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期乳腺脓肿行超声引导穿刺冲洗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4-25杜学文朱虹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脓液脓腔进针

杜学文 朱虹

(1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心脏彩超超声介入室 四川 绵阳 621000)

(2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乳腺保健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传统切开引流术具有较大侵袭性,频繁的换药既痛苦又需承担较高医疗费用,术后均会留下或大或小手术瘢痕甚至导致乳房变形,难以有效推广[1]。而超声引导穿刺冲洗治疗术用最小损伤可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实用,易于开展,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2015年乳腺科收治的178例乳腺脓肿传统切开引流术患者为传统组,对2016年—2018年收治的231例患者设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冲洗治疗,患者年龄21~37岁,患病时间5~23天,均有乳腺局部红肿、压痛,超声检查均有脓腔形成。传统组脓液量约7~230ml,其中30ml以上约92例占61.2%;超声引导穿刺组脓液量约0.5ml~513ml,其中30ml以上约97例占40.6%。

1.2 方法

对两组数据在换药/穿刺次数、治疗时间、费用、痛苦度、保乳率、乳房美观度、复发率等方面优劣性进行对比分析。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Alocka-a5、三星H6、西门子OXASA2,探头频率7.5~13MHZ。

1.4 操作方式

传统组需在手术室行全麻/半麻,术后置引流条/管;超声组在门诊介入室进行,无需置引流条/管。

2.结果

2.1 传统组与超声引导组在脓肿位置、脓液回声、脓肿形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附表1 两组脓肿位置、脓液回声、脓腔距皮肤深度比较(%)

2.2 脓肿形态,统计结果两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脓肿状态比较(%)

2.3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3。

附表3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3.讨论

乳腺脓肿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病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乳汁淤积,二是细菌入侵[2],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葡球菌[3],脓肿形成后,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就需要通过脓腔中脓液的排出,并疏通患者的乳腺管,确保乳腺管的畅通[4],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切开引流,极易造成患者二次感染并导致瘢痕的遗留,影响乳房美观[5],患者常需停止哺乳。

3.1 传统组切开组局限性

(1)术后患者每天面临生不如死的换药痛苦,加之创腔长时间不能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术后患乳有效排乳受限,又可造成新的脓肿。(3)手术属于盲操作,对深部脓肿、小脓肿、窦道型脓肿往往因漏切或脓液残留,大大增加复发和再次切开的风险。(4)术后易并发伤口感染、局部瘙痒、硬结、瘘乳等不适症状。(5)几乎100%患者术后乳房表面均留下瘢痕,严重者还可造成乳房变形,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创伤。(6)术后往往需置引流条/管:因创口属于开放型,脓肿随时产生新的脓液需通过引流条/管排出,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同时引流条/管长时置于创口,也容易引起感染。

3.2 超声组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3.2.1 实用性 无论脓肿大小、单发/多发、形态各异、位置深浅等因素,均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肿表皮局麻后完成,每次穿刺结束后,乳房表面仅留下小小的针眼,无需置引流条/管,术后2~3小时针眼即可闭合,操作简单,耗材少,可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

3.2.2 直观性 是其最大的优越性。穿刺前超声医生根据脓肿声像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穿刺进针点、角度及深度;冲洗过程中可实时监控脓腔冲洗情况,始终保持针尖在脓腔内,通过观察抽吸冲洗时脓液/冲洗液的流向,直观了解脓腔有无分隔、有无絮状物附着针尖,尤其窦道型脓肿和深部小脓肿对超声引导的直观性尤为依赖。本组231例患者中,约27.6%的患者属窦道型脓肿,有的窦腔进针宽度不足0.5mm,有了超声引导的直观性,均可做到一针“精准定位”;9.1%患者属进针深度>2cm的深部小脓肿,脓肿后缘常紧贴乳腺后间隙,没有超声引导很容易因进针过深伤及胸膜,或因进针深度不足造成穿刺失败。

3.2.3 疗程短,愈合好,无瘢痕 本组231例患者在平均穿刺次数、治疗时间、费用等均为传统组的1/3左右。本组病例中有一例患者,患乳几乎看不见正常腺体组织,完全被脓液填充,我们形象称之为“天坑”,第一次超声引导下共抽出脓液513ml,如此巨大的脓肿仅通过6次短短的穿刺冲洗治疗,就得以完全治愈,且治愈后患乳外观与正常侧无异。

3.2.4 保乳率高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术操作简单,无创腔,脓肿表面无渗出液,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所以患者基本无需回乳。从表中可知,本组乳腺脓肿患者保乳率达99.6%,仅1例因反复漏乳致脓腔始终不能闭合而回乳。

3.2.5 复发低 在超声引导下,每次治疗均能做到将脓腔完全冲洗干净,且治疗无开放性创口,阻断了细菌的再次侵袭,故复发率低。

通过两组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猜你喜欢

脓液脓腔进针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