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 独具匠心 读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有感

2019-03-20赵红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者词人

赵红梅

带着对诗词教学的困惑,我研读了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觉得肖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独具匠心的诗词教学妙法。

独辟蹊径的思路。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教学诗词不是从题目导入,就是从结尾反推。而肖老师却独辟蹊径,先将词上阕的后两句和下阕的前两句抽出来品味、把玩。肖老师让学生将这首词中具体写“江南好”的句子找出来诵读。这样的开头设计表面看起来违背常理,实际上是有考量与讲究的。教者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引导学生入情。学生进入了诗词情境后,才能理性的赏析全词。选择这几句抒情句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恰恰就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表现。这种导入是肖老师教学智慧的沉淀、发酵。为了实现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肖老師设置了四个学习板块,分别是“江南好”“江南老”“想家乡”“须断肠”。板块之间链接自然,呈递进之势。正如肖老师所说,上课就如船行水上,总在飘摇,惊险又生动,但那水面是你必须要紧紧贴着的。我想,课堂教学思路的科学预设非常重要。它就是课堂的导向。课堂的流畅互动,精彩生成都需要它来导引与支撑。教学思路清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读中推进的功夫。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情绪”往往是不动声色的。它需要读者反复吟哦,细细品味,方能探索情绪密匙,体会诗境之隽永、高妙。这节课以“读”为主线条推进课堂。教者的导入不矫揉造作,一问一答间向学生介绍了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诗词贵吟读。“读”是最朴素的,最关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读的形式多样,有“轻读”“大声读”“默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等。读的内容丰富,有课文注释、单元导读、意境相近的诗词等。读的过程中,教者点拨适时,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出了诗词韵律美、画面美。譬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多情的月亮是皎洁、澄澈的,肖老师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轻柔些,欣赏江南女子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的美。欢乐美好的一读,漂泊无奈的二读,内心纠结的末读。只要心到了,我们的声音就能邀来美丽的春天。

比中鉴赏的学法。经典诗词都讲究练字的。好的词语可以让诗词更有灵性。如将白居易的《忆江南》和韦庄的《菩萨蛮》进行比较阅读。先让学生齐读“春水碧于天”“春来江水绿如蓝”,然后抛出“于”和“如”能否互换的问题。通过玩味这两个虚词,引领学生咀嚼赏鉴诗词韵味醇厚的意境之美。再如,将“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两句中的“尽”与“合”进行比较。从“尽”字中可以读出不止一个人说,不止一次说“江南好”。“合”字可见佳境只是别人说,自有愁苦在心头。词人带有别样的思绪,以他人的感受和自己的痛楚对照,是词人四处漂泊,无奈终老江南的内心独白。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固执的情绪,对当下处境的排斥与拒绝。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肖老师问“未老莫还乡”中的“莫”字改成“不”字,怎么样?师生情感的闸门早已打开。“伤感”“酸楚”“欲归不得”“强颜作欢快语”等词语如汹涌的潮水奔流不息,点亮了智慧的课堂。

纵观整个课堂,我的收获是满满的。肖老师的诗词教学确实独具匠心!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下降。因此,只有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教者词人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孤馆寒窗夜无寐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林逋梅妻鹤子
词人的风骨
《天净沙.秋思》的审美魅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