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荣仲孜的文献记述与田野记录

2019-05-25觉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野牦牛扎西

觉嘎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协荣仲孜的仪式性表演有着喜庆色彩和助兴功能,对庆典仪式起到烘托气氛、吉祥祈福的作用。

协荣仲孜的表演无论从服饰道具、装束造型等方面,还是从念诵韵白、表演动作等方面以及鼓钹节韵、唱腔音调等方面,都能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类似藏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的开场,协荣仲孜的表演在鼓钹的衬奏下,身穿白色氆氇并头带白面具的阿热瓦手持彩箭()出场并领舞‘两头野牦牛成双表演,时而甩头,时而腾跃,时而抖身,时而打滚,时而角挑哈达,时而点头行礼,时而对角互顶,时而一同歇息等等。表演的各种动作大都构成对称造型,效果俱佳。

一、文献记述中的协荣仲孜

(一)戏剧脚本中的遗存

图1 协冲村的后山(2009年5月1日)觉嘎摄

一个值得重视的信息是:柏树作为香气宜人的煨桑料,在阿吉拉姆戏剧的开场中得到渲染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强调的是作为具体地点的协冲村的后山的话,那么特指这个地点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作为藏族传统戏剧重要体裁的阿吉拉姆与作为拉萨雪顿节必须献演的仪式性表演体裁协荣仲孜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呢?从表象上看,除了鼓钹的伴奏形式和念诵的节韵以及唱腔的音调具有相似性外,阿热瓦的表演动作也与阿吉拉姆表演中的某些动作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上述线索还应予以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

图2 后山上的柏树(2009年5月1日)觉嘎摄

(二)传统壁画中的描绘

类似协荣仲孜表演的著名壁画主要有两幅:一幅在桑耶寺(见图3),另一幅在大昭寺(见图4)。虽然对于两幅壁画的绘制年代有不同判断,但壁画中的阿热瓦和两头野牦牛以及敲鼓击钹的表演形式却与流传至今的协荣仲孜表演形式可谓同出一辙。这也是人们特别关注这两幅壁画的重要原因,希望通过这两幅壁画对于协荣仲孜,乃至扎西雪巴等白面具表演形式的形成年代和传承脉络寻得更为清晰的线索。

图3 桑耶寺壁画(转引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

图4 大昭寺壁画(转引自《中国戏剧志·西藏卷》)

(三)其他文献中的记载

1.在一篇题为“关于西藏戏剧与觉木龙戏班”的文章中写道:日喀则、山南、拉萨等地有十二个戏班,即觉木龙戏班()、仁布江嘎尔戏班()、香常扎西孜戏班()、昂仁迥日吾齐戏班()等四个大戏班和山南琼结宾顿扎西雪巴()、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热聂卡扎西雪巴()、尼木塔冲扎西雪巴()、尼木伦珠岗扎西雪巴()、堆龙浪孜扎西雪巴()、堆龙措麦扎西雪巴()、协冲仲孜()以及贡布卓巴()等。按照以上“十二个戏班”的表述来看,不仅把协荣仲孜划归戏剧的范畴,而且还归类到白面具一类。另外,文中有段括弧里的说明,也应值得关注:琼结宾顿扎西雪巴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比较著名的白面具表演者,后来出现了把白面具表演者都统称扎西雪巴的习俗。[2]这一表述与“1622年为了庆祝五世达赖喇嘛灵童的确认,由琼结雪村一户人家的七兄弟戴着白面具表演了类似折嘎的祝颂赞词而从此有了琼结卡卓宾顿扎西雪巴()的称谓”的记载相一致。[3]

2.边多先生在《当代西藏乐论》中收录的辞条中写道:协荣仲孜意为协荣地方的野牦牛歌舞,是流传在拉萨河沿岸农村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歌舞艺术形式。这种歌舞由两头披戴野牦牛皮的“野牛”在一位头戴面具的阿热瓦的带领下表演。根据桑耶寺的壁画,该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自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之后,人们把这一艺术形式作为古老吉祥的象征,每年都在雪顿节上演出。协荣仲孜表现的主要内容是赞颂野牦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协荣仲孜的音乐结构简单,具有当地农村音乐的风格特色。[4]

3.按照20世纪末的集成记述:协荣仲孜的表演及伴奏需要七人,全部是男性。野牦牛两头,每头由两人装扮;阿让()或阿热瓦,即领舞者一人;击鼓、敲钹者各一人。野牦牛分雌雄,雄野牦牛叫达姆青曲杰,是阎魔王的化身;雌野牦牛叫巴登玛索尔玛,是吉祥天母的化身;阿让称乃琼扎拉庆姆,是白哈王的化身。协荣仲孜的牛衣是在长约300厘米、宽约200厘米的黑布上缝制一排排牦牛毛制成(此处的描述可能有误:尽管后来出现了西藏藏剧团等使用的用黑布制成的牛衣,但据考证,协荣仲孜表演一直沿用由牦牛毛制成的传统牛衣,而不是黑布缝制的牛衣——笔者),靠牛尾处插一根约15 厘米的木棍,将牛尾捆扎在棍子上。阿热瓦的着装与邻近地带山南果谐表演时的着装基本相同。[5]阿热瓦手持彩箭。彩箭的做法是:将5 根细竹用白色哈达绑扎在一起,用黄、绿、红、白、蓝五色哈达围圈扎束而成。长约50厘米。[6]

协荣仲孜在表演时,阿让的道白这样描述协荣仲孜的历史:我阿让和两头雌雄野牦牛参加过桑耶寺的落成典礼,参加过康松桑康林的落成典礼,也参加过布达拉宫的落成典礼…等等。[7]其表述形式类似折嘎()表演时的道白,而其内容既与桑耶寺和大昭寺的壁画内容似乎相一致,也与《西藏王统记》中记载的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人们“扮饰牦牛狮子虎”的记载相类似。[8]所以说,阿热瓦的这种道白是一种发端于意愿的后撰呢?还是一种口口相传的实史?这一问题也应加以深入研究。

4.丹增次仁先生在《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中写道:“协荣”是“明镜般的村庄”之意。它是拉萨古城西南曲水县的一个优美的自然村落。“仲”指野牦牛。“孜”是舞或玩耍的意思。它是协荣人表演的一种舞蹈,人们称它“协荣仲孜”。虽然不很普及,但在广大藏区人所共知,是唱腔、道白、舞蹈三合一体的歌舞形式。“仲孜”在西藏其他地区也有,但最有名的当属“协荣仲孜”。[9]

5.按照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纂的《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典》记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协荣仲孜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桑珠出生于1959年,男,西藏曲水县人。他从30岁开始学习协荣仲孜的表演技艺,被认定为该技艺第八代传人。协荣仲孜每年都会受邀在拉萨雪顿节等大型庆典上演出,还要在当地的望果()节上表演。协荣仲孜是一种集唱腔、道白、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表演欢快、热烈、粗犷、豪放,表达喜庆、圆满、欢乐、吉祥的内容,表现藏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特质,深受藏族群众喜爱。协荣仲孜作为形式独特、历史悠久的艺术形态,其表演古朴自然,服饰和道具等体现出独特的民风民俗。近年来,协荣仲孜先后获得多个表演奖项等各种荣誉。桑珠作为传承人,自2002年开始培养新的传承人,将传自父辈并自己几十年的实践中积累的艺术精髓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得协荣仲孜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后继有人,不断传承。[10]

二、田野记录中的协荣仲孜

(一)传承人口述

其实,以上口述内容与集成记述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因为集成记述的是协荣仲孜第七代传承人扎斯()的口述,而扎斯是第八代传承人桑珠的姑父。由此体现出了口传心授、一脉相承的传承脉络。

(二)服饰与道具

除了用于伴奏的鼓和钹,协荣仲孜的服饰道具主要指阿热瓦的服饰道具、野牦牛的头饰()和当地人称为帐篷()的野牦牛的衣套()等。

作为协荣仲孜伴奏乐器的柄鼓和大钹,其形制和规格与阿吉拉姆戏剧中使用的鼓钹相同。但从早期壁画上看,过去的柄鼓应该比现在使用的鼓要薄很多,也可能比现在使用的鼓轻一些;钹的使用则似乎没有发生变化,基本属于较大尺寸的那种。

野牦牛的衣套由牛头、牛衣、牛尾、裤腿、靴子组成。其中,牛头制造较为复杂,基本程序是:先做牛头形泥模,裱糊多层纸,干后脱模,然后彩绘成牛头并装牛角,牛角上挂哈达,缀红色牛毛穗,沿牛颈缝长毛。野牦牛扮演者下身穿黑色氆氇或布匹料的裤腿上缝缀牦牛毛,脚穿黑色软底长靴。

图5 协荣仲孜演员(2008年10月11日)觉嘎摄

野牦牛的牛衣是由黑色牦牛毛编织而成。以目前存留在协荣村的一套古老牛衣为例:长250厘米,宽185厘米,上面缝制一排排牦牛毛;牛衣的中前端留有宽25厘米、深10厘米的半圆形缺口(周长约60 厘米),在缺口的两个边角各装有一根系带,以便与颈部的牛头衔接并栓套;从牛衣后端靠中间的75 厘米处是牛尾的位置,此处留有5 厘米的缝口,要插一根约20厘米长的木棍,木棍的一端捆扎约40 厘米长的牦牛尾,其木棍部分用于演员在牛衣内抓住摆动,牛尾部分露在牛衣外,随衣内木棍的摆动而甩动。这套牛衣是由一岁牛犊的尾巴毛编织的,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真可谓文物级的精品、孤品。这两套牛衣不仅本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协荣仲孜表演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功能、地位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补充的是,关于上述那套牛衣的辨识过程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2008 年10 月11 日,笔者在曲水县才纳乡协冲村考察协荣仲孜时注意到了那里用于表演的旧牛衣(见图6)。但这两套牛衣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看守树苗的农民用来遮风挡雨,已有多处被石头碾压后破损。笔者仔细查看这套牛衣后,判断是用牦牛的腹部长毛()编织的,于是决定从牧区弄一些此类编织料赠送给协冲村,用来制作新牛衣,为保护和传承传统牛衣及其制作工艺尽一点自己的心意。当笔者从当雄牧区弄来几捆牦牛长毛编织的料送到桑珠先生家里后,发现当地农民不善于缝制此类编织材料。就在这种情形下,2009年5月1日笔者请来生活在当雄牧区的表弟,一同来到协冲村,实地测量那套旧牛衣,准备按此尺寸制作新牛衣。当桑珠先生从箱子里拿出那套旧牛衣的一瞬间,笔者的表弟惊叹地说道:“啊!这是一岁牛犊的尾巴毛编织的,非常不容易!”由此得知原来这套牛衣是由如此特殊的材料做成的,也得知一岁小牛犊的尾巴毛除了纤维精细,可以编制比较薄的料,由此减轻重量,最重要的是知道了一岁小牛犊的尾巴毛是泡过羊水的胎毛,所以不怕被雨水打湿后发霉腐烂,便于长期保存。

图6 协荣仲孜表演(2008年10月11日)觉嘎摄

后来,按照这套牛衣做了两套牛衣并赠送给了桑珠先生,村里也购买了另外四套类似的牛衣,用于协荣仲孜的表演。

(三)当下的表演

协荣仲孜作为历史悠久的仪式性表演艺术,其表演一方面延续传统习俗:除了在拉萨雪顿节开幕式献演,还要为本村的望果节表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参加各种展演,还要按照各级政府的安排,为各种庆典活动表演。前者属于传承,是传统习俗的延续;后者属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其实,作为传承部分的表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就以拉萨雪顿节的献演为例,目前一般在雪顿节开幕的那天早晨在哲蚌寺展佛现场表演即可。除此之外,既不必在布达拉宫表演,也不用在雪顿节闭幕时表演。唯独不变的是本村望果节期间的表演。相比之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参加各种展示性表演已经成为常态,包括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各种展示性表演和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各种展示性表演等。由于国家和自治区等各级政府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协荣仲孜在内的各类优秀传统艺术以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那些以家族形式世系传承的表演人员和表演技艺也同样得到了有序传承,其身份地位受到应有尊重,其独特技艺得到原真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的特色文化载体。

时隔十年之后的2019 年7 月16 日,笔者又一次来到了协冲村考察协荣仲孜,那天恰逢协冲村的望果节。我们一行受到了桑珠先生等的热情接待。与十年前不同的是,此次接待我们的地点既不在村委会,也不在桑珠先生的家里,而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协荣仲孜传习基地。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门口挂有白底黑字藏汉两种文字的传习基地竖条木制门牌,房内墙壁上挂满了匾牌、奖状、小件道具等物件,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荣仲孜”的匾牌非常醒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颁发时间是2011年5月。同时,房间东侧长条柜架上摆满了野牦牛衣套和牛头等大件道具,有条不紊。其中那套旧的牛衣立刻跳入笔者视线,依旧与众不同,相比之下笔者赠送的那套以及后来购置的其它四套不仅显得粗糙一些,也显得厚重许多。

我们坐在房间西侧的长椅上,边喝酥油茶,边与传承人桑珠先生交谈,了解协荣仲孜的传承脉络和目前状况。桑珠先生介绍完传承脉络后讲道:目前协荣仲孜传承情况很好,除了依照传统形式表演,还增加了出场野牦牛的数量,由原来的两对扩充为六对,而协冲村小学的表演则可以同时出场十对野牦牛一并演出,很受村民和游客欢迎。说到这里桑珠先生显得格外兴奋,他希望今天的表演给我们留下好的印象。就在此时,从室外传来了鼓钹的声响。这鼓钹的序奏作为招徕观众的信号,通过望果节表演场地的音响系统传遍整个村落。这样,大家都知道演出很快就要开始了。当我们从房间出来时,现场的观众席已是座无虚席,于是我们绕道来到了观众席后面的停车位,从车前架起摄像机脚架拍摄并站着观看表演。

首先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协荣仲孜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桑珠领衔的仪式性表演。按照传统仪轨,在鼓钹的衬奏下桑珠先生饰演的阿热瓦和另外四位村名扮演的两头野牦牛悉数亮相,野牦牛身披的是那两套旧的牛衣,显得古朴自然。阿热瓦声音洪亮,叙诵流畅,领舞洒脱自如,唱腔富有韵味;两头野牦牛威武雄壮,表演端庄大方,极具仪式感。当表演圆满结束,阿热瓦和两头野牦牛行礼退场时,观众中响起热烈掌声。

通过现场采风,以及此前的多次考察了解到,协荣仲孜的音乐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鼓钹序奏,第二类是出场音乐,第三类是念诵音调,第四类是唱腔音调,第五类是主要鼓点。虽然种类不算很多,但音乐各具特色,且极富表现力。

谱例1是序奏音乐,鼓和钹的节奏相同。

谱例 1

谱例2 是出场音乐,鼓和钹的节奏相同。其中,包含两小节自由反复的前四小节是出场的音乐;后五小节是出场结束后致行礼的音乐。

谱例 2

谱例3是念诵音调,没有鼓钹伴奏。该音调以羽音和商音两个五声性上下邻音支持的宫音为框架,虽然只有三个音,但调式结构清晰,为F 宫调式;整个音乐音域跨度不大,在纯四度范围内,但音乐风格鲜明,节奏形态丰富。同时,这段音乐结构清晰,通过五小节的引入后,进入多句结构的主体部分,音调分句与念诵内容紧密结合,最后是念白形式的两小节结尾。这段音乐是协荣仲孜最重要的音乐类型之一,在协荣仲孜表演中出现两次。其中另一次的念诵内容由“我阿热瓦和两头雌雄野牦牛参加过桑耶寺的落成典礼,参加过康松桑康林的落成典礼,也参加过布达拉宫的落成典礼”等构成。

谱例 3

大意是:

啊哈!啦色啦色啦色!

美丽的大地到了盛夏,

杜鹃鸟唱起优美的歌,

天上呈现五色的彩虹,

大地铺满盛开的鲜花。

世界的中心,

祥瑞的圣地,

雪顿的节日,

吉祥的日子。

雌雄野牦牛和我阿热瓦,

来自五冠山①五冠山是指协冲村东边从南向北延伸的山峰,是协冲村后山的组成部分。下的协冲村,

按照传统的习俗和仪轨,

来到了吉祥的庆典仪式。

谱例4 是唱腔音乐,上声部是唱腔音调,下声部是鼓钹伴奏,鼓和钹的节奏相同。该唱腔音调由上下两句构成,虽然音调简洁,但结构清晰,框架结实。第一句是起句,包含全部唱词内容;第二句是起句的呼应和强化,唱词内容相同。整个唱腔音域不宽,在纯五度范围之内,为五声G 宫调式。这段音乐也是协荣仲孜最重要的音乐类型之一。

谱例 4

大意是:

啊哈,这小牛!

谱例5是主要鼓点,鼓和钹的节奏相同。协荣仲孜鼓钹节奏的变化与表演的不同场段有关,属于主要节奏类型为基础的延展与缩减形式,具有一定的即兴特征。

谱例 5

仪式性表演结束后,便是协冲村小学的同学们表演的协荣仲孜。(见图7)小朋友饰演的小阿热瓦从容出场并从舞台的侧翼引出了一头、两头、三头……,整整十头野牦牛鱼贯而出,瞬间将表演场域变得热闹非凡。小阿热瓦动作轻盈,声音清脆,无论是表演动作还是韵腔风格都掌握得很好;二十名小朋友饰演的十头野牦牛在阿热瓦的引导下,时而腾跃,时而打滚,时而角挑哈达,时而对角互顶,小朋友灵巧的身体使表演显得生动活泼,呈现出了与成年人的表演截然不同的意趣,仪式与祈福兼具的协荣仲孜此刻被小朋友们表演成了颇具炫技意味的一群小牛犊的集体嬉戏,演出精彩纷呈,展现出了协荣仲孜后继有人的美好情景,给人带来特别的欣喜和欣慰感,表演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需要说明的是,表演中小朋友们身披的野牦牛衣套是用布匹材料缝制的,这样除了能够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还具有轻便、易于表演的优点。

图7 小学生表演的协荣仲孜(2019年7月16日)觉嘎摄

就在小朋友们刚刚退下舞台,观众的掌声与喝彩声尚未完全消散时,鼓钹声再次响起,传承人桑珠先生再度登场。在他的引领下,六头体格健硕、毛色釉亮的野牦牛登场亮相。(见图8)此时,现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环节的演出除增加了四头野牦牛,其它程序和内容全部按照传统仪轨表演。但增加演员的发展变化却很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后来得知,最后的这场表演既是对十年前笔者赠送和帮助购置的那些野牦牛衣套在后来的演出实践中运用的一次专门展示,也是协荣仲孜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在服务当代社会文化过程中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状态的呈现,体现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成果。对此,包括传承人、演员以及村领导和村民在内的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视。

图8 出场六头野牦牛的协荣仲孜(2019年7月16日)觉嘎摄

当全部表演结束之际,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乡村领导、学校校长、企业老板以及村民代表等争先上台,向参加演出的鼓钹演奏员、阿热瓦以及野牦牛饰演者在内的全体演员敬献了洁白的哈达,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深表谢意,对演出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至此,协荣仲孜在本年度的传统仪式性表演已全部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野牦牛扎西
扎西顿珠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
你好,岁月
扎西的菜园子
野牦牛 可可西里的最后守望者
野牦牛 荒原的沉默者
见与不见
远去的野牦牛
玛依岗日的野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