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递进”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2019-02-20孙一勤陈三妹陈小萍徐水琴沈雪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理学人文精神人文

孙一勤 陈三妹 陈小萍 徐水琴 沈雪艳

(绍兴文理学院 医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护理是为人服务的专业,“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是护理学专业最核心的价值。护理人员既要熟练掌握护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更要熟知护理人文知识,能理解他人的主观体验、能分析临床情境的复杂、能实施人文关怀照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熟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律等知识,具备尊重生命、敬业慎独、自我成长等基本素质,并能从技术、态度、关系三个层面尊重和关怀病人[1]。因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特质[2],决定了一个人最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和行为模式。护理人文精神则是护理人员的职业理性,它是护理人员立身从业的引导规范,并在职业情境中外化为护理人员处理与“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职业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从业后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3]。因此,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健康观”视野下的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生自我成长的要求,也符合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的护理教育仍以追求临床技能为主要目标,以护理学科知识教学为主要特征,忽略了护理的人文特性。尽管已经开设了一些人文相关的课程,但是整体的护理人文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培养路径不清晰[4],因此需要确立全结构、全过程的护理人文教育的理念[5],探索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教学多样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

二、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护理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育人”。绍兴文理学院护理学专业以“育人”为总目标,通过优化人文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环境育人、促进实践转化等方法,积极探索本科护理教育的人文素质培育路径,形成了从入学到毕业“全程递进”、四年不断线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实现了多途径、多形式的护理人文教学。

(一)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1.构建递进的护理人文理论课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三阶段递进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主要设置导学课程,如护理学导论、美学与礼仪,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职业有正确认识,提高审美修养,认识护士角色和专业形象。第二阶段,设置伦理和关怀、思维和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卫生法学等相关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师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了解与护理相关的道德、伦理、心理、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决策、关怀、分析等社会化技能。第三阶段,在前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临床技能实训和整合性PBL课程,训练学生的护患沟通技巧、人文照护等人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护理科学知识与护理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综合素养。

2.构建贯穿全程的人文实践体系

护理学专业构建了“认知实践→教学实习→课间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的贯穿护理本科教育全程的护理实践体系。第一学年,将早期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化、规范化,加强学生对护理服务本质、患者需求、医院文化环境等议题的正确认知,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感悟,帮助学生建立人文关怀理念。第二学年,后续衔接专业相关的教学实习,如基础护理和健康评估的临床见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评估能力,促进学生对人性化护理的理解和认同。第三学年的课间见习和《综合技能实训》课程,集中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和人文知识的强化训练,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适应性。在第四年的毕业实习中,全面训练和考察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设护理人文的延展性课程

首先,依托综合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优势,开设多门选修课。护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中选读社会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课程,拓宽自身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其次,改革思政课程,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增加医学发展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改革社会实践内容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调研,发挥通识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再者,将德育教育元素整合入各门专业课程之中。授课教师通过寻找护理人文精神元素与专业、课程相契合的关键节点,把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层面的正能量元素融入课程,想方设法地去挖掘、引导和渲染学生,帮助学生在习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学得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1.借助情景教学促进学生的护理人文体验

利用情景教学实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教学、图片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在视频、图片、故事中借助情景注入护理人文知识,将未来可能遭遇的临床人文问题、社会热点关注、病人需求特点等引入课堂,促进学生有关护理人文的直觉体验;再辅以课堂上的临床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6],把有声有色的护理人文教学融入专业授课当中。

2.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护理人文思考

利用问题教学实现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在整合性PBL课程中,将期待学生学习的护理人文议题潜藏在一幕幕递进的案例变化中,并将相关问题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和生活场景描述,使之以明喻或者暗喻的方式呈现出来,触发学生思考并从中找得人文相关问题,组织讨论和辨析,使得学生在学习疾病知识的同时习得良性沟通、平等尊重、合作共助、评判思考等人际互动的软能力。

改变单向灌输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启发式教学、任务导向教学以激发学生思考;课后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围绕临床护理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讨论、撰写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护理热点问题的剖析,加强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临床决策等问题的融入。

3.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内化

护理学专业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期间的护理人文训练与实践。临床实践过程中,带教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有机地将护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并通过言传身教展示出来,如护理评估过程中的礼仪形象、沟通技巧、行为规范,护理诊断过程中的伦理、法律思考,护理措施落实过程中的同理、共情、关怀,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撰写人文感悟反思。不仅将抽象的护理人文精神元素形象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加强了护理人文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结合,也促进学生护理人文精神的内化。

(三)建设人文校园,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护理学专业利用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组织学生学习鲁迅、王阳明、蔡元培等名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知行合一”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务实、创新、求真的品质。学院凝练“崇德尚医”的院训和“勤学诚行,精艺创新”的院风,建设医学名家格言的教学楼文化走廊,设置专门的医学人文书刊阅览角,营造蕴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氛围,滋养学生心灵。

学院创设的以“滋养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为宗旨的“杏林讲堂”,成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思想、西方医学人文精神和名家医德医风的殿堂,让学生感受名家风采,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护理人文情怀。

新生入学开展始业教育和授服仪式,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实习前,举办“5·12”国际护士节的系列活动及授帽仪式,让学生感受护理人代代相承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组织学生开展护理礼仪大赛、医学人文英语论坛、沟通情境模拟大赛,提高学习护理人文知识的兴趣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护理人文精神的践行。

(四)组织服务学习,促进学生人文关怀的践行

重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护理人文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护理人文精神的养成。社会实践主要在假期和周末由学院统一安排,采用专业教师参与辅导、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学生通过养老院志工、社区调研访谈、就医过程体验、病房陪护、护理工作体验等社会实践,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形成报告,如社区问卷调查和访谈报告、实践感悟、反思日志等,将自己的心得体悟与同学进行分享,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

(五)改革评价体系,促进人文实践能力的客观化考核

针对传统护理人文评价模糊、不确定的缺点,改革评价的方式和内容,采用人文要素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全程进行动态评价。在《基础护理学》的技能考核中,将人文相关要求纳入操作评分;在《成人护理学》《母婴护理学》等课程中,要求人文相关考核占有一定比值;在整合性PBL课程中,对学生的现场讨论进行思维、沟通、合作等人文相关能力的评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情况,并动态进行比较和反馈;在《综合技能实训》中对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切实提高护理人文教育的实效。

三、成效

“全程递进”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历经多年探索,在护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产生了良好效益。

1.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得到提升

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同度高,专业思想稳定,离职率低。职业发展良好,大多数学生走上管理岗位或者成长为专科护士。学校所在地的省级、市级优秀护士,我校毕业生占比2/3。

2.社会外部评价美誉度高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满意度达93.21%;尤其对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认可度超过90%;毕业生在街头抢救受伤老人,展现过硬的护理专业技能和优秀人文素养,受多家媒体报道和社会的好评。

3.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护理学专业学生每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近年来,学生在技能和人文并重的首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在省大学生护理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奖项。学生近三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项,省新苗人才计划5项;学生发表论文36篇;30余学生获各类创业大赛奖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全程递进”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实践,在培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护理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护理人文教育模式仍有许多模糊、不明晰的环节。如何更加具体、有形地实施护理人文教育,提高护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过程。

猜你喜欢

护理学人文精神人文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