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2019-04-08张聪
张 聪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本研究应用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8~55岁,平均(42.5±10.3)岁;病程1.5~6.5天,平均(4.5±2.0)天。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7~56岁,平均(43.1±10.5)岁;病程1.1~6.8天,平均(4.2±1.8)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1]。①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3天症状达到高峰,病初可伴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②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突出表现,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③可伴有味觉丧失,唾液减少,听觉过敏,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郭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④查体可见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做鼓腮和吹口哨动作时,患侧漏气。不能抬额、皱眉,眼睑闭合无力或闭合不全。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标准,病程低于7天,首次发病,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2]:双则面瘫,发病时间超过7天,中枢神经系统、外伤、耳科疾病引起的面瘫,妊娠或产褥期,精神障碍。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针灸治疗,主穴取足部与手部的阳明经腧穴,足部与手部辅穴为少阳经腧穴,同时取患侧的风池穴、下关穴、地仓穴、太阳穴、阳白穴、颧髎穴、迎香穴、太冲穴、合谷穴、外关穴,每次选取5~6个面部穴位,2~3个非面部穴位,实施轮换交替针刺治疗。非面部穴位用30号毫针,针刺深度0.8~1.2cm;面部穴位选28号毫针,针刺深度小于0.5cm;发病1周内少用面部针刺,并实施轻刺激,留针时间低于0.5h,每天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1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3]。
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4]。取患侧下关穴、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颧髎穴,合谷穴,右病选左侧、左侧取右侧。用0.35mm×40mm毫针,取分段式艾头,每段15mm。发病1周内轻刺激,1周后加强刺激,实施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宜。下关穴实施温针灸时每次2壮,每天1次,治疗6次为一疗程,治疗6次后休息1天,再实施第2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面部表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采用FDI量表进行评价[5],社会功能评分越低、躯体功能评分越高表示面瘫程度越轻。
4 疗效标准[6]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面部表情表情自如,眼裂处可以完全闭合、可自主,额纹恢复正常、鼻唇对称,无口角歪斜症状,饮食正常,且躯体功能大于20分、社会功能小于10分。显效:面部静观基本无异常,面部表情较自然,眼裂处可基本闭合,额纹基本恢复正常,做极度鼓腮或眦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躯体功能15~20分、社会功能10~15分。有效:症状较前改善,面部表情轻度不自然,眼裂闭合达到50%,鼻唇不对称,额纹有所恢复,但额纹不对称,谈笑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躯体功能10~15分、社会功能小于10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周围性面瘫临床又称为Bell麻痹、面神经炎,是由于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所致[7]。周围性面瘫发病1周为急性期。
本病属中医“口眼歪斜”范畴。主要是由于寒热入侵阳明之筋所致。温针灸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达到调节经络的目的。此外,还可促使面部神经血液循环,扩张面部小血管,提高受损神的兴奋性,从而促使康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