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力:阅读能力提升的“内在尺度”
2019-02-13林艳萍
林艳萍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中的核心,是依靠学生思维力转换实现的,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考力、思辨力、思想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思辨,在思辨中质疑,进而提升思辨力的深度。
[关键词]阅读能力;思维力;思辨力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以来,每个学科都在确立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养成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关键。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认识、理解表达、想象再造等活动都是在学生语言与思维的交互作用下信息转换的过程,也就是依靠学生思维力转换实现的。思维力则是阅读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在尺度” 。
一、推敲文本,激活思考力的广度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借助文本内容本身,关注文本内容形式,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在一次次思考中形成阅读能力。
1.推敲关键词语,思考力积跬步
学习一篇课文,抓住关键词反复体会,可以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采用替换的方法,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收获到一份对语言文字思考的敏感性。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石榴》一文中,带领学生品味“抽出”一词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我觉得“抽出”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好,我们平时自己写作的时候,一般说长出新的枝条,不会用“抽出”这样的词语。
师:看来你发现了“抽出”枝条这样陌生的词语搭配很有新鲜感。想一想,“抽出”和“长出”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生:“抽出”比“长出”感觉枝条生长的速度更快了。
生:我觉得“抽出”更有劲儿。
师:是的,这个“抽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枝条生长速度之快,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生长的力量之大,用得精妙。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换词的方法,激活了学生思考力,加深了学生对用词巧妙的感受。
2.推敲关键句段,思考力汇成溪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中描述:“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关注文本中典型的句式,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发展思考力,在语文阅读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位教师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对爸爸用生活中的情景解释“骄阳似火”的片段做了这样的尝试。
师: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感受是学习的好方法。你能学着爸爸的方法,联系生活经验,也来说一说“骄阳似火”的意思吗?(引导从不同角度说)
训练一 出示句式:你看,烈日当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你看,烈日当空,动物园的老虎一直躲在水里,吐着舌头动都不动。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刚拿在手里的冰棍,还没来得及吃,就已经滴滴答答化成水了。这也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训练二 出示句式:你听,烈日当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日当空___________________。
师: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来感受,甚至还可以用其他感官来表达。
生:你听,烈日当空,空调的外机发出“唔唔唔——”不停工作的声音。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坐,烈日当空,把电瓶车晒得发烫。当你的屁股坐上去的时候,会有被烤焦了的感觉。这也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训练三 引发争辩: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是否可以把刚才说话的内容来替换书上爸爸说的话呢?
学生交流后发现:不仅要理解例子的运用,还要符合课文整体内容的情景。
教师引领学生分三步推进思考力的激活。第一步借助教材例子进行迁移訓练,让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规范句式表达的能力。第二步主要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学会表达的同时,能够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思考,让表达更加立体化。第三步的推进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奥秘。课文选取典型的事例有说服力,而且例子是可以被替换的,只要符合课文整体意境即可。这样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拥有言语表达的自信,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内在言语生命的不断发展。
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发现课文谋篇的方法,一下子就让整个故事结构清晰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复述故事,甚至续编故事也化难为易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力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课堂生成也就尤为精彩。
二、 比较质疑,提升思辨力的深度
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是读者也是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思辨,在思辨中质疑。
有位教师在执教《三袋麦子》时,采用了比较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质疑,解疑,新质疑,在一唱三叹中,保持思维活力,拥有思辨能力。
质疑一:三袋麦子相同吗?——学会课文内容前后勾连
教师在梳理《三袋麦子》主要课文内容后,诱发质疑:土地爷爷送的这三袋麦子是一样的吗?
一部分学生说这些麦子是一样的,一部分学生说这些麦子是不一样的。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辩论,从文中找到自己的论据。
生:这些麦子是一样的。既然是土地爷爷送的礼物,肯定是一样的。
生:这三袋麦子是不一样的。书上说小猪觉得麦子黄灿灿的,小牛认为是饱满的麦粒,小猴则认为是上等的麦种。课文对麦子的描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是不同的。
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们大家认为谁的更正确,这两位同学能说服大家吗?
生:土地爷爷送礼肯定是一样的。每人一口袋,这些麦子肯定一样的,土地爷爷不会送出不同的麦子来。
有理有据后,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另一名学生反驳:如果土地爷爷送的是相同的麦子,为什么三个小动物会觉得麦子不一样呢?
师: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才最有说服力。
生交流:三個小动物的个性不同,所以它们看到的麦子不同。小猪最喜欢吃,所以它眼里看到的麦子与吃有关,看到麦子就想到能磨成粉做成美味的食品,黄灿灿的麦子是最好的,所以它的眼里只看到了麦子的颜色。小牛很节俭,相对家里的草料和杂粮,这些麦子可是好东西,因此,它看到的是麦子的大小,觉得特别饱满。小猴是最聪明的,它想到可以种到地里,所以,眼光里看出来就是上等的麦种。小动物们觉得种子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个性不同,所以眼光就不同。
师:真棒!个性不同,眼光不同,所以小动物眼中的麦子看似不同,其实每袋麦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看待麦子的想法不同。
质疑二:了解三种想法——聚焦文本的表达方式
师:课文中小猪、小牛、小猴对麦子的想法相同吗?课文是怎么写的,找一下。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小牛的想法:“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这里直接就告诉了我们小牛的想法,它要先存起来,慢慢吃。
学生发现:老师,我发现课文里直接描写了小牛的想法,可却没有直接描写小猪和小猴的想法。
师:没有描写,那它们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呢?
生:小猪想把这些麦子都做成白面馒头和烙饼来吃。但作者没有直接写小猪的想法,而是写了小猪说的话,和小猪的具体做法,从说话和做法中,我可以知道小猪的想法。
师: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就是语言,把心里的想法做出来了,就是行动。在小猪的语言和行动中就能了解小猪的想法。
生:小猴想这是上等的麦种,如果种到地里一定会收获更多的麦子,这个想法藏在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具体做法里。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释疑的过程,无疑就无思,就无学。所以,让学生思维真正启动,就必须善于质疑。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老师主要在看似无疑处设疑,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生成新的质疑。三袋麦子相同吗?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三种想法描写了吗?诱发学生对文本表达的思考。一次次引导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生生之间充分对话,师生之间充分对话。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堂也是一样的,于无疑处生疑,于释疑处“新质疑”,让课堂的“疑问”充满智慧,让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三、 文化价值,增加思想力的远度
于漪老师说:“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不能减弱文化参与,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活力。学生挖掘认识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形成自己思想力的过程。
1.意象价值的探寻,发现作品思想的延展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对象。小学生在理解作品表达背后深藏的意象内涵有一定难度。但只有触摸到意象的内涵,才能真正读懂作品的价值,学生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
有位教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中,就是在一次次深入探寻送别情的意象价值,带领学生发现诗文中思想的内涵。
师:《黄鹤楼送别》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对孟浩然送别时的一份真情,你能在文章中找到哪些景物藏着李白的这份临别真情吗?
生:“杨柳依依”。古人认为“柳”与“留”谐音,就是挽留的意思。
生:“沙鸥点点”。沙鸥是成群结队的鸟,点点沙鸥也寓意团聚,不忍别离。
生:“孤帆”。这艘船就意味着友人离去,心中不舍之情更浓。
生:“碧空尽”“天际流”。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碧水茫茫,就像此时心情,心头空空的。
师:字里行间,每处景中都藏着李白浓浓的不舍情,这种种景色都是李白传情的“意象”,在这么多意象中,让我们一起聚焦“孤帆”,仔细触摸作者的那份心情。
师:长江是黄金口岸,江上船只如过江之鲫。为什么李白眼中此时看到的是“孤帆”?
生:对此时此刻的李白来说,其他的船只都看不到了,他的眼中只有孟浩然所坐的一艘船,所以是“孤帆”。
生:对孟浩然来说,此次远行路途遥远,李白不能同去,他是孤身一人上路,表达了孟浩然路途的孤寂,所以是“孤帆”。
师:看来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不舍深情都藏在“孤帆”这个意象中了。借景抒情,是中华诗词中典型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还有其他意象中藏着的深情,同学们也可以这样来细细揣摩。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请学生发现诗文中“意象”,品味“孤帆”的意境,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借景抒情的诗文表达内涵,又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了诗词含蓄传情的表达风格。
2.文化内涵的传承,完成自我思想的提升
阅读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渠道,语文课堂应该有探寻文本最深处的文化基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地区和民族文化的能力。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涵泳文字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承,思想的提升。
蒋军晶老师在教学《文成公主进藏》一文时,拓展群文阅读,插入“历史故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两种文体的区别,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见解。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的是民间故事,但是要了解更多真实发生过的事,可能要读另一类故事,那就是历史故事。
师:你是更喜欢历史故事呢,还是更喜欢民间故事。为什么?
生 :我觉得民间故事神秘,鸟也会说话。
生 :民间故事的结尾美好,结尾总是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像历史故事结尾说松赞干布很快死了。
生 :历史故事中有些细节太残忍了,我不喜欢。
师:也有很多同学喜欢历史故事,说说原因。
生:历史故事有更多的细节,非常真实。
生 :要了解真相,还是读历史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也说出了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给人以温暖,历史故事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蒋老师引入了历史故事,让学生在两种故事的比较中进行赏析。同样的故事题材,民间故事温暖美好,历史故事真实冷峻。既拓展了阅读范围,又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独到的欣赏眼光。学生的思想力就在这样的环节中孕育。
在阅读教学中,致力于思考力的激活,思辨力的提升,思想力的增加,才能让学生思维力成为提升阅读能力的“内在尺度”,让阅读能力在学生关键能力中凸显出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吴丽平.民间故事“教什么”与“怎么教”[J]. 山东教育,2015,(3).
[2]蒋军晶,黄莉莉. 用好例文,群文促思——《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及评析 [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7-8).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