[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02).
[3]吴培安.侗族音乐民间传承与学校教育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02).
[4]谢廷秋.论侗歌的精神文明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04,(03).
[5]毛云岗.浅谈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侗族大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6]隶月.贵州民族音乐教育述略[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