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成效

2019-01-30崔恩会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崔恩会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从强化阅读指导、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家校互动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策略

阅读是学生拓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笔者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需要家长配合、教师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第二,学校没有考虑学生的阅读需求,图书类型单一,缺少趣味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第三,教师更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对阅读的感知,没有沉下心来静心思考;第四,教师不能从教材出发,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引导,只是向“标准化”靠拢,学生缺少思维空间,只能亦步亦趋地迎合教师的思维;第五,课外阅读没有引起学生和家长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知识建构存在困难,而且学生自控能力弱,难以抵挡诱惑,宁可玩游戏、看抖音,也不愿意看书。因此,语文教师要改善低效阅读的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强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如果硬性规定学生需要在哪些时间内读完哪些读物,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阅读产生抵触。如果想要让小学生阅读《格林童话》,教师不妨给他们讲解其中的一个故事,学生听得有兴趣,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个故事来自哪里?”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阅读《格林童话》。所以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讲解其中的精彩故事,并对他们的讲解予以肯定,从而带动一批人阅读。

很多教师将课外阅读视为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忽视了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积累。笔者认为,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积累的知识也会产生变化,他们的能力也会从“积累”到“释放”,所以教师要用长远的眼光、开阔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阅读”变为“悦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爱读的书籍,让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好感。一些课外书籍图文并茂,设计精美,情节曲折,内容有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和家长不能过多地干扰学生阅读的过程,有时小学生缺乏专注力,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阅读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此外,教师应该将阅读的选择权下放,让学生在可选范围内自主选择阅读书目,并且鼓励学生复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桌讨论交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家长要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将书籍放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学生每天都看到这些书,就很容易产生翻一翻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多读书,多分享,让学生受到熏陶,慢慢养成阅读习惯。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感受,延长学生注意力的时间。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媒体辅助、介绍梗概等方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鼓勵学生由“输入”走向“输出”,表达阅读感受。

三、促进家校互动,创设阅读氛围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避免“低营养”的阅读素材,这些书目难以引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甚至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教师要为学生选择一些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书籍,如具有趣味性的科普材料、情节有趣的小故事,蔌者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清单,定期通过开读书汇报会、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尽可能地促进阅读资源的共享,定期召开课外阅读主题家长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主动营造阅读氛围,感染学生。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