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

2019-04-08刘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静脉麻醉瑞芬太尼芬太尼

刘位

【摘 要】目的:研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静脉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室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诱导前更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诱导后更高,P<0.05;观察组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1小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能够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and fentanyl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Methods:Eighty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08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esthetic drugs, 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mifentanil and fentanyl respectively. Nitrogen anesthesia, compare the effect. Results:The recovery time, the time of leaving the anesthesia room, the time of catheter extraction, and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 were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The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duction, P<0.05. The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fter induction, P<0.05. After the intubation,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 and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Remifentani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an be used for the elderly in patients with better anesthesia, which can be promoted in clinic.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surgery; remifentanil;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中圖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03-01

老年患者因为身体耐受度差,机体各项机体减退,所以接受手术治疗较其他年龄层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因此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保证静脉的安全性非常重要[1]。对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要求术中应激反应轻微,不对血流动力学形成明显影响,静脉麻醉是老年手术中应用较多的麻醉方式,但具体可以选择的麻醉药物有多种[2],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具体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患者静脉麻醉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包括22例男以及18例女,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68.28±5.36)岁;对照组40例,包括23例男以及17例女,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68.59±5.14)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全部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均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排除对本研究使用麻醉药物过敏。2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麻醉进行前半小时选取硫酸阿托品0.5mg、0.1g苯巴比妥钠实施肌肉注射,准备好面罩、气管导管、氧气、急救药物。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分压各项体征指标进行监测,麻醉诱导通过丙泊酚1mg/kg、咪达唑仑0.08mg/kg完成,实施面罩吸氧。观察组麻醉用药为瑞芬太尼1.0μg/kg,对照组麻醉药物为2.0μg/kg芬太尼。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都在丧失意识后给予维库溴胺0.1mg/kg。手术进行期间,经循环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麻醉深度进行判定,观察组麻醉维持给予0.2-0.3μg/(kg·min)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维持给予0.08-0.1μg/(kg·min)芬太尼,两组均持续追加2mg/40min的维库溴胺,在手术完成前5分钟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

1.3 观察指标 麻醉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室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进行1小时(T5)、关腹时(T6)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1.4 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结果,(x±s)表示麻醉恢复指标结果、心率、血压水平,行t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室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压、心率 从下表2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诱导前更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诱导后更高,P<0.05;观察组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1小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为本身体质较差,机体各项代谢速度都减低,且机体多个重要脏器均存在比较明显的功能衰退表现,加上机体肝肾功能衰退,接受手术麻醉时对麻醉药物过敏的可能性高,因而可能使得老年患者在手术实施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如血压及心率等出现非常明显的波动,不仅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患者术后康复[3-4]。

手术期间患者应激反应强弱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是临床对于手术麻醉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和依据。本研究对照组应用的芬太尼是临床麻醉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麻醉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明显,用药后镇痛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不过药物持续作用时间

不长,所以多被临床用于麻醉开始前、麻醉期间、麻醉结束后的镇痛或者镇静,部分也用于减轻不同因素导致的明显疼痛[5]。肝脏是代谢芬太尼的主要部位,芬太尼的半衰期大约是3.5小时,临促航发现芬太尼的半衰期会因为注射时间延长而出现延长。所以如果选择芬太尼进行多次注射,机体中会有明显的药物蓄积,老年患者因為肝脏代谢能力减退,所以用药后对身体的影响比较明显[6]。

观察组应用的瑞芬太尼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能够在机体中保持良好的血脑平衡,用药后在机体组织、血液中分布的非特异性酯酶会对其产生水解反应,与其他种类的芬太尼类似物比较,瑞芬太尼用药后的效果发挥速度更快。另外临床发现,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也就是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越高,则镇痛效果越好,相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高,所以临床多将瑞芬太尼与吸入性麻醉药或者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应用,通过协同效果的发挥保障麻醉安全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静脉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室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从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来看,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诱导前更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诱导后更高,P<0.05;观察组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1小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可知应用瑞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相较于应用芬太尼能够减小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幅度,提升麻醉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加快术后患者的恢复。

选择瑞芬太尼静脉用药能够缩短效果发挥所需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更迅速的代谢。选择瑞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后,一分半钟就能够至血药峰值,相比之下,芬太尼到达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需要20分钟左右。另外临床还发现,瑞芬太尼用药后的代谢多在肝脏之外完成,所以血浆胆碱酯酶抑制、功能不良不会对瑞芬太尼的代谢产生严重影响。瑞芬太尼在停止用药后,药物效果会迅速消失,患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恢复,且纳洛酮能够对瑞芬太尼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形成有效拮抗。有相关研究发现,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不仅效果发挥迅速、有良好镇痛效果,麻醉深度可控,半衰期不长,即便多次给药也不会在机体有明显蓄积,对肝肾功能、心血管以及呼吸功能、循环功能都不会有明显影响,在各类手术中都能适用。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有更好的效果,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较芬太尼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来喜.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4985-4986.

[2]鲍金山.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1):109-110.

猜你喜欢

静脉麻醉瑞芬太尼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喉部手术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