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体视角,探寻解构文本的基本策略

2019-06-11孙国平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孙国平

【摘要】根據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基于整体视角解构文本:品文题,领悟命题的独特匠心;探谋篇,体悟结构的精致巧妙;摸思路,习得顺序的严谨紧密;理情节,领略艺术的独特智慧;揣组材,洞察主旨的凸显内容,最终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领悟匠心   探究布局   摸清思路   揣摩组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基本表达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无视第三学段的教学要求,还将教学的重点停滞在核心词语的品析和涵泳上,缺乏从整体着眼、大处着手的整体意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品文题,领悟命题的独特匠心

正所谓“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作者对文章题目的拟定往往煞费苦心。从每册教材的目录来看,每篇课文的题目可谓是各有特色,有的简练含蓄,意蕴深远;有的形象生动,新颖独特;有的凸显中心,立意深刻……这些题目都聚文本内容之核心,炼表达主题之要旨,是引领学生整体性把握文本的有效支架。

例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母亲生病期间,父母之间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场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但这篇课文的题目“爱如茉莉”既没有指向人物,也没有涉及事件,令人深思。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引领学生聚焦文章的题目:“作者为什么要以“爱如茉莉”为题?”学生将题目与内容进行整合,发现作者在表达过程中始终以“茉莉”为主线,将父母之间的浓郁亲情浇灌在茉莉中,茉莉俨然成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和抒发情感的象征性事物,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紧扣这一题目,将其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以随文练笔的方式揭示出来,从而深入文本的内核,洞察了命题的真实用意。

二、探谋篇,体悟结构的精致巧妙

相同的写作素材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其中结构的设置就是最为鲜明的维度。第三学段教材中的课文在结构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前后照应,或点面结合,或巧设悬念……结构的精巧是文章内在联系与外显形式的高度统一,很多作者为了凸显自己的表达意愿,常常会打破常规性思维,设置不同的顺序,这就需要教师从文本的表达中心入手,引领学生体悟作者如此设置结构的效果,感受文本结构的精致巧妙。

以《钱学森》这篇课文为例,学生从整体性视角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这篇课文的表达顺序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第一自然段并没有按照习惯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而是率先描写了钱学森克服重重阻难,踏上轮船,回归祖国的画面。为什么作者会如此不按套路出牌呢?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意识到,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是钱学森时刻牵挂祖国,坚持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祖国服务,展现出了一颗令人钦佩的赤子之心。而作者将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场景作为故事的结果,放在了课文开头,不仅一下子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时也是利用最为典型的场景和画面,将钱学森归心似箭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性阅读中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并深刻地意识到无论结构如何变化,都不能脱离凸显中心这一核心要素。

三、摸思路,习得顺序的严谨紧密

任何一篇文章最终形成,都不是作者一挥而就的,都需要经历确定中心、选择素材、理清思路等过程,然后再付诸笔端。语言文字中蕴藏着作者深入思考的痕迹和清晰的表达思路。基于整体性视角对文本进行解构,就需要组织学生在发展内在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设置思路的技巧,同时解决学生在习作表达过程中言而无序的尴尬,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基。

如《卢沟桥烽火》作为一篇纪实性的叙事文本,在尊重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进行客观而公正地还原。面对掌握的素材和资料,怎样才能以最清晰、最真实的状态将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呢?作者采用了依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有条不紊地交代事态的逐步发展和产生的影响。教师组织学生在深入细读中圈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后……随后,学生以时间为轴线,对相应时间段事情发展的情况进行概括,并尝试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简要复述,从而较为通透地理解了“卢沟桥事变”的整体性经过,也锻炼了有序表达的能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文本在表达思路上的独运匠心,扣准了支撑起文本脉络的支架,让学生在口头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了作者在表达思路上的精妙,为学生进行言之有序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四、理情节,领略艺术的独特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有重要比例,常常是由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基本要素构建而成,在情节的铺陈上尤为讲究,情节所展现出来的节奏或紧张舒缓,或激越平静。情节越是典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中心的凸显就显得尤为鲜明。教师应该从整体性关照的角度,引领学生学会关注并分析情节设置的巧妙之处,领略作者在设置情节过程中胸有成竹、高屋建瓴的独特艺术。

以古典小说《三打白骨精》为例,苏教版教材中的这篇课文已经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改,学生阅读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障碍,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故事的情节上。首先,作者为什么要设置“三打”的情节,而不让孙悟空一次就直接打死白骨精?很多学生都能轻松地意识到这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基本特点,可以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探寻白骨精三次幻化的角色,从村姑到老婆婆,再到最后的老公公,这三者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学生通过尝试置换并深入对比后发现,这样的情节设置,使得白骨精编的谎言自成体系,有效地凸显了白骨精的阴险狡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孙悟空“三打”时具体细节的不同,深入感受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由发生到发展,再到高潮的脉络,并在逐一分析与探究的思维过程中,挖掘出情节设置的基本意义,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更好地把握了文本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依托情节的发展,穿越了文本故事的表层,感受了情节发展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领悟了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艺术匠心。

五、揣组材,洞察主旨的凸显内容

写作某种程度上与孩子喜欢玩的搭积木游戏并无二异,要想搭建出玲珑俊秀或者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就必须要学会选择好材料。而文章的素材是为了凸显作者意欲表达的主旨而服务的,作者在写作之前就需要对大量的素材进行甄别,并对选定素材中的零散信息进行筛选,提升素材凸显中心的表达力。

如《理想的风筝》一文中,作者为了表现刘老师坚韧不拔、乐观顽强的个性,分别描写了“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三个故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三个故事都指向刘老师坚韧不拔和乐观顽强的个性特征,但蕴藏在这三件事情背后的密码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点拨:前两件事情都发生在课堂中,而后一件事情发生在校外,这就使得三个事件并没有完全处于同一个维度上,凸显了事例印证的广度和维度,使得三个事例之间形成相互联系、互成犄角的对应之势,对凸显文本主题和刻画刘老师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整体性把握文本并不仅仅局限在内容上,更需要通过体悟关键性词句,提升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掌握结构文法,洞察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为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