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仪式与少数民族文化记忆的书写
2019-03-15张美兰
【摘 要】 拉祜族被誉为是用歌舞来书写历史的民族。文章介绍了云南拉祜族代表性歌舞《三跺脚》的歌舞仪式。简析了拉祜族《三跺脚》歌舞背后的记忆内涵,其中包含着图腾记忆、自然崇拜记忆、生产记忆等。认为《三跺脚》是以身体为媒介的展演仪式,歌舞和仪式的相结合,起到了民族文化记忆传承的目的。在如今这个多元全球化时代的冲击下,就民族文化记忆的书写和话语表达而言,该文认为还是应该由本民族的人们来完成。
【关键词】 歌舞仪式;少数民族记忆;民族文化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其显著的差异性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从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层面出发,去探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以及再生产;有学者是从“原始”的角度去探寻少数民族文化的“根”;还有学者是从消费文化的語境下去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究竟该如何生存等。于是本文想从微观层面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仪式角度出发,从学理上去探究少数民族独有的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少数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问题。
一、拉祜族《三跺脚》歌舞仪式
拉祜族被誉为是用歌舞来书写历史的民族,因此拉祜族的歌舞仪式实则是承载着相关历史记忆的。具有代表性的拉祜族歌舞《三跺脚》的素材大多都取自于民间的民俗仪式,如日常的田间劳作、节日的纪念活动、祭拜神灵等,在跳三跺脚的时候都必须在舞台中央供奉上这一季收获的新米、甘蔗以及葫芦等。在拉祜族人民的心目中始终都深信着自己的祖先扎妥和娜妥是从“葫芦”里蹦出来的,而这个“葫芦”则是由至高无上的神“厄莎”所孕育的,由此“葫芦”这个实体就被视为是本民族的吉祥物。因此拉祜族的歌舞《三跺脚》可以看做是对民族祭祀以及对"葫芦"图腾的崇拜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仪式性。
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也提到:“仪式具有一种向部落成员共享价值观、灌输集体认同的强大作用,”涂尔干这是从社会整合的角度阐释了仪式的重要作用,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仪式其实一种在神的旨意面前的一种行事准则,而不断重复上演的仪式其实也是一种对神的崇拜。
这个有代表性的拉祜族歌舞《三跺脚》在节日、婚宴、寿宴等重大日子是必备曲目,这种仪式的表演通过身体来作为表达的媒介,程式标准化的表演模式,通过这种歌舞表演仪式,并不仅仅是向天神祈福消灾、让祖先保佑的传统宗教仪式,还有就是拉祜族男女间表达爱意、庆祝节日的狂欢仪式,所以这种仪式表达具体进行细分的话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表达的是与天神厄莎的沟通,较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拉祜族的歌舞乐器中,“芦笙吹起来跳起来,舒心的歌儿唱起来”,拉祜族的伴奏乐器中必不可少芦笙,这个用葫芦制成的芦笙被看成是天神厄莎赐予拉祜族的恩惠。除了芦笙外,还有木鼓,在云南素来流传着“木鼓能通神,木鼓声是与天神沟通对话的工具”,敲起木鼓有驱邪避鬼神、祈求来年丰收的意义。
第二种表达的就是拉祜族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日常劳作生活以及共同欢庆喜日等的这些日常生活仪式,《三跺脚》有着规定的舞蹈动作和规则,要大伙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儿在一起跳,而未成婚的男女之间则不可直接拉手,要用毛巾来拉着,而舞蹈动作一般都是跳两拍,退一步,而手上动作主要是模仿在田间收获割稻子以及丰收舂粑粑,将拉祜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这种舞蹈的方式祖祖辈辈的记录流传下来。
二、拉祜族《三跺脚》歌舞背后的记忆意涵
特纳曾说过:“仪式彰显‘社会结构状态和‘社群状态”。因此通过对拉祜族歌舞仪式《三跺脚》这个活动的分析,考察与该仪式活动相关的一些文化资料,可以从中窥探出很多有关于拉祜族的日常生活、文化及情感等的民族记忆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和总结之后,拉祜族的歌舞《三跺脚》从内容上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的记忆内容:
1、图腾记忆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图腾记忆,而这也是少数民族最初的宗教形式,图腾的象征意义是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少数民族看待、解读周围日常一切现象的结果。在拉祜族《三跺脚》的歌舞中,最显著的图腾非葫芦莫属。不仅要将大葫芦放置在舞台中央进行供奉,每个成年男子身上还要背着三个葫芦,而且拉祜族服饰上的雕花也都是葫芦的形状,不论男女都是如此,这种对葫芦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原始的崇拜,同时这也是维系着拉祜族内部团结的一种重要象征手段,通过对葫芦的统一崇拜,增强了拉祜族群体内部的认同感以及民族内在的凝聚力,因此葫芦这个图腾对于拉祜族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崇拜的缩影,也在表达着这个民族对于“根”的记忆!
2、自然崇拜记忆
“万物有灵”是拉祜族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信仰之一,拉祜族有祭祀山神、水神、火神等神灵的仪式活动,认为是受到这些神灵的庇护,拉祜村寨的村民们才能世世代代的安居乐业。在歌舞《三跺脚》的中间部分,拉祜族的歌舞表演者们就会拿出不同象征性的道具或舞蹈动作,比如“火把、树枝或者泼水”来和不同的神灵沟通交流,祈求得到这些神灵的保佑。随着长期重复的这种仪式性的祭祀方式,这种对自然崇拜的活动方式也传承着祖先的“生存”记忆,也表明了在早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拉祜族群众只能通过这种祈求的方式来获取生存,也表达出了拉祜族同胞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生产记忆
在拉祜族的这个歌舞《三跺脚》中可以看到很多日常耕作场景的描摹以及重现,较为典型的就是割麦子的动作以及狩猎的动作,这些都是拉祜族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喜悦的场景,主要表现的还是农业劳动的一些场景,象征性表现了拉祜族祖祖辈辈的生产过程,这种经验性的重现承载着拉祜族的“生产记忆”。
世世代代的拉祜儿女都在跳着的《三跺脚》,这个不断重复着的舞蹈仪式,其实也在不断地传递着拉祜族祖祖辈辈生活生产的记忆,也表现着对于自然的敬畏,因此在传承着这些重要记忆的时候也在传递着民族的特性,而这也是民族文化的立根之本。
三、少数民族文化记忆的书写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深入,受到很多汉文化的影响之后,其民族文化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些冲击,民族特性也有了一些被消解的趋势,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拉祜族歌舞仪式本身是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如今的社会中,这个仪式的上演变的越来越少,甚至只有在过新年这种一年一度的大节日中才能看得到。对于拉祜族而言,這种仪式性歌舞的操演变得越来越少,很有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某一部分的逐渐缺失。
在当前的主流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少数民族文化大多都是以学院化的方式来存在的,同样拉祜族的舞蹈也是如此,但在经过了学院派舞蹈的“华丽加工”之后,多了几分规范化和可复制性,但同时也“改写”了很多的《三跺脚》舞蹈必备道具,为了让舞台效果看起来更为精致华丽,在这份“精致华丽”的背后其实也泯灭了拉祜族歌舞《三跺脚》本身的多样性和原始特性,更别提一些内在的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记忆了。虽然这样的学院派《三跺脚》舞蹈迎合了大多数主流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但其内在的民族记忆却被“他者”给改写了。
那这种少数民族的文化记忆究竟由谁来书写比较合适?又该用怎么样的记忆书写?笔者认为这种少数民族的文化记忆就应该由本民族自己来书写比较合适,只有本民族的演员或者是表达者才能真正懂得民族歌舞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承载的民族文化记忆,拉祜族的儿女们自小就熏陶在本民族的各种民俗活动仪式中,虽然没有专业的舞蹈者们跳得那么的华丽,但却更能懂得自己民族歌舞中的风格和气韵。因此少数民族文化记忆的书写应该还是由本民族的人用自己的话语权去言说,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呈现更为合适。
【参考文献】
[1]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26-33.
[3] Turner V, Abrahams R D. The Ritual Process[J].1969.
[4] 杨莹雪.活的记忆——西南少数民族茶文学的族群认同功能[D].复旦大学,2008.
[5] 林庆.民族记忆的背景: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6] 周海燕. 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9)39-50.
[7] 康澄. 象征与文化记忆[J]. 外国文学, 2008(1)54-61.
[8] 于民.图腾崇拜与原始舞蹈[J].社会科学辑刊,1983(3)158-160.
【作者简介】
张美兰(1994—)女,拉祜族,云南普洱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