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工子弟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建构

2019-06-11林燕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一直是广大小学音乐教师的重点工作方向,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也能在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文章从民工子弟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民工子弟;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林燕,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小溪校区校长,浙江省台州市音乐名教师,浙江省台州市音乐教学能手,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音乐骨干教师。(浙江  温岭  317500)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17-02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从上述理念中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教学既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音乐素养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全体,尊重和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发展。也就是说,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应该是面向全体、体现公平平等的,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出发,因材施教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及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其构建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该结合每所学校、每个课堂的学生情况展开不同的探索。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受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委派,到小溪校区主持工作。这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这里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了较强的共性,本文将围绕民工子弟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具体探索。

一、民工子弟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教育平等化与公平化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给予民工子弟更多关注和帮助是极其必要的。而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民工子弟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民工子弟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对乐理知识了解甚少。这可能是由于民工家庭在音乐教育方面给予的重视不足,或是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精力与能力在音乐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

其次,民工子弟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表现力较弱。因为自身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很多民工子弟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并不积极,甚至有些排斥。

最后,民工子弟学生的父母对于子女在音乐学习方面的支持度明显不足,不愿意参与到子女的音乐学习中去,也没有正确认识到音乐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不支持孩子学习音乐相关技能,而希望子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数、外等考试科目的学习上。

从现阶段民工子弟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来看,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干预,使他们也能同其他小学生一样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快乐、实现成长、提升素养。通过调查发现,笔者所在学校的音乐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无音乐、器乐、舞蹈等专用教室,无多媒体设备;音乐课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或由代课老师上,音乐课被语文、数学等科目占用情况严重;学生听到音乐后无反应,面对广播操音乐随便动一动;很多学生五音不全,缺乏节奏感。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民工子弟小学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就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柯达伊手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

二、民工子弟小学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各年级音乐拓展课程,分别为一年级的打击乐、二年级的象棋、三年级的舞蹈、四年级的竖笛、五六年级的口风琴,且全校开展吹竖笛拓展课程;每学期组织大型的音乐艺术活动;引进特色操“战豆”;每天早上全校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学校还组织全校师生将仓库进行改造,建设专属音乐教室。此外,还实施了以下教学策略:

1. 由浅入深,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很多来自民工家庭的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基础较薄弱,具体表现在唱歌五音掌握不准、节奏感较弱等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到一些基础性音乐知识时,不妨放慢教学节奏,给予民工子弟学生更多关注,通过反复示范歌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纠正,通过带领学生打节拍的形式让他们对节奏进行感知。例如,在教授《采一束鲜花》时,可以通过示范歌唱——学生跟唱——拍手找节奏的形式进行。如果每节音乐课上教师都能将打节奏与歌唱相结合,就可以使民工子弟学生逐渐适应并找到音乐的节奏,当然,打拍子的声音可以随着学生节奏感的上升而逐渐降低,直至学生无需打拍子也能较好地感知音乐的节奏。

2. 互动引导,提供音乐快乐体验。针对民工子弟学生在课堂中存在自卑心理的问题,教师除了要给予其充分的鼓励与引导之外,还应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等方式,使民工子弟学生忘掉自己的恐惧,放下自己的自卑,更勇敢地融入音乐活动之中。例如,教师在教授《同伴进行曲》时,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个小圈,或是以班级为单位围成一个大圈,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收获友谊和快乐。

3. 小组合作,共同展示音乐风采。在音乐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工子弟学生与其他学生相融合,并鼓励他们成立音乐展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有民工子弟也有非民工子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故事性较强的歌曲,结合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共同将本小组的音乐成果表演出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参与兴趣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 家校共育,促进音乐素养形成。很多民工家庭对子女的音乐学习存在认知不准确且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导致大部分民工子弟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在音乐课堂中表现较为自卑。因此,要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教师还应该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入手,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家长,引导学生的同时也引导家长。初期,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民工子弟在音乐课堂中所展示的风采以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发送给父母,使其感受到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并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子女音乐素养提升的价值讲解,以期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接受。当然,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度过美好的音乐时刻。

践行上述理念、实施上述措施幾个月后,我们的努力初见成效:学生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从当初待人接物的木讷,到现在的聪明可人,愿意主动跟人打招呼,校园里到处可看到孩子们拿着乐器练习的身影。

总的来说,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性是值得探索的,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广大音乐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谢晶.即兴创造精彩——小学音乐教学中即兴创编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2).

[2] 王晓笳,胡珍玉,等.宁波市民工子弟小学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6).

责任编辑   俞 莹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