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9-06-11杨飞龙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孩子

杨飞龙

【摘要】阅读使人进步,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决定性因素。但从实际角度来说,我国人民的阅读量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人均读书量仅为5本/年,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国民阅读量的提升工作任重道远。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孩子的阅读量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怎样调动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现阶段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孩子;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识字不多,因此,我国儿童基本上都是到9岁以后才开始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郭沫若曾指出,因为我国的文字较为复杂,给我国普通教育增加了难度,比西方国家至少多费两年。换句话说,我国儿童阅读开始时间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

对此,高年级的教师深有同感,即便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学重点,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激发起对阅读的兴趣是特別困难的,更恐怖的是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这次阅读教改实验,我们实验班课题组的老师精心编写了教学计划,从一年级开始让孩子们提前读写,从刚入小学一年级开始,一年内,让孩子们认识1600个字,以便能尽快阅读。为此,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尽量编写一些童谣、儿歌、故事、韵文等课外读物。学课文,让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文字多多阅读,多多熟悉,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将精力多放在认识字上,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冲破了识字瓶颈之后,接下来二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孩子走上阅读之路。

首先,让阅读成为家庭教育常态。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势必要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我一般不会安排过多的家庭作业,但阅读作业是必须留的,让孩子在家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以上。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

其次,使用多种方法调动孩子的读书热情。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孩子读绘本,然后再让其读文字版的图书。对于没有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孩子,我通常会借助图书推荐课,依托抖“包袱”、卖“关子”的方法,将一段故事讲给孩子听,并让孩子猜想故事发展趋势,让孩子帮助故事主人公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我们班级里有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每次上阅读课的时候都会动不停,并且没有耐心,总是换书,找书(我经常把阅读课堂在希望书屋、图书室去上),总想找机会讲话。那我就坐他边上,陪他一起读书,并对孩子多赞扬,让其更有动力阅读。即便我很忙,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并倾听孩子的心声。现在,阅读已成为孩子们离不开的生活方式,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唯有将自己的理解和一些优美的句子写下来,才能够提升阅读成效。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开始着手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同时,引导孩子利用一些心情符号来表达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倘若阅读中遇到比较伤感的地方就用哭脸;倘若遇到让自己快乐的地方就用笑脸做标记。进入高年级阶段以后,我会引导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随时标注在相应的句子旁,倘若遇到比较优美的句子,也可以将其勾画出来。举个例子,对于书中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将你的感触记录下来;对于书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等等。目前,孩子们刚上四年级,有的都写十几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了。

二、用优美的童话演唱孩子的童年

我们班有个十分叛逆的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一直不好,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脾气就会很暴躁,很容易与同学发生口角。有一次,我安排学生阅读《比糖果甜蜜》这本书,该书将人与人的关系和处事的道理融入一个个情境中,非常吸引孩子。这个叛逆的孩子开始比较排斥,我让他先尝试着读读,这一读就让他深陷其中。之后,这个孩子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像变了一个孩子,快乐的笑容代替了冷漠的冲动。

我们班还有一个性格比较文静的孩子,对人一直非常友善。但我在查看他日记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并不自信,透过他的日记,我发现这个孩子因为自身个子不高,产生了自卑心理。开学这几周,他读了几本儿童哲学启蒙书,他在读书笔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不管自己是高是矮、是强是弱,生命本身就是奇迹了。”这样的话语不是亲眼所见,无法想象出自小学生之手。后来,这个孩子在阅读中不断成熟,自信心越来越强大,大胆发言,体育场上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实验进行了这几年,我发现班里同学有这样一种状态:你表扬一个孩子,哪怕是经常表扬,从没找到现在这种感觉,很多以前经常嘲笑他的同学,也开始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倘若我批评了某个孩子,其他孩子也不会表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们会及时跑到那个受批评的孩子身边,鼓励他,安慰他,给他灌输正能量。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我想这些都是因为儿童文学书籍中一系列温暖的故事感染了孩子,让孩子享受其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

三、逐步提高阅读深度,发展孩子智力

小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阅读的作用主要是了解读物的大体内容和故事情节,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但总处在这种状态的孩子得不到更多的东西。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我要让孩子走向更深层次的阅读。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挖掘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的阅读深度得以提升,我把“回读”“引读”等方法运用到阅读训练中。首先,回读主要是指对已经阅读过的,且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重新阅读,以文学欣赏为视角,借助问题设计,让孩子去体验书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最深层次的内涵,同时,以问题为基础,让孩子在不断的整合信息、不断的交流和思考中,学会从多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对形式多样的阅读指导课进行整合,将适宜的阅读指导课落实到位。

首先,在开展单元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训练。举个例子,在学习了说明性文章这一单元后,我会让孩子们去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章,而后召开“说明文推荐会”进行分享。

其次,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切入点,开展微型讲座。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心智也会发生改变,逐渐趋于成熟,因此,阅读应以孩子的个性为导向。我会邀请初中或高中老师和孩子们在文学、历史、数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对话。

最后,对有价值的读物进行深度阅读。我认为《爱的教育》这本书写得不错,我准备近期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们,让学生们从深层次出发开展阅读。

四、注重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这样,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从而走进名家,走进名著,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诵读经典的快乐之中。

阅读最终的目标是升华思想、提升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小学阶段所阅读的书籍通常能够影响孩子一生对阅读的态度。在不断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更加坚信,阅读能够让孩子升华思想、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更能够扫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荆棘,因此,小学教师应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汤小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科普童话,2018(48).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孩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