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9-02-11

关键词:肌张力尿量体温

王 慧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如羊水污染、窒息等因素导致新生儿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引发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1].其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性神经功能缺陷,如脑性瘫痪等、智力障碍等[2]。本文中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共39例,为探讨适宜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符合HIE诊断标准的患儿39例,男婴25例,女婴14例;其中早产儿13例,足月儿26例;合并新生儿肺炎11例,合并新生儿低血糖5例,合并新生儿硬肿症8例,合并新生儿黄疸8例,合并新生儿颅内出血7例;入院时间在出生后0.5h-7d,体重在1700g-4900g;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本组实验中除1例重度患儿死亡,1例中度、2例重度患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外,另外35例患儿全部好转出院。

2 病情观察

2.1 生命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及口周、呼吸、心率等变化,对于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的患儿,及时给予心电监护[3]。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嫩薄等,导致新生儿易于散热,体温偏低,因而护理人员应每4h测量患儿体温1次,尤其是对早产儿及硬肿症的患儿,更应加强测量次数。合并新生儿肺炎的患儿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特别要观察患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听诊双肺有无呼吸音改变等,若患儿面色苍白,出现口唇或四肢末梢青紫、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吸气时出现“三凹征”、吸气呻吟、呼吸暂停等说明病情危重,应及时抢救。

2.2 颅内高压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肌张力、瞳孔的变化,若患儿出现嗜睡、易激惹、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改变、瞳孔变大、前囟紧张、隆起,颅缝增宽,则提示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遵医嘱早期予以降颅内压、利尿剂的使用。

2.3 血糖监测

合并低血糖的患儿应定时测量血糖,注意观察有无震颤、多汗、呼吸暂停等情况,有呼吸暂停者及时处理,保证充足的能量供给,如进食不能满足小儿需要,应静脉给予葡萄糖。在输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和葡萄糖的浓度,避免造成高渗状态及高血糖状态。

2.4 24h出入量的记录

对于硬肿症的患儿,要严格控制好出入量,其中奶量、尿量尤其重要。奶量增多可反映患儿食欲好转,能量供给增加。尿量是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每小时尿量小于1mg/kg应立即报告,以防发生肾衰竭。

2.5 黄疸的观察

观察患儿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及程度。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尿量及吸允力、肌张力、哭声、精神反应、有无抽搐等变化,预防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6 呼吸道分泌物的观察

应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颜色、量及黏稠度等,以及是否伴有羊水、血液、呕吐物或胎粪的吸入。

3 护理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患儿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气、呼吸困难很容易引起窒息、呼吸暂停,加重肺部感染,应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干净口鼻内的分泌物,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吸引时压力 <100mmHg(1mmHg=0.133kPa),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0 s,防止损伤黏膜。

3.2 吸 氧

根据呼吸困难及缺氧程度对患儿采取不同程度的吸氧方式,一般采用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头罩给氧更有利于血氧饱和度提高,并且要更舒适,病情较重的患儿适用,但持续吸氧时间不能超过6h,氧流量在5-8L/min.鼻导管吸氧时足月儿一般氧流量为0.5-1L/min,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流量0.3-0.5L/min,对于中、重度患儿应根据缺氧程度加大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6%之间。当病情好转及时停止用氧,过量吸氧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如缺氧情况无法改善时应给以持续气道正压吸氧(CPAP)或机械通气。

3.3 降低颅内压、镇静

患儿出生后4h,是综合干预防治的最佳时机,重度患儿可出现脑干损伤,应及时应用脱水剂,力争在 24 h~72 h 内使颅内压下降,保持患儿头高足低位,床头抬高30 ° ,头居正中位,勿偏向一侧,以免颈静脉回流受阻,遵医嘱给予Vk1、止血敏预防出血,速尿减轻脑水肿,鲁米那控制惊厥。颅内出血者,出血停止后给予胞二磷胆碱等脑代谢激活剂。最好选用留置针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出血。输液时要用输液泵,泵速过快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糖。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还应密切观察意识、前囟张力、肌张力、有无惊厥等病情变化,对于抽搐、易激惹、烦躁不安的患儿,应遵医嘱予以镇静、止痉,可于入院2 h内给予苯巴比妥治疗,使症状及时得到控制。

3.4 注意保暖

新生儿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体温过低会导致脑细胞代谢功能障碍,需采用暖箱、辐射台等复温。合并硬肿症的患儿复温时要循序渐进,将患儿置于30 °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0.5-1 °,不超过34 °,6-12h复温达36 °即可,暖箱不可放在取暖设备旁或有对流风处,以免影响箱温。体温过高会加大耗氧量,应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 °。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门的次数,维持箱温的恒定。

3.5 喂 养

一般于生后4h开始喂养,可先喂葡萄糖水,无溢乳、无呕吐的情况下可开始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应按比例予以配方奶。病情较轻者可少量多次喂奶,但不宜过饱,防止呕吐和误吸;患儿病情重时,可采用鼻饲喂养,喂奶量由少至多,喂奶后抬高床头30 °,右侧卧位,以利于奶液排空,喂奶前要抽吸胃管,如有残余应延迟喂奶时间。奶具要定期消毒,预防感染。喂奶后要记录奶量,并密切观察患儿尿量。不能进食者应适当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以保证热量和水分的正常需要。

3.6 预防交叉感染

新生儿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极易引起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生儿病房管理要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湿度在55%-65%,每天室内紫外线照射30-60min。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尽可能减少一切交叉感染的因素。

3.7 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衣着要采用通气的棉织布,每天用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轻轻檫干,避免用力,涂少许红臀膏预防红臀,脐部每天用碘伏消毒一次,保持脐带包干燥,避免尿液浸湿,定时更换体位,预防体位性水肿。

3.8 健康教育指导

作为医务工作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学会对家长焦躁的心理进行疏导。另一方面需要向家长介绍病情和相关医学知识,因本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应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门诊随访,做好后期康复治疗的准备。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HIE患儿采用早期监测,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措施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4]。通过对这39例HIE病历的观察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本病的改善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环节,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肌张力尿量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