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2019-01-30白生宏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情操经典诵读良好习惯

白生宏

摘 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学生吃、住、行、生活都在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而经典诵读就是培养寄宿学生良好习惯的捷径。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经典诵读;良好习惯;道德情操

我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我校把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在结合多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寄宿学校诵读经典的新途径,构建全新的校园文化,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寄宿孩子良好的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这样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长,吃、住、行、生活都在学校,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差,稍加放松,便会出现问题。因此,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孩子们正在诵读的《弟子规》中提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诵读的同时,就会使孩子们在无形中懂得:晨起必须洗漱、穿戴整齐等是作为学生应该养成的基本行为习惯。还有初中寄宿学生在诵读《论语》时,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就更多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孩子们懂得了不论什么事情,要想学好它,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它的兴趣,并能以此为乐,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孩子们明白复习旧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孩子们通过诵读这些名句,懂得了与他人和谐相处。校园内,捉弄别人、说脏话、打架骂人的现象逐渐少了,行雅德馨成为校园内的新风尚。

2.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寄宿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通过经典诵读实践,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宿管老师反映,自从孩子们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之后,孩子们除了行为习惯大有改观外,还懂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宿舍欺凌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校园变得文明和谐起来。家长也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周末回家知道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了;也懂得尊敬师长,为父母端茶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

3.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寄宿孩子文化素养

首先,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研讨中。其次,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读物备受大家的追捧。课余时间,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主动和其他同学讨论经典名著中的各种人物,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中逐步提高,作文课不再是让孩子们头疼的“老大难”。

二、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

1.崇德力行,环境育人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展示橱窗、宣传栏、教室文化墙、黑板报以及广播、电子屏等,展示国学经典名言名句,营造浓郁的国学经典文化氛围。各班级则可利用晨读进行5~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每天上、下午放学时,走读生和住宿生在列队行进中进行诵读展示。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诗韵书香”国学经典教育特色,让学生切身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无限魅力,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价值导行,习惯随形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在编写“诗韵书香”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过程中,我们查阅大量资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方针三个层面内容充分渗透到校本教材中,将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功能与经典诵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校本教材编写时,我们拟定了“爱国篇”“励志篇”“边塞篇”“思乡篇”等主题篇章,精选了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經典篇目,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诵读素材和精神食粮,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诵读与生活,相辅相成

诵读经典本身就是一种文字的积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初步实践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经典诵读与日常生活相辅相成。经典教学不能孤立完成,不仅仅体现在阅读中,也体现在识字中,组词造句;在阅读中,品读鉴赏;在写作中,引经据典。结合农村住宿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利用早读、早操、集会、饭前、饭后、列队、放学、行进时的脱口诵读,把国学经典充分融入并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初步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住宿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最是书香能致远”,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意义深远且任重道远,让我们紧紧擎着一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之心,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展示真我,让中华国学经典为农村寄宿学生的健康成长指路引航。

参考文献:

[1]贺建英.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7(35).

[2]赖相卫.对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素养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2(18).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培养农村寄宿制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GS[2018]GHB3493。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道德情操经典诵读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