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问题引导阅读
2019-04-22童国芳
童国芳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教学为例,论述利用“问题引导—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出从背景导入、深入文本、拓展延伸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教学建议,从而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问题 引导 主题探究 阅读《与象共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81-02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以“万象之国”的泰国为背景,运用生动的语言、清晰的条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与象亲密无间、和谐共生的异域风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对泰国文化比较陌生,笔者就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了以“问题引导”实现“主题探究”的教学手段,即“问题引导—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思维和情感的综合性培养。开放性的学习内容、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以及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深受学生喜爱。下面,笔者简单介绍实施流程。
一、背景导入
《与象共舞》作于1995年,是作家赵丽宏在出访泰国时深感于人象共舞的奇观,在共舞的欢悦和陶醉之中所作的一篇散文。在阅读导入时教师将题眼落在了“共舞”两个字之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与象会存在“一起跳舞”的现象,象那么粗壮笨重究竟是怎样与人“共舞”的。教师利用背景资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阅读。这种由题眼切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引进”课文里,与作者一起领略泰国的民族风情。除此之外,学生都在动物园里见过大象,但是人与象能够亲密无间到“一起跳舞”的程度,这几乎是所有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因此这也是本文吸引学生的关键点。
二、深入文本
(一)在解读中质疑
1.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略读全文前,教师可以根据全文描述设置两个问题:
(1)说一说:课文哪一段描述了“与象共舞”?这一段又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展开的?文中对“与象共舞”采取了哪种叙述方法?哪句是中心句?
(2)想一想:课文题目是《与象共舞》,为什么文中仅用了一个自然段来描述“与象共舞”?其他段落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不能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后明白全文仅有第五自然段描写“与象共舞”,且围绕“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这一句展开,全文先概述后分述。在前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象是泰国的国宝”“在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这种“问题引导—主题探究”的阅读形式准确抓住全文的脉络,并为再次进行细读做好了准备。
2.细读文本,发现问题
在细读文本时教师可以融合本课的生字、新词设计问题,如利用课文中的“熟视无睹”“冲锋陷阵”“攻城守垒”“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师:这几个词语在文中都是描述大象的,那么具体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开始阅读并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生(全体):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我们再读一读这些描写大象的句子,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有趣的问题。大象对人群……
生1:大象好厉害!它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小心翼翼地给人做按摩,它是如何做到的?
生2:大象那么笨重,怎么可能成为绅士?用翩翩起舞形容它跳舞会不会很奇怪?
……
在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本课的6个描述大象的成语将迥然不同的几种现象“聚焦”在一起,再配合适当的引读和巧妙的引导,激发了学生挖掘问题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必急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再次通过阅读寻找答案。
(二)在交流中质疑
针对细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師与学生进行交流式探究,一起在互动中解决问题: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大象为什么会对人群熟视无睹?是不是它不害怕人群呢?看一下第一句“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
生:很自然的事。
师:不必——
生:惊奇。
师:也不必——
生:惊慌。
师: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原来,大象出现在人群里是自然而然的事,人与象已经可以和睦相处了。再看“大象曾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运用前面的方法一起阅读一下。象是泰国的——
生:国宝。
师: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
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感,一点儿——
生:不奇怪。
师:是的,泰国人与大象相处得异常和谐,那么大象还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儿呢?
生:按摩。
师:对,大象还会给人们按摩。大象那么笨重是怎样给人按摩的呢?
生: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轻轻地抚弄一番……
师:原来大象不仅会冲锋陷阵,还会那么温柔地给人按摩呢!再联系第一个问题,是不是大象能懂人类了才会做到这种程度呢?
生:是。
师:下面来看一下彬彬有礼的大象和翩翩起舞的大象……
……
在整个交流环节中教师抓住文中的关键字眼,让学生感覺到人与大象之间亲昵的关系,理解大象为什么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彬彬有礼”;结合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想象“晶莹温和”目光的大象,“踢球”“倒立”“屈膝道歉”的大象,跳舞时“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的大象;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梳理文章内容,感受泰国人依赖大象,敬仰大象,用智慧和心血驯养大象,潜移默化地使大象放松对人类的警惕之心,开始亲近他们,依赖他们,甘愿为他们攻城守垒、表演、按摩,并用舞蹈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从而了解到泰国人与象之间“没有距离”。整个交流、阅读过程突出学生自读、自悟、自问、自答的能力,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从“问题引导”实现“主题探究”的过程。
(三)在总结中质疑
课堂总结要对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归纳,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同样也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实现“主题探究”式学习。例如:
师:我们刚才已经通过6个成语来详细了解泰国大象的行为,在通读全文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更深层的问题呢?
生1:大象既然是泰国的国宝为什么可以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随意走动呢?
生2: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象在表演节目呢?
生3:大象会按摩、会跳舞又是谁调教的?它们学习了多长时间呢?
……
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所理解的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会与什么有关系。
生1:泰国的历史文化……
生2:泰国有专门的大象学校,有专门的驯象人员……
……
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也要设计指向性问题,通过师生间的总结归纳出该环节中的问题:1.大象在泰国发展过程中做出过哪些贡献?2.大象为什么会从冲锋陷阵到小心翼翼地按摩?3.在泰国,大象的地位是否与泰国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有关?通过总结问题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完成课堂中最后一次的“问题引导—主题探究”式教学。
三、拓展延伸
(一)教师小结
《与象共舞》以活泼有趣的笔触描述了泰国人与象“共舞”的奇观。简单的“共舞”二字体现了人对象的依赖,象对人的信赖。人与象之间亲密、和谐共处的状态是人与动物相处的至高境界。通过本文的人与象“共舞”,学生还可以拓宽视野,发现生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共舞”,如人与书、人与运动、人与自然、人与宠物等“共舞”。
(二)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中的“两改变一倡导一培养”,要求教师改变课程以及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以提升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问题导向—主题探究”式语文教学中,课堂的教学重心应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理解、归纳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问题导向”。阅读与其他学习不同,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运动,学生在阅读中需要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等思维活动,对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以及智力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问题导向—主题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除此之外,该教学模式虽然以语文教学为基础,但同样也整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要点,如在总结中学生讨论归纳的几个问题,涉及泰国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地理、宗教信仰以及人民生活等,而要解决这些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中积累新的知识,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不是刻意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问题导向—主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语文阅读实践中培养学习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体系中“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至高境界,“自主化学习”是学生学习的至高理想,“问题导向—主题探究”式教学则是共同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一种新尝试,也是从根本上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学追求的途径。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