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9-02-26张银
张银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教学的社会各个领域中,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与理论性,而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具体性与形象性,将二者有效整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给其他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参与某一个活动并形成相关认知的动力,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那么就会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该事物上,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抽象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再加上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的特征,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学习。以下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该知识点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二次函数图象变化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观着.后在小組中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疑惑,还可以对二次函数图象有全新的视觉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并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而其思维也正在从形象慢慢过渡到抽象,这样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形象思维与数学抽象知识两者之间的矛盾。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有效解决该矛盾。多媒体技术具有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的特点,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效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教学问题,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与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以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对称轴”该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完成探究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且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开展“数学实验”,在实验中主动探究、发现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对数学知识也有更加直观的学习,进而给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支持。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手段多种多样,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其可以将教学主题充分凸显出来,并实现教学内容的精炼。另外,微课所具有的时间短、内容少等特点十分符合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微课主要是将网络资源当作载体,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需求下载相关教学资源,以此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实现自身数学知识与数学结构的构建与巩固。此外,微课的利用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以下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该知识点为例,教师在对课后作业进行布置的时候,可以采用微课形式,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厌倦、抵触等心理。通过微课布置数学作业,这样一来,教师可先和学生一起复习课堂上所讲解的数学知识,然后再练习数学试题,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最后完成知识点的拓展。如下题“一元二次方程x2-x+a-4=0,其一个根小于零,一个根大于零,求a的取值范围。”在该例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不仅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还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当前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课堂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爱华.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2017:12.
[2]徐娟芳.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67-168.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