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知识结构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2019-04-19王艳君张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互联网+教育互联网

王艳君 张冲

摘 要:“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改变资源获取方式、授课场所等因素,间接地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指出通过在师范专业课程内容中强化课程的思辨性、信息性与跨学科性,教学方式上强化教学培养中的思辨性,在中学教师培训内容上提高哲学、信息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地位等方式,可引导中学教师走出自身知识结构的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中学教师;教师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王艳君,宁夏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张冲,宁夏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宁夏 银川 75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高校师范专业教师群体合理性知识结构研究”(GIP2018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6-0091-03

“互联网+教育”的大多数研究是从宏观视域下对其内涵、本质、特点、模式的探究,分析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等问题,对微观视域下结合“互联网+教育”分析教师知识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改变资源获取方式、授课场所等因素,间接地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剖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学教师知识结构的变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教师知识结构的内涵及其与“互联网+教育”的关系

1. 教师知识结构的内涵。教师知识结构是指教师应掌握的各类知识的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对教师预期知识储备的基本要求,并且其构成样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的结果。古代社会教师产生的初期,教师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还是希腊古典时期的“智者”,都是通过传授知识而获取报酬的专门职业。并且,由于这种知识通常围绕教师所擅长的专门技艺展开,故而在概念上近乎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知识”。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得教师开始关注如何能将学科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如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系统论述了泛智教育思想,主要探讨了如何“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问题,要求教师既应该掌握学科知识,也应该掌握教学论。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教育学心理学化,并提出了“五段教学法”,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论的思想,也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需要掌握心理学知识。由此可见,教师知识结构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随着社会背景的衍变发生变革的一种结果。

2. 教师知识结构与“互联网+教育”的关系。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是“互联网+教育”模式实践的基本条件。“互联网+教育”模式实践主体是教师,而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又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有学者曾对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知识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致使教师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身教育学科知识不够、通识类知识欠缺、实践性知识不完备和信息技术知识匮乏等问题。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保证。而随着“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的出现,对于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助力。“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依托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环境辅助现实环境的方式,已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方法走向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升级传统教学的“生存土壤”,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嘗试。教师知识结构作为实现教学活动的基础,其在教学中或是直接以教学内容而呈现,或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辅助性知识,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提供支持性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互联网+教育”对教学的重新定义将间接地影响教师知识结构的层次构成。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知识结构面临的困境

教师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形成中的一个环节,离开了教师知识结构,抽象的教师知识只是作为特定的“他物”存在而不能称其为部分。因此,教师知识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互联网+教育”重新定义了教学活动生存的土壤,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活动中的新变化都要求教师知识以及描述其内部关系的教师知识结构做出适应性的改变。

1. 教学目标的转变与本体性知识改变。“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获取资源的方式,增加了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总量,打破了传统“百科全书式”教学目标的“幻想”,促使教学目标由习得知识向思维培养进行转变。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中缺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知识基础,这既可能导致教师的知识处于零散状态,也可能导致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以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加以利用,进而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为适应教学目标由习得知识向思维培养转变的需求,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中应当加入关于道德两难的哲学知识作为补充。“道德两难”即一系列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没有正确的答案,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出道德两难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任务进行评价。有学者进行了运用道德两难故事课堂讨论法促进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测验成绩都高于讨论之前。因此,基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教师本体性知识中引入道德两难的哲学知识有助于其适应教学目标的转变。

2. 授课环境的转变与条件性知识的改变。“互联网+教育”改变了教师的授课场所,拓宽了以往“黑板+课桌”的传统教学场所,促使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融合。传统的教师由于时代的局限往往忽视互联网知识的作用,无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为适应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融合的需要,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中应加入信息技术知识作为补充。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保障,是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条件。传统观点认为教师条件性知识一般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三个部分。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课堂由教室走向网络,黑板也被电子白板等新兴工具所取代。针对这一现状,教师条件性知识中需要引入信息技术知识,要求教师具有将学科教学知识以符合互联网特点的形式表达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关于互联网资源的制作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等相关技能。

3. 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文化性知识的改变。“互联网+教育”虽未改变传统的分科制度,但却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往的教学从专业学科出发,教学内容均是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安排的。但是随着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使得“单一学科”教授“单一知识”的学科制度受到冲击,学科之间的融合态势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往往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并围绕学科知识展开教学,忽视了跨学科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知识构成需要预先提供给教师从多维度思考问题的知识基础。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知识结构形成路径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发生本体性知识加入道德两难知识、条件性知识加入信息技术知识、文化性知识引入跨学科知识的改变。在理论层面,要求对教师在校培养过程中的知识类型产生适应性改变,即对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时期施加影响;在现实层面,要求对从业教师知識发展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做出变化,即在教师从业时期对其施加影响。对正在师范专业学习的预备教师和已从业的教师两种角色进行分析,认为前者应通过优化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内容与改良高校师范专业教师授课方式的方法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后者着重通过调整培训内容的方式使其获得自身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

1. 师范专业课程内容:强化课程的思辨性、信息性与跨学科性。传统的师范教育课堂强调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忽视哲学、信息技术以及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实际上,哲学、信息技术以及跨学科知识虽不作为中学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效率。例如,如今在中学推行的电子白板具有实时交互的功能,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通过课后的作业与考试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而跨学科课程有助于扩充教师的认知视域,从而提高其认知能力。因为不同学科因其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理科生研究客观事物,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实验的科学方法来把握客观世界,文科生研究人类社会,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逻辑分析把握客观世界。

根据观察渗透理论,人们总是带着自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即思维方式的全面则意味着人的认识能力的“客观”。基于此,应该在教师师范专业学习阶段提高对哲学、信息技术以及跨学科课程的重视,强化课程的思辨性、信息性与跨学科性,使教师突破自身认知壁垒,优化知识结构形成。

2. 师范专业教学方式:强化思辨性教学。传统教育被定义为“应试教育”,认为我国教育是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因为考试的基本目的就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职责是学习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但从知识的源头出发分析可知,知识是思维活动的产物,从其产生的时间性维度分析,思维先于知识而存在。在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递已有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应通过提问题而不是给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强化思辨性教学。高校师范专业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多向学生提问题,而不应只是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因为问题一旦上升到标准答案的学生则只需要记忆,而忽略了学习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类似于道德两难式的问题,并以课堂讨论或者课下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思维逻辑层面对问题进行解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3. 中学教师培训内容:提高哲学、信息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地位。传统中学教师培训内容基本以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及激发其工作热情为主,忽视了其他知识的价值。实际上,不同学科对于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不同的作用。哲学知识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教师对于教育情境与教育问题的反思能力。信息技术知识致力于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助于教师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教师跨学科知识致力于对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有助于完善教师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应该关注不同知识的价值,并将这些知识限制于同一层面,使每一种知识在自身的认识范围内获得同等的生长空间。但要强调的是,提出提高哲学、信息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地位,只是基于对教师培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问题而引发的,并不意味着重要通过忽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地位来展现哲学、信息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价值,而是要将这几类知识限制于平等地位引导其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2] 孙刚成,乔刚.谈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知识结构的失衡与优化[J].教育探索,2010,(2):112-114.

[3] 袁振国.未来教育对教师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7-08-16(003).

[4] 刘锋,刘力平,吴冈,等.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好方法——道德两难故事课堂讨论[J].道德与文明,1993,(6):24-25.

[5]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4):1-16.

责任编辑 郝 婵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互联网+教育互联网
论中学教师的“工匠精神”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