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9-04-18夏良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隐蔽性鼻出血双极

夏良勇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331100

鼻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因多种因素导致[1]。传统方式采用传统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等多种方式导致不可控制鼻出血。最常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孔,但经此方法止血约有半数患者无效,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随着近年来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其可提供高亮度照明,放大观察患者鼻腔情况,故其应用于隐蔽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本文选取26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对其实施鼻内镜下电凝治疗,效果确切,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51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6)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3.7±25.9)岁;对照组(n=25)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3.9±25.7)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系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纳入鼻中隔高位、后段偏曲;原发性鼻出血;鼻腔术后出血;鼻外伤。(2)排除标准:排除不配合查体;一般资料不全;不符合诊断标准;脏器衰竭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填塞法治疗。指导患者取坐位,使吸引器将鼻腔内凝血块吸出。以1%丁卡因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2次,将凡士林纱条折成口袋装塞入鼻腔,紧密填塞,直至出血停止。72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若仍为出血可重复填塞。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指导患者取半坐位,以常规方式消毒铺巾。以1%丁卡因加1/1 000肾上腺素棉球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次,术中详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状况。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凝血块,仔细寻找出血部位。顺序依次为:鼻中隔、下鼻道、鼻腔外侧壁、上鼻道及嗅裂区、后鼻孔和鼻咽部。如出血停止,可嘱患者鼓气、用力咳嗽,或以吸引器吸引可疑处(多数可引出出血),根据棉片血染情况判定出血部位。再采用GPS型枪状双极电凝止血,电凝输出功率35W,可直接电凝血管断端,再点状凝固血管断端周围,凝固至黏膜发白为止。对于嗅裂、下鼻道狭窄者,双极电凝难以完全张开,通常将中鼻甲、下鼻甲轻度骨折,扩大空间,给予双极电凝一极套上细导管(自带滴水管),仅露出尖端2~5mm,可以避免两个电极中间直接接触,影响电凝效果。创面可贴敷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术后可应用止血药止血或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1)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及恢复情况差异。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显效:随访期内未出现再出血,黏膜愈合;有效:创面恢复,出血量和出血次数减少;无效:创面无变化,出血量或出血次数增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VAS疼痛评分标准[3]:依照视觉模式疼痛评分量表评价结果。量表由十个刻度组成,表示从无痛到剧痛。让患者根据疼痛感局在横线上标记,根据标记结果评价疼痛感。总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烈。

2 结果

2.1 组间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622,P=0.018。

2.2 组间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隐蔽性鼻出血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出血,出血部位比较隐蔽,常不易发现且止血困难。常规鼻腔填塞将鼻腔完全填塞,引起患者鼻腔及头面部胀痛,鼻腔不能通气,致患者极度不适,刺激引起血压升高。压迫如不能到达出血点,破裂部位不能完全堵塞,再次出血可能。血压升高导致反复出血。故处于综合考虑,需尽快找到出血点,争取一次止血成功,保证治疗效果。

谢飞虎[4]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中,对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进行了探讨。其证实了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效果,也提出了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止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设备简单、并发症小等特点,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且电凝治疗鼻出血作为当前常用的方式,其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一致好评。在隐蔽性鼻出血疾病的治疗之中,寻找出血点作为关键步骤。而其可通过鼻内镜寻找出鼻出血的出血点,从而进行彻底止血。鼻内镜可为鼻出血止血提供较为直观的环境,其可通过冷光源照射,亮度好,视野清晰。同时还可利用不同角度仔细检查鼻腔的各个部位,从前到后,由下到上,从而找出鼻出血部位。于吸引器的引导下,采用高频电刀电凝止血。该种方式治疗具有损伤小、止血准确等特点,可避免鼻腔填塞导致的血管栓塞,还可减少隐蔽性鼻出血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而传统治疗方式填塞后还会对其他鼻黏膜进行损伤,不仅止血不彻底,对患者鼻腔也会造成损伤。故以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效果好于传统治疗方式。同时,其还可通过止血效果好,降低反复出血引发的疼痛,减少疾病复发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故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效果确切。但在临床工作之中,也发现了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局限性。例如:第一,鼻腔填塞或反复鼻内镜检查会干扰原发出血灶的判断。第二,鼻中隔高度偏曲致鼻腔狭窄者,鼻内镜难以进入,止血治疗难以进行。第三,电凝止血范围仅限于<4mm的血管,其对于较大动脉的止血并不能够起到实质性效果。故将其应用于临床止血之中,需注重对其局限性的规避。同时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加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技术的研讨力度,以便为更多患者提供便利的治疗条件。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效果确切,患者恢复期间疼痛感较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隐蔽性鼻出血双极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农村水污染特征及治理分析
论电子证据特征 
新媒体自身特性与处理机制研究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