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及动向

2019-05-11赵艳红王志远

职教通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劳动教育

赵艳红 王志远

摘    要: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其终身发展发挥着基础作用。采用共词可视化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劳动教育观与价值观研究、家庭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国内外教育家劳动教育思想研究等五大领域。展望未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还应在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研究、劳动教育政策研究等方面不断拓展研究领域。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劳动教育;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弘扬工匠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8VSJ086)

作者简介:赵艳红,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王志远,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與法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23-0027-09

亚当·斯密从经济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把握了劳动的现实性维度;黑格尔通过观察奴隶的劳动发现了劳动中人能够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力量,赋予了劳动超越性维度;马克思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手段,是人的本质。[1]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时期,劳动教育或称为劳动生产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或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可否认,劳动教育在我国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生代,重新审视并重塑劳动教育以夯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之基愈显紧迫。基于此,文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共词可视化分析,试图把握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现状及态势,为今后劳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一、资料获取及方法

(一)资料获取及研究工具

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资料来源,检索路径为“高级检索”,文献类型选择“期刊”,在“检索条件”栏依次限定以下条件:“篇名”为“劳动教育”,文献时间跨度为1949—2018年,文献来源指定为“全部期刊文献”。在这些条件下,共检索到787条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年7月28日),剔除期刊卷首语、会议通知、会议综述等46篇非研究型文献,共得到741篇研究文献。所用研究工具为Bicomb 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和SPSS 23.0统计软件。

(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将741篇文献的篇名、关键词、期刊等信息导出为“txt”格式文档。第二,将文献数据导入Bicomb 2.0进行关键词、期刊等信息的提取,得到3 181个原始关键词。第三,对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替换并去除无效关键词,得到有效关键词3 119个,根据高频关键词选取原则确定高频关键词并导出为词篇矩阵。第四,利用SPSS 23.0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谱系图,再将近似值矩阵导入SPSS 23.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到战略坐标图。第五,利用所得数据对相关研究历年文献分布、主要来源期刊、聚类树图、热点知识图谱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六,根据不同时期关键词的排序和对比理清相关研究历史发展脉络与特征。第七,总结研究结果,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二、我国劳动教育研究基本情况分析

(一)文献的年份分布

文献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文献的逐年变化趋势能够反映该领域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与特色。[3]以年份为横坐标,历年载文数为纵坐标,绘制近70年(1953—2018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文献年份分布图,见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近70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相关文献数大于等于1篇的年份为52年,年平均发文量14.25篇。最早的文献从1953年开始出现,1954年激增至46篇,1955年略有回落。1956—1965年较为平稳,每一年的文献数量都低于年均发文量。1980—1999年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年载文数皆大于平均值。这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回到正轨,国内外发展形势对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不无关系。2000—2012年略有减少,年载文数在10篇左右,此时劳动教育虽有所发展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2013年至今再一次呈现出急剧增加态势,年均发文量大于30篇,究其原因,新时代的发展使命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意义和内涵,尤其是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进一步激励了劳动教育研究的开展。

(二)刊载劳动教育文献的主要期刊分析

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741篇文献分别来源于319种期刊,根据主要期刊筛选原则并综合考虑本研究实际,确定载文篇数≥6篇的期刊为主要来源期刊,共19种,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19种主要期刊合计载文数为298篇,占比40.22%,这表明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引起了一些期刊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其中,核心期刊(包括CSSCI)7种,占比36.84%,说明近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文献质量水平相对较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三、我国劳动教育研究重点与热点分析

(一)劳动教育研究关键词统计与分析

高频关键词能够反映劳动教育研究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根据普莱斯高频关键词计算公式:M=0.749,劳动教育研究关键词频次最高值=427,则高频关键词最低频次M≈15。考虑到相关研究时间跨度较大,关键词选取及词义合并过程可能存在偏差,为增加高频关键词的覆盖范围以求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劳动教育研究热点及重点,本研究最终确定频次≥11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将得到的34个高频关键词按频次依次排列,结果见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排在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分别为:劳动教育(427)、思想政治教育(172)、劳动(159)、学校(117)、体力劳动(5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8)、小学生(35)、中小学生(32)、学堂(31)、社会主义(28)、思想体系(28)、劳动技能(25)。这表明在劳动教育研究中,经常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体系研究。研究通常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基于学校情境的劳动教育,这与狭义的劳动教育定义相契合。

(二)高频关键词近似值矩阵分析

为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深层关系,利用Bicomb 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将生成的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SPSS 23.0,转换为34×34的共词近似值矩阵(如表3),数值越接近1,表示关键词之间距离越近,相似度越高。[4]

从表3可以看出,各关键词距离“劳动教育”由近及远依次为:思想政治教育(0.627)、体力劳动(0.275)、学校(0.264)、小学生(0.20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0.188)、学堂(0.174)、中小学生(0.154)、社会主义(0.101)、劳动(0.100)。这表明,在本研究所选的741篇文献中,劳动教育通常与思想政治教育、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一起被论述。此外,学校与思想政治教育、体力劳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与劳动等概念也容易一同出现。

(三)我国劳动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和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指将距离最近的关键词首先聚成一个类团,然后进一步按照距离最近原则进行聚类,直到所有关键词聚集成概念相对独立的类团,由此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5]本研究首先将Bicomb 2.0生成的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SPSS 23.0,之后选择系统聚类功能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谱系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大类:中小学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劳动教育观与劳动价值观研究、家庭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国内外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研究。

多维尺度分析能够深入挖掘关键词之间隐含的关系,利用SPSS 23.0的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可以得到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3所示。

结合图2和图3可以看出,近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领域。

领域1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劳动教育地位与作用研究、中小学劳动课程研究以及国外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

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研究包括思想体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该类研究集中分布在战略坐标图第一、四象限交界处,说明此类研究联系紧密且较为成熟,是劳动教育研究中都会涉及的领域。其原因在于:首先,劳动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6],契合了我國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原则。其次,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和核心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要素。马克思对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有过精辟论述:“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7]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少不了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正确学习和理解。[8]第三,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劳动教育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生产劳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条件[9],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劳动教育之中,在劳动教育中对学生渗透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劳动教育。[10]因此,今后的研究要认真总结过去中小学校及大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

中小学劳动课研究包括中小学生、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能、劳动锻炼等关键词。该类研究处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二象限,较为集中,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劳动课是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劳动课的建设。劳动课旨在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品德和创新精神的作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11]劳动课具有实践性、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等特点,想要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竭力提高劳动课教学质量。[12]首先,劳动课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提升学生的劳动认识。[13]其次,为了提高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领导与管理机制,重视劳动课的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校内外合作等。[14]

国外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包括苏联、中等学校等关键词。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源于欧美的劳作学校教育和“做中学”教学理念以及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教育。[15]战后,各个国家相继开展了特征多样的劳动教育。因此,我国劳动教育研究者一直重视对国外劳动教育经验的研究。在国外劳动教育中,苏联更为注重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16]从建国初期开始,苏联就将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为了适应不同学生、不同地区的差别,苏联的劳动教育在组织形式和内容设定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学校所在地区、季节条件等差异,使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得到了落实。[17]此后,俄罗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而固定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而且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等原因,我国研究者对苏联的劳动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涵盖了从学校布局、课程设置到典型学校等各个层面。对此,刘世峰总结了苏联开展劳动教育六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结构改革提供借鉴。[18]

领域2为劳动教育观与劳动价值观研究,包括劳动创造、劳动观念等关键词。该类研究在战略坐标图中分散于第三、四象限交界处,说明该领域引起了某些学者的关注,有待加强融合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理念与实践历经改变,但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目的和初衷没有改变。[19]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就是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让积极劳动、辛勤劳动的态度以及优良的劳动品德得到彰显。[20]为此,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明确劳动价值和劳动教育的初心,并认为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21]对于劳动观念淡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的现代独生子女而言,更需要加强劳动价值观念的教育。[22]

领域3为家庭劳动教育研究,包括家务劳动、家庭劳动教育等关键词。这类研究分布在第二象限,且离中心较远,表明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是研究者当前关注的热点,但现有研究重心有所偏向,这与此类研究大多只涉及幼儿的家庭劳动教育现状相吻合。

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却因为各种原因容易被忽视。[23]家庭有异于学校和其他社会单位,是开展劳动教育最简便易行也是最有成效的地方。教育部制定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要“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然而,当代家庭普遍缺乏对儿童劳动教育的重视,导致儿童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匮乏,甚至迟迟不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有些父母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童年为理由故意不让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殊不知这恰恰错失了劳动教育这个对孩子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途径。[24]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劳动教育可以从家务劳动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教会其生活技能,使其初步具备独立生活能力。[25]国内对家庭劳动教育的研究较早,在1953年就有人提出,要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帮助家庭劳动生产。[26]此后,针对家庭劳动教育的研究涉及面不断拓宽,包括对家庭劳动形成孩子优良品德意义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意识塑造和劳动习惯养成的研究、家庭劳动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以及家庭劳动教育可能存在的误区、不恰当劳动教育的研究等等。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可行策略,使家庭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领域4为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包括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学生等关键词。这类研究集中在战略坐标图的第二象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

首先,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27]作为素质教育最有力的支点之一,劳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正确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28]其次,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29]当然,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开展基于生活的劳动教育对生活技能素质的提升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然而,我国传统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影响了我国当今教育中生产劳动教育的开展。[30]因此,应该通过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其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合实现其对加强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回应。[31]此外,还有人研究了大学生劳动素质的养成对其意志、品德和能力等素质的促进作用。[32]

领域5为国内外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包括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两个关键词。该领域分布在第三象限,但离中心稍远,表明此类研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持续关注,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有待更多学者深入探讨。

关于国内外教育家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包括对思想的介绍以及借鉴、国内外劳动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最多的是对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整体论述和评介、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具体教育领域的启示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与其他教育家的比较研究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等。

四、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未来展望

学术界在过去70年对我国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运用共词可视化方法分析已有相关研究,发现今后我国劳动教育研究还应在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研究、劳动教育政策研究等方面不断拓展研究领域。

(一)加大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是联结学校各要素的纽带,直接影响到具有实质意义的課堂教学过程,通常被认为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课程改革往往能牵动一系列教育要素的改革。[33]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在学校场域内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因此,如何改革劳动教育课程以适应新时代我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要求,理应成为当下劳动教育的关注点。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十分必要,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原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及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等研究都需要实时跟进。

(二)注重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需要,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更是全面提升我国产品品质的需要。[34]当然,不论是工匠精神还是劳模精神,其精神实质都内含着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深层含义,加强对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形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注重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研究对于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十分必要。

(三)加强劳动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教育事业的一种基本手段,它对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35]劳动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种类型,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劳动教育政策研究,立足学术研究促进劳动教育政策的与时俱进与繁荣发展非常重要。劳动教育政策研究要厘清我国已有劳动教育政策发生发展背景、逻辑,更要立足当下,深入探讨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劳动教育政策的参与主体、劳动教育政策工具、劳动教育政策执行、劳动教育政策评估以及劳动教育政策文本等,为我国劳动教育健康长效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泓颉. 马克思劳动概念解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8:23-24.

[2] 祁占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18-26.

[3] 冯永刚,彭兰香.近十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探微——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0-82.

[4] 王晓利.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职教通讯,2018(9):38-45.

[5] 王志远,祁占勇.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8(8):10-16.

[6] 李伟.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概念的嬗变[J].上海教育科研,2019(7):15-19.

[7] 袁林清.论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9(2):12-15.

[8] 崔槐青.论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2):1-6.

[9] 王迈悦.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学习和研究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28,9.

[10] 崔启,周德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劳动教育之中[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S1):110-111.

[11] 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53-55.

[12] 冯世泽,郭晖.不断探索劳动教育规律 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素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4):86-87.

[13] 李静.劳动教育要做到七结合[J].普教研究,1997(5):64.

[14] 杨贵生.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5(5):41-44.

[15] 张德伟.国际中小学劳动教育初探[J].中国德育,2015(16):39-44.

[16] 苏联普通学校加强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1957(10):63.

[17] 崔邦焱.苏联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1988(Z1):71,78.

[18] 刘世峰.苏联劳动教育六十年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1981(5):17-23.

[19] 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63-72.

[20] 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2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45-48.

[22] 刘西亚.学校劳动教育途径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9(16):3-4.

[23] 杨红梅.浅谈幼儿家庭劳动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269-271.

[24] 李平.家庭劳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科研,1990(2):53-56.

[25] 南康縣唐江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J].江西教育,1987(6):4.

[26] 祝许山.江都县汤汪小学布置忙假工作继续贯彻劳动教育[J].江苏教育,1954(11):27.

[27] 张耀宗.如何实施小学劳动教育[J].甘肃教育,2018(16):42.

[28] 鲍忠良.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3(8):91-93.

[29] 肖映雪.浅谈劳动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0(12):25-26.

[30] 李瑞华,辛全洲.从“樊迟问稼穑”看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缺失[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5-67.

[31] 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82-84.

[32] 陈化文.浅谈农业高职的劳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59-60.

[33]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34] 张祝平.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及其弘扬路径[J].学习论坛,2019(6):27-32.

[35] 陈学飞.教育政策研究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8.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lifelong development. The co-word visual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labor education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five major fields: labor educa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labor education concept and value research, family labor education research,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on labor education thoughts of educators at home and abroad.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China's labor education research should continue to expand its research fields in the reform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promotion of craftsmanship and labor model spirit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labor education policy.

Key  words: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bor education;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focus

[责任编辑    袁丽英]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