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9-03-18曾林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符合率良性肿块

曾林辉

(梅州市人民医院超声四科,广东 梅州 514031)

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激素、生殖、饮食等因素有关。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症状时一般已发展至中晚期,患者容易忽视病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早期有效诊断与治疗是提高预后及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目前,临床常采用钼靶X线片、MRI、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3]。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频超声联合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术前均采用高频超声与MRI检查;(2)超声图像资料与诊断资料完整;(3)伴有不同程度的乳腺肿块,乳头疼痛、瘙痒及溢液等症状。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代谢障碍;(2)术前接受其他治疗者;(3)哺乳期;(4)有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感染性疾病;(5)拒绝参加此次研究者。

本组纳入疑似乳腺癌患者100例,年龄28~76岁,平均(52.61±11.4)岁。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高频超声检查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10~15 MHz。嘱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指导患者双臂上举抱头,暴露双侧乳房。检查方向为横向、纵向、放射状等,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至腋中线。对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囊性或实质性、乳头状突出情况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观察。对病灶部位重点检查,了解病灶部位周围血流信号及灰阶声像图情况。

1.2.2MRI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3.0T Magnetom Skyra MRI扫描仪进行检查,选择乳房专用16通道相控线圈,嘱患者取俯卧位,头先入,使双侧乳房自然下垂至线圈内,扫描检查方式为自动回旋序列以及短反转时间反复恢复法序列,扫描时分别采取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脂肪抑制T2WI进行检查。扫描层厚设置为4 mm,间距为0,视野32 mm×32 mm。动态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北京北陆药业)0.1 mmol/kg进行造影,采集图像。

1.3 观察指标

高频超声、MRI检查征象的比较。高频超声、MRI检查及二者联合3种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及计算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乳腺癌诊断标准[4-5]:(1)超声检查: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状”、“锯齿状”,内部回声不均匀。(2)MRI检查:根据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标准将病变级别分为4级:1级,0~1分,良性;2级,2分,良性可能性大;3级,3分,良性可能;4级,4~5分,可疑恶性;5级,6~8分,高度怀疑恶性。时间-信号强度(TIC)分为3型:Ⅰ型,持续型;Ⅱ型,平坦型;Ⅲ型,下降型。(3)联合诊断:两种检查诊断结果有一种为恶性,即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两种检查结果诊断均为良性时,即联合诊断结果为良性。(4)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腋窝淋巴超声检查无法检测到淋巴门结构;皮质有局限性增厚表现;且边缘不光滑;内部血流信号表现混合型或周边型。上述表现超过2项时高度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征象结果的比较

(1)高频超声检查:100例患者100个病灶,形状不规则占94%(94/100),欠规则占6%(6/100),肿块呈“蟹足状”或“锯齿状”51例,75例肿块内部采集到钙化回声。病灶周围呈“毛刺状”25例;14例病灶未探及血流信号,46例病灶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40例病灶内探及稍丰富或丰富血流信号。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2)磁共振检查:病灶多呈毛刺状;病灶信号特点:平扫T1W1示低、等信号居多,平扫T2WI示信号混杂,以高信号为主;MRI增强示其中91个病灶呈不规则强化:有9例病灶呈欠均匀明显强化。强化曲线多为Ⅱ、Ⅲ型。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

2.2 3种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

(1)病理检查: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90例为乳腺癌,其中8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为高级别导管原位癌、1例为印戒细胞分化癌,恶性肿瘤占比90%。8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慢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病变占比10%。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2)高频超声检查:98例为乳腺癌,恶性肿瘤占比98%。1例为纤维腺瘤、1例诊断乳腺炎性肉芽肿,良性病变占比2%。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3)MRI检查:97例为乳腺癌,恶性肿瘤占比97%。2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肉芽肿,良性病变占比3%。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4)高频超声联合MRI检查:90例为乳腺癌,恶性肿瘤占比90%。8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肉芽肿、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肿瘤及炎症占比10%。有32例伴淋巴结转移。

单用高频超声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2%,单用MRI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3%,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100.0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4.031,均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乳腺癌发生率越来越高[6]。乳腺癌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增加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度,选择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高频超声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较广泛,具有无创、方便、经济等优点,且对于触诊不明确的肿块、小肿块,还可通过注射试剂定位的方法快速找到病灶[7]。但容易受分辨率的影响而导致探查过程中采集图像内部回声不均及肿块边界模糊,导致结果存在误差。MRI检查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对比度,是临床检查软组织疾病的常见方法,对于血管通透性、密度显示效果较佳,通过增强扫描可对不明确的病变及炎性组织进一步确定,MRI可弥补高频超声检查的不足[8]。

本研究中高频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符合率为100%,高于单用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92.00%和MRI诊断符合率93.00%,说明高频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杨亚琛等[9]的研究也指出,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对于临床治疗辅助价值极大。单独使用MRI诊断符合率低的原因可能是肿块型纤维腺病与肿块乳腺癌鉴别有难度,纤维腺病肿块在增强扫描下病灶表现不均匀强化明显,血流动力学及相关参考值位于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之间,而造成诊断存在误差[10]。秦巧娜等[11]研究也提到,MRI检查局限性的在于费用较高,不适合普查,而且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有空间密闭症的患者也不能进行该项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检查存在8例误诊,其原因主要与超声检查优势在于确定肿块是否存在以及大小、血流情况等[12],而对于软组织分辨率及内部结构、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不能清楚显示有关,故误诊的可能性很高。

综上述,高频超声联合MRI检查诊断乳腺癌可弥补相互间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符合率良性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