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启迪传统文化

2019-04-22沈晓敏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提高素质国学经典

沈晓敏

摘 要:在小学让学生从小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美文;提高素质

国学是我国几千年民族文化中产传承下来的瑰宝,重视经典作品的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大力开展诵读经典作品的学习教学,让学生正确认知中国文化,了解几千年的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同时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借鉴其好处,促进文化营养的吸收,完善学生的内心素养,提升道德情怀。

农村学校的老师应该考虑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我校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经典作品的诵读,以此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使学生拥有开阔的视野与胸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民族精神。

一、创新教学课堂,渗透国学经典教学

目前学校的语文课堂将诵读经典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大力革新了语文课堂模式。这样传统课堂不足就可以得到适当弥补,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之前相对丰富,并且思想精神也有所提高。同时,本校于2012年10月开展了“农村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研究”的德育课题研究,并在广州市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中成功立项。通过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校本《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和《三字经》《弟子規》《千字文》《论语》《古今贤文》等,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再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培养能对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真正理解,有感情、有强烈认同感的人。

二、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阅读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教师营造较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沉浸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对语文课堂的专注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通过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帮助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提升对学习的投入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指着来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并在学校里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并给学生安排有规律性的诵读任务,让学生定时定量地进行经典作品的诵读赏析。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分神了,我们就引用“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发现学生很快就改正了,这比平时的说教更有效果。渐渐的,学生读书专注了,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有的学生以前写字非常潦草,我们用《弟子规》中的“字不敬,心先病”对他们进行教育。一段时间后,学生写出的字形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所以此时教师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当在行为与思想上都对学生做好引导教育,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良好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完善个人精神品质与思想,提升素质能力。

三、营造氛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身受益。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与思想文化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操守。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小开始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行与人格修养。针对这种教育思想,教师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完善个人品质修养,提升文化涵养。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可能存在着多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事例与思想的教育,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与完善。比如学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时,不管是否经过他人同意就“顺手牵羊”,根据这种习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读《弟子规》,引荐《弟子规》中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思想造成的危害与后果,以及对自身与他人的影响。这样学生会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精神品质。这样的活动开展也和语文教育相呼应,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

四、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不应拘泥于语文课本,而要为学生积极拓宽阅读知识面,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类型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的热潮中,与他人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有效地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阅读一本好书: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认真阅读。设计一读书卡:把书本中的精彩语段、优美词汇作一些摘抄或写写自己的感悟。写下一篇读书征文:及时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参加征文比赛。我们指导学生做的读书卡在校举行的评比活动中都能获奖,并及时把评比结果公布于众,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如今,与好书携手共行已成了班上每位学生的一大乐事。

总之,这种经典国学诵读的效果是长期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扎实创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措施,这些正是德育工作稳步推进、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石。教师应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李振村.与经典同行—陈琴和她的经典诵读课[J].小学韵文教师,2007(3).

[2]王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中学课堂[J].人民教育,2007(5).

猜你喜欢

提高素质国学经典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国学经典当代普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思考
提高素质与激发兴趣:21世纪教育应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