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篮球教学策略探析

2019-06-11谢晶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对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凸显,无法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文章通过对初中篮球教学案例的反思,并在总结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篮球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篮球课程;技术战术

作者简介:谢晶,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教师。(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121-02

初中篮球课程内容是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然而,通过篮球教学案例分析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及时改进体育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篮球运动项目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灵活性的重要基础课程,对营造积极、激情、活力、拼搏的初中生活氛围极为有利。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篮球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笔者对所在学校篮球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了观察分析:

1. 篮球课程内容。篮球课程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人数共36人,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篮球击地传、接球的技术,并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技术原理,以及它们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技术练习开始前3分钟,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篮球的锻炼价值和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6分钟的慢跑热身,让学生的肌肉得到放松和拉伸,以便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在学生熟悉球性的过程中,教师对练习方法和技术要领进行了详细讲解,要求学生传球时要双手持篮球左右两侧,在传球瞬间拨动手指将球传出,接球时则要注意双手后拉卸力。两者的重点都在于锻炼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向学生示范正确动作,然后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相互做击地传、接球练习,锻炼接球技术和空间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有尝试、讨论、体验、分析、模仿练习、评价等,综合练习效果统计有76%的学生掌握了篮球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63%的学生掌握了篮球的击地传、接的技术。练习结束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放松操,缓解紧张情绪,消除肌肉疲劳。课时安排上,运动练习和技能讲解分别占用课时约50%,运动强度负荷为中等,学生可在移动和跑动的情况下,灵活地完成传、接球动作。

2. 教学案例反思。初中篮球击地传、接球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将核心要领动作讲解到位,让学生能够对整个过程熟悉、了解,以便学生在之后的动作练习之中有据可依。接下来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练习,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使学生在尝试和比较练习中领悟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可以在运动状态下连接篮球技术动作,准确进行传球、接球,让学生的篮球技术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种教学方式,教师将全部教学时间都用于理论讲解和技能练习,以基本技术为主要课程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不利于篮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的观察分析可看出:教师制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由于篮球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多,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的机会就较少,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由于无法从中享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和乐趣,阻碍了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意识的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个人对技术的运用效果,没有篮球理论规则教学和战术、技术练习,限制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欣赏,并且分组练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篮球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始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初中篮球教学优化措施

1. 满足学生需求,强调个体发展。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的不同身体素质和发展需求,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讲解示范和训练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项目,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合理编排训练内容,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和创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篮球的传、接球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与学生探讨各种练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篮球技能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模仿中进行自我创新,并打破性别的局限性,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科学分组,5~6人最为适宜,让学生在体验、交流、想象、分析的过程中,自由创新练习形式,可上、下肢配合运球,也可轮流交叉传球,让学生在多向交往中掌握篮球技能和理论知识。

2. 丰富篮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动乐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篮球运动的魅力,如竞赛和游戏等。教师在组织训练时,要努力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切实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方法,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

例如,篮球教学中学生初步掌握运球技能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竞赛团队,并设置运球终点,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最擅长的运球技术开展接力游戏,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团队竞赛中,更灵活地掌握运球技巧。由于在接力赛中,学生可以采取胯下左右运球,也可以交替起落运球,这就在练习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反应能力。

3. 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思考能力。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技能讲解中适当添加战术理论和配合练习,以便增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认知篮球运动的特点与魅力。教师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重视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融合,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篮球传切配合练习中,学生依据基本传切配合的路线开展练习,起初接到球后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要传给谁,教师可采用图示法,向学生详细讲解战术和路线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传球、跑位、切入的过程中,将战术理论运用到实战中,实现体育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总之,初中篮球教学要突破课程限制的框架,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设定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制订恰当的训练方法。初中篮球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更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要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完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科.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模块教学方法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156-157.

[2] 陈亮.关于层次教学法在初中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144,146.

[3] 章志为.以篮球教学为载体,促核心素养之提升——篮球教学构建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95-196.

[4] 陈东.实践、体验——体育游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8):108,110.

[5] 孙立同,李虎.从“现场”到“范式”:初中篮球教学方法适切性研究[J].体育教学,2017,37,(7):29-31.

责任编辑   袁静琴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
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浅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迁移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