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悖论检视与破解之道

2019-05-11吴玉剑

职教通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悖论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职院校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在政策驱动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和活力被充分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然而,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着若干悖论:教学体系中的“说”—“做”问题、课程资源利用中的“显”—“隐”问题、教育面向中的“寡”—“众”问题、评价体系中的“静”—“动”问题以及校内外合作中的“我”—“他”问题。基于悖论检视,提出破解之道:及时校准创新创业教育中愿多“说”而不愿意多“做”的偏差;矫正过分关注显性课堂教学而忽视隐性课外资源利用的倾向;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精英化培养、小众化受益的格局;破除注重结果性导向的静态知识本位评价模式,构建发展性导向的动态能力本位评价体系;规避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等组织的合作中主体角色游离甚至丧失的风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现况;困境;悖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03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通专创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B-a/2018/03/10);2017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优化研究”(项目编号: CDGZ2017037)

作者简介:吴玉剑,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23-0036-0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开拓就业岗位的源泉。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推动自身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动力引擎。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况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起始于上世纪末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谓功不可没。近二十年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后续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深化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和活力被充分激发。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本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造就了大量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高职学生人生出彩助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诸多成就和重要进展的同时,对照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众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待,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着一些阻滞、困扰甚至限制其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悖论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体系中的“说”—“做”问题;课程资源利用中的“显”—“隐”问题;教育面向中的“寡”—“众”问题;评价体系中的“静”—“动”问题;校内外合作中的“我”—“他”问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悖论检视

(一)教学体系中的“说”—“做”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囊括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系统性教育实践,其根本价值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这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自娱自乐”,也不能只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者进行一些所谓的理论灌输、激情鼓动和利益诱导。一言以蔽之,不能只“说”(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而不“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然而,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是:夸夸其谈地“说”(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者多,扎扎实实地“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者少,纯理论教育有余,实战性、体验性活动严重不足。脱离实践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成效只能如“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这种倾向也与高等教育追求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种只“说”不“做”的倾向有两类相互关联的现实表现: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自说自话”,其结果常常是只提出一些脱离现实情境的应然假设和理论建构;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中充斥着大量以命令口吻表达的实践指令。许多并没有亲身参与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者动辄就给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实践主体设立各种“标准”“规范”或“模式”。他们往往只管呼吁、建议而不考虑其是否契合或管用,喜欢逐条给出八股文式的路径和对策,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如何……”“应该怎样……”。实际上,真正的创新创业实践者对这些颐指气使的理论指令和灌输说教要么避而不见,要么敬而遠之。

(二)课程资源利用中的“显”—“隐”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知识传授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场景中能够大规模高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快速习得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三大类课程体系:一是通识性创业教育课程;二是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三是相关的创业教育网络课程。[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课堂内、外两大教学场域,其成效的显现必然需要两大场域的齐头并进。囿于时间和空间限制,课堂教学并不能一蹴而就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外的活动与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衍生和拓展,是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资源,能够有效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衡量其能力水平的高低。

然而,事实上,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定位的偏差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脱离,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统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整体性课程体系。在很多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固守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极其重视第一课堂显性的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课外学习、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等诸多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价值认知、情感陶冶、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远远低估了第二课堂这一隐性课程资源的育人成效。

课内外课程资源利用的不均衡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本身欠缺“创新”元素。重视显性课程教学而忽视隐性课程教育资源利用的被动局面阻碍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为战”,这也是传统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在创新创业教育场域的惯性使然。在现实教学情境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占整个课程的比重不大,课时数量和教学质量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难以“同频共振”。一方面,两个课堂并没有进行一体化系统建构,也没有聚焦同一个教学目标体系而同向发力;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拓展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涉及面较广、类型多样,需要教学、学工、团委和后勤等部门以及诸多教师的共同参与。然而,由于受到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限制,教师课外的工作量付出和工作业绩很难得到与正常显性教学科研业绩同等的对待,大多时候都是教师的义务劳动和免费付出,这无疑也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教育面向中的“寡”—“众”问题

在大眾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作为人才支撑。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实践取向上的高度契合性,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了当下高职教育中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并存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它既可以为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多元育人载体,提供动力源泉,引导学生明晰创新创业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也可以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专业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基于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的游戏。

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究竟是面向少数有潜质的学生的精英型教育,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普及型教育,诸多研究学者对这个问题亦有讨论和争论,但是还没有形成最终定论。面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存在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有学者提出建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从而实现其从“两极”到“中介”的跨跃。[2]创新创业教育的面向群体问题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和路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与度不足,创业教学课程、辅导活动、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的参与度分别为44%、41%、34%和1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被窄化。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3.8%,与2015届的3.9%和2016届的3.9%基本持平。与2013届毕业生相比,高职高专2014届毕业生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存活率需要引起关注,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可忽视。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创业者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现实情形是,由于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地追求显性竞赛成绩和名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带有明显的精英化培养痕迹,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在学生中产生应有的广泛影响,更多的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肤浅。[3]教育面向的“寡而不众”带来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这极大地抑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质,限制了他们投身创业的意愿和未来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四)评价体系中的“静”—“动”问题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教育评价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导向、监督、鉴定、管理、诊断和激励功能。教育评价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 “牵引器”。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种教育评价方法,其根本的价值导向都应该是促进学习者的成长与发展,专业教育如此,创新创业教育亦如此。

教育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作为鲜活个体的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可能是僵化的静态过程,必然是其思想、认知、能力等不断趋向成熟的能动过程。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动态的,因此,对其学习成效的评价应该也是动态的。但由于操作方便,人们往往倾向于用静态的终结性评价来衡量教育成效,其结果是“见物不见人”,只看到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却看不到学生个体内在素质与能力的生长。

目前,国内各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大致有以下两种比较普遍的倾向:一是“唯数据”导向,将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多寡作为衡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这种以创业率多寡作为评价标准的导向将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异化为创业培训抑或是培养学生成为“企业老板”,弱化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二是“唯业绩”导向,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创新创业成效的标准。以竞赛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导向指挥着高职院校将参加竞赛和获得成绩作为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目标,这种功利化的思维曲解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和功能,其结果是“获奖无数”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并没有随之正向增长。

(五)内外合作系统中的“我”—“他”问题

职业教育是横跨教育与职业两大界域的类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高职院校既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也要防止盲目冲动、一哄而上的“大跃进”思维,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学生的创业意愿等现实条件,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练好内功,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基因,建设创业校园;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善于借力发展,构建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主体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

虽然当前政府和高职院校都在极力呼吁、推动校企合作,但由于在制度建设、政策配套、文化交融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严重滞后,现在的校企合作大体也只是停留在“文本契约”层面的形式化捆绑,充其量只是各怀心思的“团伙”而非齐心协力的“团队”,企业并没有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在支持系统主要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等主体组成。而在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中,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双元育人主体之一,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他人”。

然而,当前职業教育领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同样也映射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一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特别是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利益的博弈与均衡、损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动力严重不足,校企合作壁垒现象仍然广泛存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导致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陷入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二是校企合作有可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在整合校内外资源、设计双方合作系统中,高职院校过于推崇校外力量,过分夸大企业功能,其结果是除了提供教学场地之外,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等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几乎“缺位”。换言之,高职院校在与外部组织主体(主要是企业)的合作中存在自我角色游离甚至丧失的现象。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悖论性问题的破解之道

(一)破除思维误区,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面对时代需要、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高职院校要尽快拨开错误思维的遮蔽,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本质和功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逻辑起点出发,不断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而言,必须厘清思路,摒弃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教育创业”“企业家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相对应,过分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单向度培养创业人才和“培养老板”的错误思维。[4]高职院校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精英化培养、小众化受益的格局,回归人才培养初心,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在“教育”而不是在“创业”,在于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5],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互融互促。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专属工作,同样也是所有教师责无旁贷的分内之事,需要所有教师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育人合力。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积极参与并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自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所学、所思和所获能够为以后的职业生活和终身发展提供素质支撑。

(二)破除壁垒束缚,重塑双创教育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师资队伍、教育面向和评价体系等维度重塑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发展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学校可通过锻造“开设课程、建设基地、搭建平台、完善队伍、开设社团、举办赛事、培育项目、孵化体验、营造氛围”这一完整的教育教学链,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在课程资源利用上,矫正过分关注显性课堂教学而忽视隐性课外教育资源利用的倾向。学校应积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资源,深耕细作第一课堂,赋能增效第二课堂;搭建好实践平台,构建贯通课堂教学与创业培训的课程资源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训练、孵化和实践课程的衔接与联动机制,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增长比翼齐飞。二是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及时校准创新创业教育中愿意多“说”而不愿意多“做”的偏差,构建师生双主体共创关系,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与情景式等教学方式,试验跨专业选拔、小班化混合编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过程体验和环境体验。 [6] 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校企联合组建融理论教学、实践孵化和创业实践于一体的混合型教学团队,打造理论教学团队、创业孵化辅导团队和创业实践服务团队。四是在教育面向上,创新创业教育要“泛化”,扩大覆盖面,面向全体学生,与学术的专业、职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培育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普及教育与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培养相结合。五是在评价模式上,破除注重结果性导向的静态知识本位评价模式,构建发展性导向的动态能力本位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习得和内化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

(三)破除松散组合,重构多元外在支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做好自己“内部的事”,也需要放眼于外,寻求强有力的外在支持,构建内外呼应、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共同体。首先,政府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创业体验和自主创业实践保驾护航。其次,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应大力彰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强大实力。高职院校既要防止急功近利和“闭门造车”的倾向,也要矫正自身在与企业合作中主体角色的“缺位”倾向。最后,社会与家庭应发挥好协同育人功能。社区及其他公益性社会组织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和实践提供平台载体,助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很多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启动资金和原始动力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大力支持。此外,家庭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具有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 祝军,朱昱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基于对美国六所大学创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9(6):75-77.

[2] 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3] 王明钦.大学之道——我所认识的大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57.

[4] 刘福才,王发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7.

[5] 姜耀东:大学生创新创业重心在教育[EB/OL].[2017-03-02].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703/t20170302_466   594.html.

[6] 凌镜.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7-04-11(10).

Abstract: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requir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houlder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s. In the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driven by all levels of various policies, the dynamic and vigo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fully stimulated and got considerable success and experie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lso has some paradox mires:the "said" - "to do" problem of teaching system, the "explicit"-"hidden" problem of curriculum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few" - "many" problem of education geared to the needs, the "static"- "dynamic" problem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I" - "him" problem of cooperation on- and off- Campus. It is necessary to calibrate the deviation of more willing to "say" than "do"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ime; correcting the tendency of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explici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neglecting the use of hidden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 changing the pattern of elite training and benefit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reaking the results-oriented static knowledge-based evaluation model and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dynamic competency-based evaluation system; avoiding the risk of drifting away or losing the main role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 conditions; the mire; the paradox

[責任编辑    陈春霞]

猜你喜欢

悖论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跟踪导练(一)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