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2019-01-30刘晓燕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刘晓燕

摘 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学数学注重结果、结论。而到了初中,题目会一步步加深,注重推理的整个过程,比如证明和几何之类的题目,而这个时候就要试图师徒结对,小组合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促使初中生更愿意学习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塑造学生与学生师徒结对,小组合作互动的模式,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式;师徒结队;小组合作

所谓师徒结队,小组合作,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互动,是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基础之上,两者之间的互动信息,能让老师精准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能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对方的思考方式和理解方法。本文将简洁叙述学生与学生的“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初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在初中学习阶段,初中生一般只有具体思维,没有丰富的抽象思维,他们很难把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抽象化思考,只能借助一些具体的情境进行理解。整体而言,初中生群体的思维发展并不完善,思维转化较慢,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初中生思维转化较慢的特点,适时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不断促进初中生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注意力特点

只有集中注意力学习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初中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因为发现新鲜玩意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时间,在课堂前二十分钟重点讲解课堂知识重点,引导初中生全神贯注地进入课堂,注意保持初中生上课的稳定性以及注意力。

(三)學生学习记忆发展特点

初中生受到思维和年龄的控制,大脑发展尚未完善,初中生记忆一般停留在机械式记忆,并不能够过渡到理解性记忆。根据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把被动记忆变为主动记忆,把具体化的记忆转化为抽象化记忆。

二、“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教学步骤

(一)合理分组是“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基础

合理分组之前我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即将被分组的学生的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主被动学数学等。包括与家长联系、与班主任探讨。合理的分组是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遵循以优带困、相互合作的理念。由此,我把整个班级分成13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B层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但学习能力欠缺,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C层学生数学基础弱,又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中A是师傅,B是辅导员,C是徒弟。同一组中有一对学生是师徒,另两名学生是辅导员,互助追赶以及协助组内师傅一起帮助徒弟。

(二)“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具体教学步骤

课前、课中、课后师徒结对是“师生结队,小组合作”的重要步骤,首先课前:预习指导,师傅批改;其次课中:课堂交流→徒弟展示→课堂检测→师傅评价→徒弟反思→归纳总结;最后课后:作业分层→独立完成→师徒帮扶→合作订正→师傅讲评→反思提升。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教学步骤,必须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和相互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进步。

1.课前预习,课上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通过编制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归纳点评来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完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尤其在“预习完成导学案”这个环节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C层学生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欠缺,所以往往很难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组内师傅的帮助和辅导,并把徒弟在预习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记录在“师傅答疑本”上。

2.课堂交流,徒弟展示

在小组课堂交流这个环节,我让小组中师傅先和B层的学生讨论交流,互相答疑解惑,让徒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把困惑的问题记在“徒弟问疑本”上。等师傅讨论好后再来关注徒弟的想法和困惑,由B层学生协助帮扶,经过交流讨论后,让徒弟展示部分他已经弄明白的知识,对于还没弄明白的问题再寻求老师的帮助。

3.课堂检测,师傅评价

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按照分层原则设计A、B、C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A层内容是徒弟必做的,其他组题选做。徒弟完成课堂检测后交给师傅批改,由师傅结合课堂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徒弟课前及本节课的表现与课堂检测完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评价。

4.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一节课结束,我要求徒弟们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和反思。首先是总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其次是反思这节课还存在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题不会解或者没听明白。要求徒弟准备一本“徒弟问疑本”,把课上课下不明白的问题登记在本子上,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讨论、解决,只有徒弟进行反思,才能够答疑解惑。

5.作业分层,独立完成

对于作业本及书本的课后作业我都做了一定的分层,徒弟只要完成规定的一部分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强调在做作业时不能交流讨论,一律独立完成.尤其是徒弟们,遇到困难不能依赖师傅。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就记录下来,等待下次交流讨论时再让师傅们答疑解惑。

6.师徒帮扶,合作订正

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订正反思,徒弟针对作业本上的错题及有困惑未能解决的题目,向组里师傅请教,经小组四人讨论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再由师傅记录。

7.师傅讲评,反思提升

师傅记录的未解决的问题,统一交给老师,老师课堂上再针对这些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徒弟、辅导员、师傅都能得到解惑,进行反思升华。

三、师徒结对,小组合作过程的有效开展注意要点

(一)引导学生体验“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乐趣

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素质增长见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如果一个人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就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因此师傅在这个时候要出来适当地制止,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集体交流智慧,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思维逻辑、语言组织能力的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但是其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快速成长。这些需要师傅提供适当学习环境去培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学生要独立思考,还要敢于提出自己之外的见解,那就是把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所以只有尊重别人,听别人说的重点,这样才能达到小组合作的目的,达到师傅教会徒弟,优秀互补,共同提高的理想学习状态。

(二)适当确定学习内容和问题

“师徒结对,小组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手段,方式与所学内容相呼应,但不是所有领域的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在合作学习前师傅要适当陈述,目的是更好地吸引学生。师傅需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必须掌握哪些知识点;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师傅的指导作用,带动徒弟更快地找到学习的切入口。

在“师徒结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师傅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数学已经有一些难度,师傅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这样才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最大的优势。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时,首先引起的应该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才是小组讨论。学生的意见在思考之后有不同时,学生要参加一轮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且必须说明理由。个体的思考是整体无法替代的,所以师傅一定要留足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在每个小组讨论时,师傅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学生多发言,多思考,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

(三)及时反思和跟踪调查

小组会议后的反思与总结阶段,教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收取学生的讨论信息,并且进行反馈,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找到成功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改进,最后找出你最好的结论并且对小组进行反思。这样慢慢地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在合作学习中,把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并且要主动观察。如果因为一个难点问题所提出来的建议很不一致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干预,进行分类分析。并且在难点疑惑解答完毕后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过程中,还可以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碰到困难时或者发生歧义,要静下心来,学会让学生反思,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义意见,让学生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让学生相互了解自己的观点,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这样小组成员才能建立相互信任,才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建立切合实际的方案评价表

评价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在师徒结队,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首先评价的主体是多样的,其次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对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要基于激励提高师徒及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所以评价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和针对性,也要有全面性,并且对杰出的师徒及小组中的成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適当有趣的奖励。最后再加上一定的课堂练习,最好可以给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制定一定的基础分。而小组最后得分就是这个分数。标准基础分和总分是不确定的,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也就是说每次表现良好时,都可以加分,使它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如果考试失误或者不理想,要被扣分。所以学生的分数会随着时间时好时坏,时高时低。学生身份也随之改变,最后师傅可以在课堂之余,选一些抢答题。每个小组抢到后,由一名代表负责回答这样的问题,避免了有一些人不肯动脑筋,也避免了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的坏现象出现。

在“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表达聆听争辩讨论来参与实践。初中数学是奠定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纠错能力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同样这个时候也是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学生因为对教学方式的抵触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所以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育模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师生结队,小组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师傅带领徒弟,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同学们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建立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在课堂上让师傅教徒弟,学生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合作,感受到个人在自己所学或者所教知识中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或者他人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曹靖.初中数学教学中师傅和徒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112.

[2]李阳.初中数学课堂师傅和徒弟之间互动研究[J].南北桥,2016(12):89.

[3]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50-51.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