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效验的仲景小经方

2019-01-29郝纯有刘世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鸡屎经方麻黄

郝纯有 刘世恩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7 级,河南 郑州 450000;2 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小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含有1 味药或2~3 味药的方子。据统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记载方剂除重复外,总共260 首,而小经方共有102 首方,占比高达39%,可见张仲景对小经方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经方的“药少而精”。

1 小经方药味分类

1.1 一药一方共15 首方 文蛤散、蜜煎方、甘草汤、烧裈散、一物瓜蒂汤、百合洗方、苦参汤、矾石汤、皂荚丸、乌头煎、诃梨勒散、鸡屎白散、红蓝花酒、蛇床子散、狼牙汤。

1.2 二药一方共37 首方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丸、瓜蒂散、桔梗汤、苦酒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赤小豆当归散、头风摩散、葶苈大枣泻肺汤、薏苡附子散、泽泻汤、小半夏汤、蒲灰散、甘草麻黄汤、枳术汤、消石矾石散、猪膏发煎、半夏麻黄丸、大黄甘草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橘皮汤、紫参汤、蜘蛛散、葵子茯苓散、枳实芍药散、矾石丸。

1.3 三药一方共50 首方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四逆汤、猪肤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大陷胸汤、小陷胸汤、白散方、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桃花汤、半夏散及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枳实栀子豉汤、滑石代赭汤、蜀漆散、栝蒌薤白白酒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桂姜枳实汤、厚朴三物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十枣汤、厚朴大黄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麻黄附子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柏叶汤、泻心汤、猪苓散、大半夏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散、甘草粉蜜汤、甘姜人参半夏丸、当归贝母苦参丸、下瘀血汤、甘草大枣小麦汤、旋覆花汤、大黄甘遂汤。

2 小经方的剂型分类

2.1 膏剂 猪膏发煎。

2.2 丸剂 赤石脂禹余粮丸、半夏麻黄丸、当归贝母苦参丸、甘姜人参半夏丸、矾石丸、皂荚丸、蜜煎方。

2.3 散剂 瓜蒂散、蜀漆散、滑石白鱼散、栝楼牡蛎散、百合滑石散、赤小豆当归散、薏苡附子散、蒲灰散、消石矾石散、诃梨勒散、鸡屎白散、蛇床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散、猪苓散、蜘蛛散、葵子茯苓散、枳实芍药散、烧裈散、头风摩散、半夏干姜散、文蛤散、白散。

2.4 汤剂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小承气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大陷胸汤、小陷胸汤、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桔梗汤、苦酒汤、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桃花汤、半夏散及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枳实栀子豉汤、滑石代赭汤、栝蒌薤白白酒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桂姜枳实汤、厚朴三物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十枣汤、厚朴大黄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戎盐汤、麻黄附子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柏叶汤、泻心汤、下瘀血汤、甘草大枣小麦汤、旋覆花汤、大黄甘遂汤、大半夏汤、甘草粉蜜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泽泻汤、小半夏汤、甘草麻黄汤、枳术汤、乌头桂枝汤、红蓝花酒、狼牙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大黄甘草汤、生姜半夏汤、橘皮汤、紫参汤、猪肤汤、甘草汤、一物瓜蒂汤、苦参汤、矾石汤、百合知母汤、百合洗方、乌头煎。

小经方治疗范围广泛,包含内、外、妇、五官科疾病,可谓是包罗万象。且剂型多样,具有丸、散、膏、汤常用剂型,方便临床使用,可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或避免不良反应。小经方最能体现张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的精神,也是当代“方证对应”学说的理论基础。所谓“方证对应”,往往是“证以方名,名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有是方,方证一体”[2]。“方证对应”又叫“对症施方”:即是针对疾病在某一证候中的主要症状选择经方给予治疗。临床上所见的主症,常常是某一证候的重心,病机的主脑。所以,抓住了主要症状,也就抓住了疾病的重心。此时,选用对应的经方进行治疗,往往能够垂手即愈。

刘世恩教授在诊疗过程中,经常使用小经方,且存有大量的小经方病案资料。如枳术汤治胃胀案、栀子豉汤治愈严重失眠案、鸡屎白散治愈肾衰合并严重抽筋案、芍药甘草汤治疗顽固性老年便秘伴肢体抽筋案、桂枝甘草汤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案、诃梨勒散治愈男性肠应激综合征案、苦酒汤治愈因服抗组织胺药物引起声带麻痹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多年手足冻疮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愈痛经案、蜘蛛散治愈顽固性口腔溃疡案等。

3 医案举隅

3.1 枳术汤治胃胀案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第34 条:“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3]一女性患者于1982 年10 月就诊,自述:夏日某一天中午,下班回家后,渴不择饮,喝下凉水一碗。随后又因家中琐事与婆婆生气,自此出现胃脘胀痛、纳差数月,曾用中西药半年不效,来诊。查:胃脘部扪及痛,且胀闷,苔白厚,脉濡,属:水饮气滞,结于心下。随投此方:枳实10 g,炒白术15 g,先后6剂而愈。

3.2 栀子豉汤治愈严重失眠案 罗某某,男,72 岁,家住南阳市火车站铁路医院附近。2001 年10 月12 日首诊。主诉:近半年来,心情烦躁,白天坐卧不宁,入夜辗转难眠。曾到铁路医院、中心医院求治西医,均按“神经衰弱”或“老年精神焦虑症”等予以治疗,服镇静剂后,虽能稍事休息,但醒后头晕乏力。来门诊候诊近半个小时,时而坐下,时而站起,一会儿搓手,一会抓头,心烦不安流露于体表,诊其脉细微,舌尖边红、苔薄黄。属热扰胸隔的栀子豉汤证无疑。处方:生栀子12 g,淡豆豉15 g,3 剂。嘱服后再诊。患者拿到药后,看药太少,不太相信,3 d 后二诊,效佳,于是效不更方,继服6 剂而告愈。

3.3 鸡屎白散治愈肾衰合并严重抽筋案 余某,女,38 岁,农民。2005 年6 月4 日初诊,患慢性肾炎5 年余,先后在地市级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近半年来,常出现四肢、面部肌肉拘挛抽搐,伴发小腹及腰背疼痛,日趋加剧,昼夜难眠。诊见: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头晕、失眠、心悸、乏力气短、恶心、纳差、小便量少等症,且面部及下肢浮肿,面色苍黄,舌淡胖、边有齿龈、苔白厚有津,脉沉弦细,《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并第十九》第3 条云:“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鸡屎白散方,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考虑方症相投,嘱患者取鸡笼内陈年鸡粪(色白者为佳)适量,置瓦上焙黄,研末,每服1 g,早晚各1 次,生姜红糖煲水冲服。2 天后二诊。患者治病心切,用量加倍,服药1 天后,晚上微微出汗,抽筋次数已减少。守方继用6 天,肢体拘挛抽筋现象消失,半年后随访;慢性肾炎虽未治愈,但肢体抽筋未再发生。鸡屎白为鸡子粪便上的白色部分,味苦咸,性微寒而无毒。具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达木展筋等功用。可用以治疗臌胀、积聚、黄疸、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等病症。本案患者属肾阳虚衰,水寒土湿,肝木不舒而见筋脉挛急的病证。取鸡屎白,意在利水道而泄寒湿,木达而筋舒。况且鸡在五行中与肝木之气相通应。治疗筋脉拘挛,主要是取其“治本从类”之义。另外,鸡屎白属五谷杂物,经鸡的脾胃所化生,取陈年粉化者,意在取其得土味雄厚之理。令置瓦上焙干,再用生姜红糖煲水冲服,均在取其健脾疏肝,达木展筋之利,而去其性寒伤阳之弊[4]。

3.4 桂枝甘草汤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案 杨某某,男,30 岁,家住南阳市建设东路。2002 年9 月10 日首诊。自述半月前的某天下午,得知老家有急事,骑车至半路,无奈摩托车出现故障,天气炎热,推车步行近10 里,汗出如流水,到家后自觉心慌乏力,但不在意,从此,不时出现心慌气短,严重时双手抱胸卧床,非常难受,到医院检查多次,均属正常。偶有一次检查属阵发性心动过速。服药不效来诊,诊脉虚数。此属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而致的心悸证。《伤寒论》64 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处方:桂枝40 g,甘草20 g,3 剂。嘱:每日1 剂,每剂只煎1 次,药煎好后,去滓,打入生鸡蛋1 枚,蛋熟后,一并温服。早上太阳出来后方能服药,1 周后街头相遇,说3 剂药尽,再无不适感觉。需要说明的是,鸡蛋属滋阴补血之品,本方加入鸡蛋是取其“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5]之意。

4 结语

小经方,具备了简、便、廉、验的特点,因此百姓乐于接受,是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需要广泛的挖掘和推广应用。在当今社会,小经方蕴含着无穷的社会价值,中医大夫在诊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那些因病返贫的患者,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前提下,疾病得到治愈。

猜你喜欢

鸡屎经方麻黄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广西鸡屎藤传统小吃初探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快捂住鼻子鸡屎藤来啦!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