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超声诊断的比较研究
2019-03-20李淑娟
李淑娟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患者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1.1%,占中国女性肿瘤患者总数的27.4%。近30年来,随着乳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其5年相对生存率较过去已有较大改善,约为73.3%,这一数字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甚至达80%[1]。从病理类型来看,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为导管癌和小叶癌;从进展程度上来看,二者又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对预后有较大影响。超声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乳腺癌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以其操作简单、无创伤、重复性强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信赖。然而,有关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关联的研究相对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声像特征,以期为无创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5—2018年收治的浸润期乳腺癌患者149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入组条件:有明确的可供评估的单发病灶;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浸润性导管癌或浸润性小叶癌;术前超声检查资料完整[2]。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组83例和浸润性小叶癌组66例。浸润性导管癌组年龄37~52岁,平均(46.4±6.4)岁;Ⅰ期31例、Ⅱ期29例、Ⅲ期23例;低分化癌27例、中分化癌39例、高分化癌17例。浸润性小叶癌组年龄36~54岁,平均(47.0±6.7)岁;Ⅰ期19例、Ⅱ期23例、Ⅲ期24例;低分化癌20例、中分化癌31例、高分化癌15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及腋窝。检查顺序依次为乳腺外上、内上、内下、外下象限及中央区,然后检查腋下延伸部6个部分及区域淋巴结。检查内容包括:乳腺内部回声及导管扩张情况;肿块的大小、形态、后方声影及血流情况[3]。查阅病历资料,对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肿块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存在毛刺;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后方声影是否衰减;病灶是否存在微小钙化;肿块血流情况[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均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组与浸润性小叶癌组比较,超声图像上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微小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部回声、后方声影、血流情况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浸润性导管癌微小钙化偏多;而浸润性小叶癌肿块形态不规则者偏多,边缘有毛刺征者偏多;而其余方面二者并无明显差异。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40~60岁,且围绝经期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5]。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乳腺癌病例约27.2万,死亡病例7万余。近30年来,随着乳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为71.2%~74.9%。然而,尽管乳腺癌早期诊断能力逐渐进步,但是仍有30%~4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展为晚期乳腺癌,其中生存时间为2~3年,5年生存率降低至20%[6]。
表1 浸润性导管癌组与浸润性小叶癌组病例超声特征比较
目前,我国国内乳腺癌病例分型多分为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和其他罕见癌四大类。然而,无论是在非浸润癌还是浸润癌中,导管癌和小叶癌最为常见。区分导管癌是否出现浸润在于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而区分小叶癌是否出现浸润在于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7]。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实体肿瘤具有形态不规则、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声影减弱、存在微小钙化和血流增加等超声影像特征[8]。
由于乳腺癌是由癌细胞基因及生物学行为特性调控的组织病理改变,因此这一病理学改变是可以通过超声声像图呈现出来。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对乳腺癌中最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组与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特点进行比较。从整体上来看,这两种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其他实体肿瘤类似,具备肿瘤普遍具有的超声特征。然而,从进一步比较上来看,还是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和微小钙化三个方面,即浸润性导管癌微小钙化偏多;而浸润性小叶癌肿块形态不规则偏多,边缘有毛刺征者偏多,这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一致[9-10]。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下浸润性导管癌组与浸润性小叶癌存在细微差别,可作为超声鉴别诊断的依据,辅助术前诊断,然而确诊还需依据病理检查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