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病患者疗效

2019-04-08康玉兰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

康玉兰

【摘 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病患者疗效。方法:选定2018年5月到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首发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利培酮)与观察组45例(齐拉西酮),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方法可有效提高首发精神病患者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利培酮;首发精神病;齐拉西酮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05-01

前言:精神病是一种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情感、认知与意志等持久性心理障碍疾病,病因尚无定论,治愈程度不低且患病率高,严重时患者易有神智不清问题,做出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对他人生命产生威胁,家庭造成负担,且亦对患者生活、学习与工作有较大影响[1]。现阶段医学界以保证该病治愈率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己任,临床诊治该病常应用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利培酮及齐拉西酮,但两种药物疗效不一,前者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有效药物,但对患者白细胞与肝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后者则是继喹硫平、奥氮平、氯氮平之后的一种二环类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减少椎外体系不良反应率,为研究、分析上述两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作出如下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8.05.19-2019.01.23期间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总计9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齐拉西酮方法的一组(45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利培酮方法的一组(45例)作为对照组。[性别]观察组女18例,男27例,对照组女19例,男26例;[年龄]观察组21-56岁,平均为(41.27±4.57)岁,对照组23-57岁,平均为(41.38±4.39)岁;[疾病分型]观察组3例偏执精神病、9例躁狂抑郁精神病、4例更年期精神病与29例精神分裂症,对照组4例偏执精神病、10例躁狂抑郁精神病、4例更年期精神病与27例精神分裂症;[病程]观察组6个月-5年,平均为(3.16±0.64)年,对照组7个月-5年,平均为(3.27±0.59)年。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⑴本次研究90例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⑵年龄<60岁者。[排除标准]⑴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⑵拒绝参与研究者。⑶哺乳期、妊娠期产妇。⑷药物过敏史。⑸研究期间出现不良事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利培酮,方法:予以患者口服利培酮药物治疗,单次初始剂量为0.5毫克,后根据患者病况酌情增减,最终维持剂量为单次2.5毫克,每日两次。疗程两个月。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10309,生产厂家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1.2.2 观察组 齐拉西酮,方法:予以患者口服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单次初始剂量为20毫克,后根据患者病况酌情增减,最终维持剂量为单次80毫克,每日两次。疗程两个月。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61142,生产厂家为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测评两组首发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数据。以上指标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值为0-210分)作为参考依据,共分为三十条目,每条目分值范围在0-7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精神状态越不稳定。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软件作相应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上,两组首发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用“x±s”的方式表示(t验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PANSS总分指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致病因素多与社會环境、器质原因、体质原因、个性特征与先天遗传有关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意志减退、行为怪异、自言自语、哭笑无常、情感障碍、幻觉与妄想等[2],临床根据患者症状可分为偏执精神病、躁狂抑郁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精神残废、精神衰退,早期若不加以有效治疗,对患者身心健康有极大影响。现阶段治疗精神疾病常在娱乐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与工作治疗基础上应用药物诊治方法,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前者是一种对5-羟色胺亲和力较高的苯丙异恶唑衍生物[3],可结合肾上腺受体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5-羟色胺作相应拮抗平衡,后者则是一种不同于吩噻嗪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D2、5-羟色胺受体均有拮抗作用,且对突触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抑制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患者PANSS评分,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治疗后观察组精神病理指标为(16.16±2.03)分、阴性症状指标为(7.26±0.87)分、阳性症状指标为(7.42±0.75)分,PANSS总分指标为(30.57±4.46),各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结果对比亦能证明齐拉西酮药物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利培酮药物效果更佳。

综上所得,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齐拉西酮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障碍,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PANSS评分,且安全性较佳,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段俊芳.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459-1460.

[2]吴春芳,王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6,39(04):241-242.

[3]雷四英.阿立哌唑/利培酮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02):253-255.

猜你喜欢

齐拉西酮利培酮
护理干预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作用分析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价值比较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齐拉西酮联合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