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成人与博雅教育

2019-02-06任静

市场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摘 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灵魂发育的关键时节。高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精进,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促使他们早日精神成人。为此,高职院校应营造博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发校本化的博雅课程体系,培养博雅型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博雅教育;职业教育;精神成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2-0154-02

一、 引言

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育生态也随之呈现变化。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职业至上论”统治了当今的高职校园。大多数学校推行的是围绕就业的应业教育,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岗位需要什么,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这种应业教育的狭隘性, 对文化素质教育有消解作用。大学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片面性与大学的初心已渐行渐远。

关于大学教育的意义, 英国教育家纽曼曾经指出: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专业成才,不是技术培训,而是博雅教育。 大学不是培养政治家,也不是培养工程师,大学教育的终极理想是致力于每个学生人格上的完整、完善、完美。人之成人,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健康和成熟度,引导学生把精神升华到博雅的高度,促成他们的精神成人,这是大学教育的使命。

二、 精神成人和博雅教育

有学者指出,人的成人有三个层面,生理层面的成人、法学层面的成人和精神层面的成人。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史上“灵魂发育”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长大成人不仅是生理层面的年岁增大,也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拥有选举权,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成熟。一个人的精神成人应该包括三个维度: 文化素质是否达到了成年人应有的修养和广阔的人文视野;道德维度是否与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相契合;心理和情感维度是否符合社会对成年人的期望,如情感的稳定、心智的成熟等。

职业教育如果仅仅将学生视为一个可塑造的匠人或者技师,那是一种不全面的教育,是半人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以职业技能为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兴趣和潜能的自由全面发展。职业教育除了教学生专业技能外,还需通过博雅教育触及学生的灵魂精神。如果人的教育局限于狭义的专业教育,只讲授“何以为生”的技能和知识,而忽略了“为何而生”的思考,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成为“工具人”。

博雅教育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博雅教育是与职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概念。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没有灵魂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培养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高雅的品格,广博的智慧以及良好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博雅教育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中,“优雅”和“宽广”反映了生活领域的二重性。 “雅”,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富有内涵,温柔敦厚; “博”,就是向外,不断攀登,博收藏广。孔子提出“君子通六艺”的教育主张,强调通过大学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君子儒,强调君子应该既智慧博雅、敦厚沉稳、富有涵养,又通达事理、反应敏捷、思想活跃。可以说,这就是典型的博雅教育。 可以看出,国内外博雅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培养知识面广,气质高雅的人,使学生成为技术与情感、理性与感性、欲望与优雅融为一体的人。

三、 博雅教育的终极理想是使学生精神成人

(一)博雅教育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引路

人的成长, 重在精神。高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精进,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随着时代的进步,年岁的增长,学生必将越来越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构架精神世界的两个支撑点就是做人的人文精神和做事的科学精神。

高职院校对很多高职学生来说,是他们学生生涯的终点站,学校既要承担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的任务,又要承担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一所愿意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高职院校应该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道悟道,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識储备,改变他们的精神世界,用博雅的知识底蕴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在大学阶段完成精神成人。

(二)博雅教育为学生的安身立命护航

时代的发展使得科学的综合性越来越强。随着知识的加速老化,只有专业技能不再可行。当今的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博雅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一个通过博雅教育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的人,尽管他可能无法立即成为一个专家,但他将一直处在一种智力状态,可以胜任任何学科研究或任何一种职业。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创造是时代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三)博雅教育为学生的情商提升助力

教育不在毕业时终止,而应是人持续一生的永久旅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关注要近处着眼其在校需求,远处投射其终身发展需求。事实证明,大学生走上社会,他们成长成才的因素不完全取决于智商,情商起到同等关键的作用。博雅教育为学生的情商提升助力,其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拥有广泛的知识,还具有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素质,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生活中掌握扎实的知识,熟练的技能,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心理不堪一击到心理耐挫力的不断提升,从对事物抉择的优柔寡断到准确决断,以及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在人生的每一次抉择中把握好方向,学生情商的全面提高取决于他们通过博雅教育练就的广阔视野和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思考能力、洞察能力等多元能力。

四、 高职院校实施博雅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博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的文化品位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深远而微妙的影响,而这往往是某些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最好的教育是看校园是否有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变得优雅,变得宽广,变得有分量。因此,必须把大学的文化建设作为渗透博雅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为学校,唯有把张扬大学精神作为学校的基础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态良性运转,引导不同品位、不同价值取向的师生向上、向前,充满正能量、正见、正思维,使师生的品位与校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大学要创建成对学生的精神健康和活力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和谐校园,不仅应拥有美丽的绿色校园和高品质的建筑,而且还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应该以高频度、多形式的学术活动丰富校园学术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不断加大的经费投入建设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营造“让一草一木说话、让一砖一瓦传情”这样一种流动的文化境界。通过各种载体,以多种形式形成学校博雅教育文化场,让师生日日行走其间,时时受到文化的濡染。

(二)开发校本化的博雅课程体系

推进博雅教育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结构合理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博雅教育课程的设计不仅是为未来职业进行设计,也是为未来的人生进行设计。其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健全的“社会人”的培养进行架构。职业院校要鼓励教师们挖掘潜力,开发校本化的博雅课程体系让学生自由选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一所大学各有自己的特点,大学公选课程的开设要将学校的师资特长、专业特点、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等体现出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比如南京铁道职业学院作为轨道交通类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依靠学院刚刚成立的全国唯一的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开设诸如铁路史话、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铁路与战争历史、世界铁路运输的发展历史等课程;针对该院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服务对象都是旅客的特点,开设旅客心理学;围绕高铁车厢和地铁车站这样的文化载体,让学生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创意、人性化设计研究中去;学校地处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蕴含着丰厚的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资源,可以围绕地域文化的特点,开设与此有关的选修课;南京铁道职业学院有着近80年的悠久历史,可以通过选修课对学生实施校史教育。

高职院校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可以采用目标导向的模块,其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六个板块:文史经典,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科学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动性和独立人格;艺术审美,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生命关怀,教育学生珍惜生命, 思考生态环境与生命伦理问题。通过这些课程的熏陶,加深学生对中西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认同以及批判,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品质,促使他们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三)构建博雅大气的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优秀的博雅教师队伍,培养博学多才、气质高雅的教师,是对现代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导致人的单方面发展的矫正与超越,是对教师生命价值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实施博雅教育,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个人的内在气质,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个人品德修养的博雅之师。

学校可以通过学术论坛、大师讲座、名家风采等系列讲座让老师接受最前沿最高端的先进思想和观念;应对现行的例会制度进行改革,在例会中设置“艺术鉴赏”“人生百味”“教育论坛”等栏目,使例会成为老师们拓宽视野、提高自我修养、获取信息、陶冶情操的媒介;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特殊培训活动,或是教师才艺展演,展示教師的个人风采。对教师进行博雅教育,也是教师伦理教育的体现。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师知道如何对待他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对学生和社会抱有强烈的关怀意识,如何具有开阔的教育胸怀和博大的教育理想,如何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五、 结语

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博雅教育因其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博雅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在科技知识爆炸、创新一日千里的时代,理应与职业教育和谐并存,相互支持,成为高职教育的两翼,缺一不可。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博雅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选择,是现有国情的选择,是学生心灵成长、精神成人、和谐发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彭桂芳.论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任平,阳小文.职业院校中实施博雅教育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夏中义.精神成人与大学[J].学术月刊,2003(7).

[5]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管庆江,王智永.刍议博雅教育与大学新生始业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

作者简介:

任静,女,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