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

2019-04-23廖柳英

考试周刊 2019年39期
关键词:拓展问题解决比较

摘 要:新时代赋予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新使命。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思想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解决;策略;方法;比较;拓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在社会参与——实践创新中强调: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的“问题解决”中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意识与水平,深入思考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构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 教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掌握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课堂上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经历、探索与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经历过程,积累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探究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2时让学生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与“和倍问题实质相同”。我是这样教学: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并让学生清楚地表达出来。充分审题后,对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直观地引导孩子找出总数是500 mL,再找出总份数是5份(1+4),求出每份数是500÷5,然后求出几份是多少:100×1=100(mL),100×4=400(mL);另外还可以根据直观图和比的意义,算出浓缩液和水分别占总体的几分之几:500×14+1=100(mL),500×44+1=400(mL)。这个过程中,重点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找这3个量,并通过画图直观地看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如总数变化的题目,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4。那学生很容易用36÷(5+4),当学生能分析总数和总份数彼此的关系后就不容易范此类错误了。因为他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又如份数不明确的如:小红一家三口和小林一家四口一起去吃饭,共用了360元,求每家各要付多少钱?这里没有说明是几比几,但是其实是人数不同里有比了即3∶4。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重新借助比的意义,看看浓缩液与水的体积之间化简后是否与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相符,从而判断解答是否正确。

二、 做比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比较思维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把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体系在比较中进行重新改造、调整,进而不断更新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解决”教学中,相关教学内容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抓住这一事物的本质。

例如作比较的题目:如修一条路,如果甲单独修12天完成,如果乙单独修18天才能完成,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修一条长360米的道路。甲单独修12天完成,乙单独修18天完成两队合修多少天能完成?这两道题,学生很容易混淆,尤其是学困生很容易列式为360÷(112+118)。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单位1和具体的量要前后统一。

适合做比较的题目还有:

第一题: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25,养了多少只鸭?第二题: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35,养了多少只鸭?第三题: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比鹅多25,养了多少只鸭?第四题: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25,养了多少只鸭?

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两种不同的题型。

三、 重拓展

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特点,把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进行更深入的课堂教学拓展。在学生学会了解决某种问题后,应该对新知识进行拓展,深化提高学生的认知,形成比较稳定的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样的拓展,加强对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这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例如可以这样拓展:王明看一本80页的文艺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根据这个条件补充问题如下:1. 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2. 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几页?3.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可以自编题目:王明看一本文艺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正好看了8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又如王明看一本80页的文艺书,第一天看的页数与第二天的比是4∶5。求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像这样的题目还可以编出很多,通过一道基本题的不断拓展,让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思路,不容易混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廖柳英,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泰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拓展问题解决比较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