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左传》看“以乱易整,不武”的背后

2019-04-27何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杨伯峻晋文公武德

何伟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注为:“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乱,指打完仗后军队散乱。易,替代。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王力《古代汉语》持此说。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注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杨伯峻《白话左传》持此说。

两个版本解释不同,尤其对“武”的理解,那么孰是孰非呢?查阅整部《左传》,发现使用“不武”一词的,还有三处:

(1)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左传·宣公四年》)此处“不武”,杨伯峻译为“没有勇武”(《白话左传》)。

(2)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左传·襄公三年》)此句“不武”“不敬”对举,杨伯峻未译。军队里把服从军纪叫做“武”,在军队里做事宁死不犯军纪叫做“敬”。“武”是指军队中的一种道德标准,是上古军人的职业道德。此处“不武”,可译为“不符合武德”。

(3)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襄公十年》)此处“不武”,杨伯峻译为“不算勇敢”(《白话左传》)。

窃以为“以乱易整,不武”与前文(2)意义相当。对于“以乱易整,不武”,笔者倾向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注解:“这里的‘武和上文的‘仁,都是上古时的抽象的道德观念。”但为何“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很多人不明所以,兹于此尝试分析一二,以抛砖引玉,敬请大家不吝赐教。

春秋后期,诸侯国兼并战争虽然十分激烈,但依然遵守一定的原则。譬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襄公此种看似笑话的打仗之法,着实贻后人口实。战争要杀伤敌人,如果敌人已经受伤,就不再伤他;敌人头发斑白,就不俘虏;还打什么仗?但宋襄公的振振之词,的确反映了春秋时期用武时所遵循的道义准则,即武德。因此,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云:“春秋时期旧的军事思想,是以‘礼为基础的。”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后来,“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整”,是春秋时期,战争中所遵循的又一大原则。“速则失志,不整丧列。志失列丧,将何以战?”(《左传·成公十六年》春秋时代,“千乘之国”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春秋还盛行古老的车战,徒卒、兵车协同作战,战争中保持齐整的阵形队列,乃重要的军事原则。作战要保持好完整的阵形,必须掌握好前进与停止的节奏,《孙子兵法》还专门讲到阵形队列的重要性问题。

到了春秋时期,车站还讲究“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正正:整齐的样子,亦作“整整”。形容军容壮盛整齐,也比喻行事光明正大。“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阵)。”(《孙子·军争》)“始立牙之日,吉气来应,旗幡指敌。或从风而来,金铎之声扬以清,鼓鞞之音婉而鸣。是谓堂堂之阵,整整之旗。此大胜之征也。”(《文选·钟会〈檄蜀文〉》),李善注引《黄帝出军诀》)“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日与世交战而不败者,正兵在我故也。”(李贽《续焚书·书汇·与周友山》)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人战争的最高境界,打仗并非为了打败对方,而是让对方臣服,这才有了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最终目的是在心理上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而“武有七德”,“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由此可见,“武”的内在意义,在于使用武力时,应该遵循一定的道义准则。

以乱易整,胜之不武。因此,这也才有了“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目的是为了会盟——盟主执牛耳。当时的国际情形,一贯如此。虽是霸主,依然有别于周天子(名义上的共主),在思想上暂时还不能取而代之,这才有了“问鼎”后的答辞:“鼎之大小,未可问也。”可谓千古流传。

战国时期,突破了思想束缚,有了“争雄”的战争。孟子似乎看出了战争的本质,宣称“春秋无义战”,但春秋名义上依然倡导仁义之战,倡导师出有名,“仁义之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荀子·议兵》)只有仁义之师,才会“师必有名”(《礼记·檀弓下》),这对后代影响依然深远:“庶几义声昭彰,理直气壮,师出有名,大功可就矣。”(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

因此,晋文公提出了不攻击秦军的三条理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义的,谈的是道义标准;“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谈的是政治利益;在这两方面上,晋文公可能是对“秦晋之好”的感激而言的,毕竟是秦穆公曾帮助重耳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

而“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这是从军事规则而言的。 “整”,是服从(秦晋联盟)军纪,统一步调;“乱”是不服从(秦晋联盟)军纪,搞乱步调。倘若秦晋军队相互打起来,则内部大乱,失去联盟的军纪,搞乱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步调,不符合“以顺为武”的道德观念。对秦国的出尔反尔,晋文公不管是先攻打郑还是秦,其结果必然导致曾经一致对外、整容齐整的秦晋联军,变为混乱相攻的局面。虽然事实上秦军已单独撤军,但名义上秦晋联军依然存在着。而在某种意义上,秦晋联盟攻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灭郑,而是威胁郑叛楚,使之顺从秦晋,成為其附庸。倘若打乱了秦晋的统一部署,即使晋国胜利了,也是不败而败。

《论语》中,孔子对晋文公评价不多。也许,正因为晋文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的一番话,这才留下了孔子的一句谆谆名言:“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

猜你喜欢

杨伯峻晋文公武德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