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边城》散文化倾向的教学处理

2019-04-27刘自歆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散文化翠翠边城

刘自歆

《边城》的散文化倾向突出而独特,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先生在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精神。沈从文曾说:“将文学限于一种贫泛定型格式中,使一般人必如此如彼才叫作小说,叫作散文,叫作诗歌。习惯观念既束缚住了一支笔,写出来和习惯不大相合,也不成功!……两者拘束都应设法努力解放,才会有真实文学,有崭新作品……揉小说故事与散文游记而为一的混合试验外,自成一个新的型式。”①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苏雪林就说“他好像是专门拿Essay的笔法来写小说的”,并称沈从文为“文体作家”②,凌宇先生认为:“他的《边城》等以湘西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标志着抒情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③杨义先生评价说,“这种乡土抒情小说”在鲁迅、废名之后,“至沈从文的《萧萧》《三三》《边城》已是草木蒙茏,云兴霞蔚了。”④显然,文学批评界和中国现代小说史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但是,落实在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甚至予以忽略。尽管有一些教师也作出过尝试,但仅仅满足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的理解分析或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变式处理,总体局限于小说“内容层面”的讨论与教学,局限于规范的小说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边城》散文化的特征、叙事技巧和作品情感倾向等认识不足,缺乏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如何落实在教学上的实践意识;二是与教学重点设置导向有关,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边城》一课的“教学建议”栏,明确指出:“《边城》在形式和内容上特点都比较突出,如它的散文化倾向,它的乡土意味。这些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但不要作为教学重点。”这段话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散文化倾向是比较突出的,有何理由“不要作为教学重点”呢?恐怕还是受小说文体的传统教学束缚罢了。编者似乎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又在课后练习中设置了就有关“散文化倾向”问题写读书报告,试图以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延伸课堂,扩展课程资源;但事实上并不能解决问题,且不说在高考背景下,学生独立阅读能否收到实效,单说连课堂上都没有解决甚至不曾涉及的问题,希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解决,实在是令人怀疑。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探讨《边城》的散文化倾向问题。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切入教材节选的文本,力求通过敏锐的问题意识,吸取叙事学和文体学的理论成果,充分尊重作品,深入细致地分析散文化的叙事技巧和作品艺术风格,揭示从表层意义到潜文本的内涵,对以往过分强调小说“内容层面”的教学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一、从场景化叙事审视风俗人情

杨义先生对“小说散文化”大致有一种界定:“小说散文化,乃是小说创作的自由化,主观化,它把小说的环境化淡,人物化虚,情节化少,而唯独把情绪化浓。”⑤根据这个解释,《边城》散文化的特征在于运用多种叙事技巧强化风俗人情、人物心理和整体抒情性。其中,风俗人情是文本重要内容之一,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叙事手法上看,风俗人情是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的,课本节选的第三至第六章共有6处,分别是端午节习俗、吊脚楼风情、捉鸭子、正月十五印象、渡口笑声、花轿迎亲。从叙事结构看,风俗人情有两种建构方式,一是置于故事开端,二是与故事交错穿插。二者既不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也不使叙事结构松散、板滞,相反,风俗人情叙述显得自由洒脱,张弛有度,促成小说语言平实冲淡风格和散文化倾向。

先说置于开端的“端午节习俗”。开头概述茶峒的封闭和“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接着采用静述手法叙述端午节的“热闹”,它们不仅能够表现风俗美、边城人民的“人生形式”和为翠翠出场铺设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的叙事转换技巧使风俗人情与故事情节有机统一。由端午节划龙船的叙述粘出顺顺和天宝、傩送,此为一转;接着以“端午节又快来了”聚焦到傩送划龙船,此为二转;端午节划龙船叙事前后始终强调“鼓声”,并作为转换线索,过渡到有关翠翠活动的场景,此为三转。至此,第三章开端的风俗人情叙述实现了天衣无缝的叙事建构。

再说余下的5处风俗人情。这些风俗人情虽然穿插在情节框架之中,但并不以故事情节为中心,而是着眼于营造氛围、情调,着眼于人物心理情绪。比如“吊脚楼风情”一节,包括两个场景,前者,娼妓的月琴曲调,划拳行酒的吵嚷声,油锅发出的“唦——”声,朦胧的水气,吊脚楼上的灯火……共同構成了淳朴原始的生活氛围——他们就是这样一天天地活着,安分乐生;并且以之映衬翠翠等不见爷爷的焦急、孤单的情绪。后者是两个水手的对话(课本删节了),展示水手们的生活侧面——他们就是这样直白地表露着欲望和兴趣,“楼上妇人”走投无路的无奈结局,自然引起翠翠对“爷爷死了呢”假设结果的可怕联想,翠翠焦急、孤单、害怕的情绪进一步加深、复杂,忧伤的情调漫溢于文字以外。又如第六章“渡口笑声”,严格意义上讲,此节属于人情关系的场景描述,其中有6次写到“笑”。昆德拉说:“如果重复一个词,那是因为这个词重要,因为要让人在一个段落、一页的空间里感受到它的音质和意义。”⑥这里的“笑”就是要集中笔墨强调边城淳朴的人际关系,既有助于渲染祥和、欢乐的气氛,又能显示出边城的人们无不淳朴善良、重义轻利,无不真诚可信任,从而突出人性美的主旨。其他三处的“捉鸭子”“正月十五印象”“花轿迎亲”都是凭借翠翠的有限视角,更加直接地透视人物内心情绪,营造意境和情调。

总之,作者有意让风俗人情成为散文化小说的重要部件,在“老老实实”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人物的主观情绪,而且带着作者的回忆性色彩,这与他创作《边城》的背景和意图有着密切关系。作者于1934年重返故土后,写过一大段回乡感触,“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都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畏神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同泯没了。”⑦难怪他在文中时不时地提到与边城相对的另一时空,如第二章写到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第三章开头又说“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还不曾为边城人们所感到。”难怪他“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来表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难怪他让风俗人情承载着“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

二、从第三人称视角感受人物心理

注重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是《边城》散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教学重点之一,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诸方面理解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囿于小说的“人物形象”框架内,这固然非常重要,然而远远不足以认识“散文化”笔法的价值与意义。倘若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来审视人物心理,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呢?

关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申丹教授提出,应区分第三人称叙述中两种不同的“限知视角”,其一是“选择性全知”,即全知叙述者仅仅“透视”主人公的内心,对其他人物只是“外察”;其二是“人物有限视角”,即全知叙述者用人物意识替代自己的意识来聚焦,人物的感知本身构成叙述“视角”。⑧再深入地探究这两类叙述方式与读者的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作者描写人物心理的意图。其实,“选择性全知”有三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即叙述者——被透视的人物——读者,“被透视的人物”起到沟通叙述者与读者的桥梁作用,给读者留下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它具有强大的同化力,就是说,叙述者凭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同化读者的体验和感受,驱动读者去填补人物心理活动空白,从而形成作品的审美张力。“人物有限视角”则不同,它直接呈现人物内心情绪,引领读者随着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读者获得直观感受,虽然作品的空白相对减少,含蓄蕴藉的审美意味相应减弱,但作品的叙述方式变化多端,突破了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多层次地表现人物丰富而幽邃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边城》散文化的显著表征。

课本节选部分主要使用“选择性全知”的叙述方式,以翠翠的语言、动作、神态来“透视”其心理活动。例如:

可是那远处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并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这个场景聚焦翠翠一连串的动作和两个独特的意象,读者感受到翠翠跑动、眺望、遥想的可爱身影,感受到翠翠激动、急切、喜悦的情绪,感受到她内心的期待、向往之情;而惊慌的“黄狗”和“迷人的鼓声”两个意象,又是翠翠微妙心理的“外化”。选择性全知视角不着痕迹地透视着翠翠的内心意识并与之融为一体,不断地感染着读者,同化着读者。

后文写到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的吃惊、羞涩、默默无语,叙述者不单单要告诉读者翠翠是纯真可爱的,而且要启发读者联想这些神态产生的原因:是傩送激起了她爱情萌动的心湖涟漪。

上一年端午节,爷爷接受了顺顺要天宝馈赠的鸭子和粽子,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的很。大老也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选择性全知”凭借人物对话来透视主人公内心,翠翠的话是埋怨爷爷没有说到傩送,给读者留下的空白是“傩送更好”,她心有所属,爱情选择已经明朗化。

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方式还把景物描写与人物内心情绪融合,开拓审美意境,强化抒情性。例如: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念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全知叙述者将景物吸纳为翠翠意识活动的一部分,“黄昏”“落日”隐喻生命衰败、将逝,“银色薄雾”象征翠翠忽然生起的古怪念头的模糊性,以景物弥补翠翠视角的局限。

第六章的结尾写当前端午日摆渡后的情景,《送娘女》的唢呐声荡漾在青山绿水中,伴随着翠翠走进梦中,她是对爱情充满了憧憬,还是交织着孤寂、忧愁和无奈?抑或对无法把握的命运而等待?不可捉摸的“白云”似乎带上这些隐喻义浮动在天空,淳朴年迈的爷爷,纯真可爱的翠翠和这图画般的景物浑然一体,让那无限的情意在宁静的意境中蔓延开去,读者种种的联想不能不归结于景物描写和意象选择的无限魅力。

三、从逆时叙述观照叙事结构

强调《边城》的情节淡化,并非不讲叙事结构。苏雪林在评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结构时说,他的小说有逆起,有顺起,有以议论引起的,有以一封信引起的,“差不多每篇都有一个新结构,不使读者感到单调与重复,其组织力之伟大,果然值得赞美。而且每篇小说结束时,必有一个‘急剧转变”⑨。她的论断被现代文学史继承下来,如黄修己先生评述沈从文之所以被称为文体作家,乃是因為“叙述角度变化多端,结构布局巧妙多样,开头别致清新,结尾形态各异。”⑩虽然他们都是从沈从文作品宏观上论述的,但《边城》是极具代表性的。可是,语文教学对此关注不够,即使富有权威性的人教版教材指导,也视而不见,不着一字。

《边城》第四、五两章的逆时叙述,不在于故事情节的因果联系,而是着眼于人物情绪和作家所要创造的氛围,使三次端午节相互形成映衬、对照关系。“借助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之间的张力获得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11}那么,文本是如何借助逆时叙述来叙事写人,达到这一目的的呢?

首先,人物安排独具匠心。两年前的端午节可以概括为“爷爷退场”和“翠傩初识”,“爷爷退场”是逆时叙述中的插叙部分,属于连环逆时叙述,为“翠傩初识”重在表现翠翠的形象和复杂情绪提供了充足的时空。而上一年端午节,则可以概括为“爷爷在场”和“天保侧影”,文本先以正月十五的场景衬托翠翠的心理,虽然“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历的事情甜而美”。“爷爷在场”主要起到侧面烘托、对比翠翠的心理活动的作用,爷爷用天保送的鸭子试探翠翠,结果翠翠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爷爷唱起催橹的歌声,翠翠忽然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她惦记的仍是留在青浪滩的傩送。翠翠微妙的爱情心理取向,再一次被“天保侧影”加以印证,有关天保的叙述都是侧面交代,既和上文正面描写傩送相对照,又突出翠翠对待两方的不同情感态度。

两次逆时叙述中同时出现了一个人物——“那个人”(二老家的伙计),他的在场也是为侧面表现翠翠的心理服务的。伙计送行时,他说自己是二老派来的,二老是“岳云”,加强翠翠对二老的好感;到“上年端午”时,他又说:“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再一次强化翠翠的美好记忆和微妙的心理变化。

其次,自然环境的暗示和对比。两年前端午节,“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晴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富有生机的河水,明朗的天气,蓬蓬的鼓声,这种环境氛围与翠翠快乐的心理完全契合,也暗示着翠翠爱情的萌动。上一年的端午节却“忽然落了行雨”,傩送“正在青浪滩过节”,爷孙谁也不知“另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绵绵的雨丝,灰暗的天气,为翠翠的内心笼上一层失落、茫然的阴影,预示着翠翠爱情悲剧的发生。爷爷偏偏又多次提起天保,所以,“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地走去了。”可以说,自然环境就是翠翠心理的映照,前后对比又是如此的分明。

最后,两次逆时叙述是相对于当前端午快到了的现时叙述而言的,每一个场景都以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为重心,从不同层面相互映衬或对比,叙述方式变化多端,结构缜密。所以,逆时叙述给我们的启示是,沈从文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重新剪辑情节,安排叙事时间,不同时空场面交错叙述,彰显对应场面之间的艺术张力,以不同的场景变化制造独特的审美效果,形成作品田园牧歌式的抒情风格,实现作者的主观意图——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小说散文化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经典”范例。

————————

参考文献

①沈从文.《新废邮存底续编·致周定一先生》,《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0页。

②⑨苏雪林.《沈从文论》,《作家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163页。

③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0页。

⑤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146页。

⑥[捷克]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⑦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七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頁。

⑧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⑩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页。

{1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猜你喜欢

散文化翠翠边城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探究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新闻散文化写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