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9-03-20陆爱勇
陆爱勇
摘 要: 现场教学所具有的共情性、现场感、情绪感染力等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环节相契合,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参观各种基地的主题教育,与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交流,现场体验法庭审判,这一类现场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关键词: 现场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
近年来,现场教学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和单位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形式,如“(湖南)省政协全面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江苏)省暨南京市70对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2],等等。可见,现场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具有的优势作用逐渐彰显出来。
现场教学广受重视,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源于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有的特征。同样,面对年轻的大学生群体,现场教学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一、现场教学的特征分析
顾名思义,现场教学是指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或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形式[3]。实现场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场地不限于教室场所,在实践活动现场中开展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又可以分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性知识的传授。前者侧重于发挥现场教学的辅助性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后者侧重于发挥现场教学的主导性功能,重在技能培训,如蛋糕烘焙等。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出教室甚至搬出校园,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组织教学。现场教学与传统教学要么强调时间,忽略空间,要么关注空间,忽略时间不同,将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起来,拉近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时空结合,教学对象理解教学内容有了更强的现场感、更多的人文地理信息。因此,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总的来说,现场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共情性
从本质上而言,教学并非仅仅是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相互磨合、互动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互动需要参与者处在同一个语境之下,没有共同的情景做基础,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播,在理论传授中缺乏实践环节。现场教学之实践教学,在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易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共情”。从心理学角度看,共情等同于“同理心”。当授课者传授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授课对象的“同理心”,从教学上而言,这种授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同理心”有助于双方建立共同的互动情境,使教学效果增倍。
2.现场感
将教学搬出教室或者校园,无疑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现场感,“百闻不如一见”。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实物、实景对应,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传授的知识和理论,而且可以有效理解现场教学的目的,增强教学效果。
可以说,现场教学属于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活动的现场感有助于增加观众的情绪体验。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观众往往会被现场的情绪和情感所感染,有时带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宣泄。喜欢观看足球比赛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在现场看球和在家看球,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可以带来兴奋、紧张和刺激,后者往往将自己视作一个旁观者。这种现场感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力是后者无法比拟的。基于此,近年来,现场教学因对现场感的强调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并受到现场参与者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3.情绪感染力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特别强调集体活动给参与者带来的情感体验,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则论证了情感对群体维系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缘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建立群体情感认同的过程。现场教学正是通过大学生的现场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现场感染力,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现场教学的感染力是多方面的。因为现场教学强调授课的主客体之间(师生)、大学生内部之间的互动,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群体内部人们之间的情绪体验是可以传递和相互感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场教学的感染力包含师生之间,也包括大学生内部之间的相互感染力。
二、现场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契合
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如何推动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包括采用何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如何推广和组织不同实践教学形式,采用何种实践教学法等成为值得深入探讨,不断总结经验教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效果。
什么是实践教学?怎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工作呢?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深刻认识。不同于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规定性,“主要有教育性、参与性、社会性和组织性等。只有正确认识这些特性,并按其特性要求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4]。在深刻认识和理解这种特性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才能顺利开展。与之相应,現场教学具有的共情性、现场感、情绪感染力等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具有的教育性、参与性、社会性及组织性等内在要求紧密契合,能够充分发挥该社会实践应有的内在规定性。
现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达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生力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课着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从教学方式来看,在思政课的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现场教学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因为,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为培养大学生德性能力和坚毅品格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两者相统一。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和体验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与现代,了解中国过去,展望未来,培养德性品质,磨炼坚毅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所言,理性沟通应是在没有外来压力和限制条件的情境下才有可能。当大家处在相同的生活世界语境内,彼此都具有平等协商、讨论的热情时,理性沟通才有可能发生。笔者认为,现场教学对协商、讨论等的强调将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言堂”、组织者和参与者地位不对等弊端,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主要形式
为了切实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进社会实践教学,必须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式,其中现场教学是重要的、实效性强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渠道之一。具体而言,现场教学有多种展开形式,把握以下几个主要形式,确保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运用。
1.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我党初心等不同主题教育的现场教学。通过参观领袖故居、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把故居、旧址等转化为大学生现场教学的课堂,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为提升现场教学的针对性,高校思政工作应大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各个高校部门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各个主题教育基地之间的密切联系。近年来,伴随着多种主题教育基地的成立,通过此类主题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史实,体认当代,展望未来。
2.与优秀党员或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交流的现场教学。大学生通过与现场优秀党员或代表性人物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交流,就有关主题与现场优秀党员或代表性人物进行交流互动,分享经验体会、剖析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等。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经验与教训,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同理心和认同感。可以说,现场教学可以发挥优秀党员或代表性人物的示范作用,通过现场交流与讨论促进大学生的认同、反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
3.在法院、监狱等场所进行法制教育的现场教学。通过到法院旁听庭审过程,到监狱参观,请犯人现身说法,强化现场感受,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等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如南京市一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充分利用了现场教学法,受到了师生的好评。该教研室教师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下,在教授法律知识内容过程中,多次组织学生去当地学院现场聆听有关案件的开庭审理。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现场聆听案件审判能够激发法制意识,让法制观念深入心中。此类现场教学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在内心始终保持党纪国法的红线,培养尊法、守法、知法的观念,为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奠定基础。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与作用已经达成共识,现场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日益受到重视,现场教学的有效性有目共睹。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现场教学可以通过现场讲解和实物实景的印证授课,生动形象,易于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现场教学,在实物、实景面前,“事实胜于雄辩”,让思政理论教学得到现实印证,如面对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基地呈现的自然环境、革命者感天地、泣鬼神的无畏精神等让大学生引起共鸣,进一步推动思政理论教学进程。
然而,尽管现场教学方式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困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组织活动面临的困境与安全隐患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现场教学这一实践教学方式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活动。谁组织?如何组织?怎样组织?如何确保安全?都需要做好精心准备,是需要多部门联合调配的活动,如校内多部门、校内与校外多部门,等等。第二,如何确保实效性?当前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师生比是一个瓶颈,在师生悬殊,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现场教学采用何种规模更合理,既能确保现场教学的实效性,又能考虑现场场所等的承载力?
第三,如何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使标准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如何避免主观性而尽力客观?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今,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场教学的困境急需重视,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湖南政协网.http://www.hunanzx.gov.cn/wzsyszx/zxdt/201906/t20190612_5355564.html,2019.6.12.
[2]中国江苏网.http://jsnews.jschina.com.cn/jsyw/201910/t20191001_2399796.shtml,2019.10.1.
[3]顧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徐家林.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特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