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2019-05-04曾杰何晓芳林丽曾凡颖康露花
曾杰 何晓芳 林丽 曾凡颖 康露花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骨科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焦虑程度、疼痛改善程度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7.62±4.21)分,低于对照组的(45.36±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b)-0217-03
小儿因为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较差,在玩耍及运动过程中容易受伤[1]。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虽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如生长板及关节骨折,则需手术治疗[2]。四肢骨伤比较常见,主要是由突发性的创伤产生的疾病,临床治疗四肢骨伤患兒时,治疗标准为功能锻炼、固定及复位[3]。四肢骨伤患儿术后,其手术的部位会有疼痛情况出现[4]。四肢骨伤患儿在行手术的过程中,其创伤比较大,且术后痛感强烈,疼痛刺激会导致患儿身体内部释放内源性物质,增加心肌耗氧量及外周阻力并作用于心肌、血管平滑肌,严重影响患儿饮食、睡眠及康复[5]。本研究将我院62例骨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骨科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本研究患儿;②符合本研究条件患儿。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患儿;②精神疾病患儿。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8.34±3.46)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5~13岁,平均(8.25±3.7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如指导患儿术后康复训练、注意病情变化、防止造成疼痛等不良刺激、由家长陪伴患儿,选择舒适体位,保持适宜病房环境等。观察组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患儿家长全程参与护理过程,告知护理方式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患儿对相关医生、护理人员及病房环境进行熟悉,详细讲解治疗中的检查项目及其意义,帮助患儿完成检查。在综合性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家长及时交流,评估患儿入院时家长的焦虑状况,进行专门的心理干预,并行术后健康教育。②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患儿术后疼痛护理:按照患儿年龄制定疼痛护理措施,由患儿家长进行实施。如患儿年龄较大,可通过看电视及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使患儿忘记疼痛。另外,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儿有无出现不适症状,如出现不适,应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告知患儿及家长骨伤后出现疼痛及肢体肿胀的原因,详细讲解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对患儿行鼓励,使其能积极面对疼痛与肿胀现象。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被褥舒适柔软,光线适宜,检查患儿伤口时手法轻柔,避免由护理人员动作原因造成患儿痛感增加,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来减轻患儿的痛觉敏感性。术后出现疼痛属正常现象,患儿可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来降低疼痛感,在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详细评估患儿疼痛程度,掌握患儿疼痛的特点及规律。并观察患儿表情、面色、姿势、肌肉紧张度及生命体征,正确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与疼痛性质,家长及护理人员应选择患儿比较舒适的体位,并帮助患儿调整体位。③功能锻炼护理:针对患儿创伤部位,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患儿如出现关节损伤早期制动,术后第1天就应在护理工作人员指导下行长收缩锻炼,术后2周,患儿要加强肌肉锻炼,带动关节进行活动,术后4周时,逐渐增强患儿肢体锻炼时间、范围及强度。④出院护理:告知患儿及家长锻炼技巧,并使其熟练掌握,发放康复训练计划手册,并告知家长进行实施,记录患儿及家长的联系方式,对患儿定期随访,并嘱家长按时复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咨询或就医。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分值越低,家长焦虑程度越低;使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估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不影响患儿休息,痛感较轻,为轻度疼痛;对患儿休息造成影响,痛感明显,需要镇痛药,为中度疼痛;患儿痛感剧烈,镇痛必须使用镇痛药物,对患儿体位造成影响,为重度疼痛。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儿护理满意度,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心理状态及服务态度等,分值0~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Z),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长SA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术后疼痛评定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89,P<0.05)(表2)。
2.3观察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因为小儿天性使然,比较活泼好动,时常会出现跌倒摔伤现象,因此小儿出现骨折,大部分是由外力导致的损伤,并且某些部位一旦骨折,需行手术治疗才可好转[6]。但手术产生的强烈刺激及创伤,儿童会出现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反应,加上患儿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术后患儿肢体活动会有一定约束,患儿有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及情绪波动[8]。患儿情绪会对其家长造成直接影响,家长会产生焦虑情绪[7]。并且由于患儿情绪发生变化,其术后疼痛感会更加剧烈[9]。
患儿术后疼痛不但与医护操作、麻醉途径、手术方式相关,与社会支持、自身性格、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也有一定联系[10]。特别是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忍受剧烈疼痛,并对家长及依赖,疼痛经历容易改变患儿心理行为[11]。因此,家长的情绪会对患儿术后疼痛产生直接的影响[12]。
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共同参与患儿护理工作的方式,有效控制患儿家长焦虑情绪[13]。抬高患儿受伤肢体,促进淋巴及静脉回流,可有效减轻患儿肿胀情况[14]。充分关怀、尊重患儿,使患儿产生安全感,消除患儿对疼痛的惧怕心理,积极配合治疗[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护理后SAS评分比护理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儿四肢骨折患儿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长焦虑状况,减轻术后疼痛感,对小儿四肢骨折患儿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术后疼痛感,缓解家长焦虑情绪,降低由于家长负面情绪对小儿骨折患儿造成的影响,提升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玉婷.综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6):124-125.
[2]李娜.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改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0):1258-1259.
[3]金娜,苘志英,于丽,等.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94-195.
[4]韩珊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儿康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64-3665.
[5]朱紅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36(10):176.
[6]黄智敏,张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1):25-26.
[7]潘杏玲,冯周莲,冯惠娇,等.综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53-155.
[8]吴静.综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273-274.
[9]陈晓华.综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4):64-65.
[10]罗达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儿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74-175.
[11]黄少容,田菲.综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4):1733-1734.
[12]李国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儿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 36(6):785-788.
[13]聂会萍,谢卫国,狄建玲.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正念疗法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负面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7,12(3):329-331.
[14]狄亚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205-206.
[15]吴再琴.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提高四肢骨折患儿术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128-129.
(收稿日期:2018-08-13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