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言语形式的有效途径
2019-06-11吴铁梅
吴铁梅
【摘要】语文教师如何在解读教材阶段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呢?教师可以从典型性的表达特征、表达规则、语言美感、逻辑规律四个方面研读言语形式的秘密。无论文本选用什么言语形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言语形式必须与文本的主题、内容的特质、文本的语体风格、语言形式相协调。
【关键词】典型性 表达规则 语言美感 逻辑规律
文艺美学家宗白华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笔者将以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系列课文文本为例,从四条途径解读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教者提供新思路。
一、从典型性的表达特征解读文本言语形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开门见山”“画龙点睛”“凤头猪肚豹尾”“行文如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等,都表达了文章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习惯。如:反映言语内容组合关系中的“回环式”“递进式”,是源于“文似看山不喜平”;“承接式”是源于“行文如水”等。一篇好文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层面融合在一起的,与文本的言语形式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某一种表达的实现,需要多种言语形式的协同支持,形成共振的表达效果。
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师恩难忘》为例。这篇文本主题鲜明,作者刘绍堂回忆自己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主体内容就是田老师教古诗《一去二三里》的事情,抒发了对启蒙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由作者到小学去读书开始,先简要介绍这位田老师的口才、文笔很好,接着以较大篇幅叙述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大家学古诗,然后作者的思绪拉到多年之后回家乡遇到田老师,对他表达深深的谢意,最后点明感谢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整体上看,全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形式,先叙述事情过程,最后总结思想情感,娓娓道来,言语风格鲜明。叙述是典型的承接式表达,体现了“行文如水”的表达效果,最后一小节的直白式总结,取得“画龙点睛”之效。文本言语内容不复杂,言语形式清晰自然,很有人文穿透力,文本表达的个性化风格显著,文本的言语形式是典型化的,堪称典范。
二、从表达规则解读文本言语形式
文本的言语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言语的形式特征与文学表达紧密相连,文学表达法则影响着言语形式的取向与特质。“丰满充实”“平淡是真”“含蓄”“意境美”“曲线美”“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是常见表达规则,这些规则使文章彰显表达魅力。如:概述列举式和详实分述式相结合的章节,往往体现着“丰满充实”的表达规则;“暗示式”“委婉式”“虚实相间式”的言语形式,往往指向着文本内容中“含蓄”的表达效果。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本文用优美的笔触,用大胆的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虽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成为了青海高原上的一个风景,赞美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其中的第三、四、五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了一株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第三自然段以叙述的语气、承接的句式、概述的写法再现了这株柳树生长的自然环境,遵循了“平淡是真”和“意境说”相结合的文学法则。第五自然段以“详实分述”式的言语,最后一句总写,较具体地描述了这株柳树的独特形象,这一部分的言语,体现了“丰满充实”“托物言志”的文学表达法则。第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表达了对坚贞力量与不屈生命力的崇敬。这部分与前面的内容采用了“虚实相间”和“动静结合”的言语形式,张弛有度,读来令人触景生情。猜测和想象部分的内容体现了“曲线美”的表达法则,是文学中的常见现象。这株柳树的一次次起死回生,与文本的整体沧桑意境很协调。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与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相比较,采用了对比式的言语形式,主题鲜明。
三、从语言美感解读文本言语形式
文本的言语由语言支撑,它的形式特色与语言美感息息相关。语言美感增强言语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这与言语形式的追求相协调。语言中的“修辞格”“音韵美”“对仗艺术”“节奏感”等,都是常见的美感手段。没有考究的语言美感,文章是单调苍白、枯燥无味的。言语形式的变化为丰富语言表达创造了条件,文本现有的言语形式隐藏着文本的语言表达意图。掌握了相应的语言美感法则,就可以读出言语形式的语言秘密。如:详实分述式的言语,往往是排比修辞法的应用;格律诗的言语,一般都是讲究音韵、对仗等韵律法则;有的文本语句讲究长短句的变化,尾字的押韵,就是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法则进行了结合,让人读起来有“韵律感”,富有旋律美。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安塞腰鼓》为例。文本的第六小节描述腰鼓表演时的热闹,采用了“详实分述”的言语形式,每一分句用形象的句式,应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格;文本的第十一节采用了递进式的言语形式,语言对仗工整而有节奏感,写出了鼓声的壮阔、豪放、火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文本本身就是一首自由体的歌词,整个文本句式整齐,层次分明,前后两大板块相对称,每一板块分述式行文,与分总式结合,两块的结尾两句前后照应、回环反复,似有长江曲折奔向远方之感。大部分行尾末字押“ai”韵,旋律美显著,文本的整体和局部在语言表达法则上用得很到位。
四、从逻辑规律解读文本言语形式
文本的言语有很强的逻辑性,它的言语形式须以遵循形式逻辑为原则。言语措辞讲究形式逻辑表达,从相应的言语形式可以得到体现,这样文本的言语更符合人的认知思路,文本显得严密而精炼,富有推演性,使文本更具魅力。文本中的每个词就是一个概念,每一句话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命题,一个句群就是一个“推理”,其中有的命题是隐形的,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与留白表达相结合。文章中各句话的命题独立性是相对而言的:一句话对于一个句群来讲是一个命题,某一句群对于一自然段来讲是一个命题,一个意义段对于整篇文章来讲也可以是一个命题,几个意义段也可以是一个大命题。这样,一段话乃至一篇文本,都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推理。具有逻辑推理性,文章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中心主体性得到保障。有的文章虽然内容很丰富,也有言语形式的变化,但它的叙述让读者感到阅读困难,无法前后联系,言语形式没有逻辑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讲究逻辑推理表达的言语,常见的法则类别有:三段论、二难推理、论证推理等。如“点到为止式”“话留半句式”“由此及彼式”相结合的句子和自然段,往往包含着三段论的变式推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爱如茉莉》这篇文本在整体观下的言语形式暗含了三段论推理的逻辑法则。文本在第三小节处,课文中的“我”向妈妈提出一个问题,引出话题后,妈妈说出了结论,文章就围绕“真爱像茉莉”这个话题展开。接着,第五小节到第十七小节的内容叙述了家中亲人之间真诚关爱的事例,事例是司空見惯的,典型的,也是平淡无奇的,其中用插叙的形式描述了茉莉花香的特色,最后作者再次强化结论。在全文“总——分——总”的形式框架内,文本遵循了一个三段论的推理法则,文本的第二段即第四小节和第十七小节处表明这样一个判断前提——茉莉花香是平淡无奇的,幽幽的;文本用第五小节到第十六小节的内容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真爱是亲人间平淡无奇的生活,从而自然推断出妈妈开始的论断,最后作者自然反复这个结论。文本的奥妙就在第二大段,这段是主体内容,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事例,其实质隐藏了这个判断前提——真爱是平平淡淡的。而这个判断显然是一个常识,作者用暗示式的言语寄托其中,留下一个空白让读者去感悟反推,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这个作者没有直说的前提条件,正是文本的宗旨所在。其实文本的结论(题目):爱如茉莉,是个比喻式的表面现象型的结论。可见,本课的这种言语形式就包含了逻辑秘密,使文本余韵无穷,这些从逻辑推理法则可以推演出来。
探究文本言语形式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常见的四条路径。无论文本选用什么言语形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言语形式必须与文本的主题、内容的特质、文本的语体风格、语言形式相协调,掌握以上四条途径,可以帮助教者高效解读文本言语形式的秘密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