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YOD翻转课堂互动活动设计及应用原则

2019-01-28蒋轶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赋分弹幕汇报

蒋轶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翻转课堂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先教后练”到“先学后教”[1]。 笔者认为,两个“教”所担任的要义不同:第一个“教”为知识传授,促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关注点为显性知识;第二个“教”为知识内化,促进知识的应用和个人意义构建,关注点为隐性知识[2]。 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法中,教的定义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传统大学教育者,大都在第一个“教”上造诣颇深,但当传统“高结构课堂”变成了“低结构课堂”,对第二个“教”,知识传递者们难免措手不及,学习者也不再得心应手,从简单操练变成了复杂任务的完成,从被动接收者变成了多维互动者和主动建构者。 因此第二个“教”,课中的知识内化环节,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环节,成为了新的翻转教学难点。

1 翻转课堂互动现状及问题

经过调研和笔者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可发现,翻转课堂互动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就互动对象(学生)而言,他们发言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参与率低,小组合作成效低,搭顺风车现象比较严重,课堂氛围要么不够有序,要么比较压抑。 就互动实施者(教师)而言,课堂互动活动较单一、互动设计欠趣味性;无法对互动对象做出全局监控,也得不到全面且个性化的反馈,更无法全面量化互动对象的课堂表现。 就互动结构而言,目前采用的翻转课堂结构普遍为“对话—协作—交流—展示”的低结构形式,课堂留白空间较大[3],互动对象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降低。 就互动方式而言,大都采用面对面交流,但此种交流仅限于少数,一旦人数较多,就无法有效地表达与倾听。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传统教与学的惯式不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要求。 而采用BYOD 手段,如精确的课堂互动量化、 随机互动对象的选择、多样化O2O 互动活动的设计、即时线上互动反馈与弹幕, 限定的互动时长等则可以满足学习个性化、互动参与全员化、评价形成性、反馈及时性等要求。

2 翻转课堂BYOD 互动设计分类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简称BYOD)即自带设备,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技术设备进行课堂学习,旨在鼓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个性化地利用自己的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4]。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笔者将BYOD 互动分为六大类: 检查自主学习效果、获得学习分析,检查到课情况,选人应答,重难点知识解析,BYOD 作业展示,BYOD 辅助工具。

2.1 检查自主学习效果,获得学习分析

这是指基于BYOD 技术检查课堂前知识嫁接效果,进行学习效果分析,帮助教师找出知识难点及盲区。 教师首先可运用BYOD 测验法,通过学习平台采用线下编辑或导入表单的做法发布相关测试,让学生在自己的终端上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多为填空、判断、单选、多选,方便计算分数(也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进行赋分);在测试时间上,可限定最后完成时间,督促学生在上课前完成显性知识简单操练,也可让学习者在课中限时完成,提高竞争性。 测试结束后,根据学习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获得难点。 然后利用各类终端思维导图工具,对新嫁接的知识,进行脉络整理,理清思路,并上传至全员可见的展示平台。 同时,学生通过观看他人的思维导图进行相互学习与补充,构建自己的认知图谱。 教师对思维导图进行赋分及评价(评价全员可见),既能体现全员参与度,又能体现个性化评分与评价。 此外,教师上课时,还可以根据某个学生的认知图谱进行讲授。 教师还可设置投票活动,请学生对难点选项投票。 对与参与投票者可进行象征性加分,体现全员参与性。 另外,还可进行BYOD 笔记展示。学生拍下笔记,上传至展示平台,供大家观看。 此种方法与BYOD 思维导图操作相似。 但笔记法更偏重于内容,而思维导图法更倾向于结构分层。 教师对较好的笔记给予加分奖励及课中讲解回顾。

2.2 检查到课情况

检查到课情况方式很多, 一是采取线上签到,进行二维码登录签到、密码签到和手势签到,检查到课率。 为了不让学生刷签,还可进行限时签到或即时签到。 为了防止学生中途逃课,还可将签到时间设置在课中或课后。 教师可以设置签到给分,但分值较少,体现全员参与性。 线上签到法,适合上课人数较多的班级; 小班化教学不适用。 二是采用BYOD 红包方式。 教师在BYOD 的学生群里发放红包,到课的同学可抢红包,以调动学习氛围,但此种方法无法核算进评分系统。

2.3 选人应答

选人应答即用BYOD 选择学生完成任务,此方式最好投屏显示,可活跃现场氛围,提高学习紧张度。 可BYOD 选人,将学生名单预先导入学习平台(或微信群里转发小程序),教师既可设置随机抽取按钮或通过随机“摇一摇”方式选择人员,也可指定人选。 由于是在平台上选取人员,教师便可根据完成质量,给予一定的分值奖励,体现持续形成性评价。 也可进行BYOD 抢答,并根据抢答次数和抢答质量,进行加分。 还可进行BYOD 分组[5]。 教师根据导入的名单,设置每组人数,既可进行随机分组,也可进行指定分组。 然后按照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赋分。

2.4 重难点知识解析

可先用BYOD 进行课堂记录。 学生自发利用手机拍照、录音或录像,之后进行知识点回顾,或进行笔记记录。 但BYOD 课堂记录,容易分散上课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 也可设置BYOD 头脑风暴,保证全员参与。 它适用于新知识的猜测与创新上,教师根据贡献次数和贡献效果加分。还可用BYOD 答疑讨论。 教师先设置主题讨论,学生在讨论区中回答问题。 学生既可根据教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就他人的发言,发表支持评价或不同观点。教师根据讨论参与次数及讨论质量赋分。

2.5 BYOD 作业展示

教师可设置PBL 项目,上传相关资源,讲明要求与流程,并设置分组及组长。 小组成员可上传自己的作品,最后提交组成品作业,供其他组下载查看且评价。 PBL 项目的打分具有综合性。 既可允许教师打分,也可允许指定人打分,更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其测量的维度较多,还可设置各维度间的比重,使得评价更为标准化。 还可在讨论区进行作业展示。 讨论区的作业展示往往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接受教师和同伴之间的点评,教师可以现场进行点评,适合课中的作业。 另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讨论区的作业展示, 是线下进行PPT 汇报,线上进行交流与答辩。 也可利用BYOD 作业提交系统。 这适用于课后作业的提交,供教师进行分数登记。 此外,还可提交BYOD 视频论文。 学生自制视频,进行观点陈述或成果汇报。 这种方法适合深度学习,方便流传,顺应时代趋势,是一种创生性的作业展示。

2.6 BYOD 辅助工具

包括BYOD 数值计算,即利用手机计算器计算,往往计算结果重于计算过程;YOD 生词工具,即利用手机查单词或学术词汇等;BYOD 资料检索,即利用手机查询资料辅助完成任务, 尤其当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不足以支撑任务的完成,则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搜索。 有时还可用在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讲座式学习、开卷考试中[6]。

3 翻转课堂BYOD 互动活动应用及其原则

上文提及BYOD 互动活动很多,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需要适量进行选择与组合,或可遵循以下四个“结合”原则[7]。

3.1 四个结合原则

一是线上线下结合相原则, 即线上参加任务,或进行任务展示, 而线下则进行面对面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二是全员参与和个性化展示相结合原则,即在线上发布任务,要求全员在线上完成或展示,或在线下随机选人,保证了全面的参与性;而教师甄选具有代表性的答案进行面对面的述评,体现个性化展示。 三是参与值与效果值相结合原则,这是说线上发布任务,全员参与,设置参与即加分的参数;而针对回答较好的任务,则可给予额外的赋分。 四是学习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即要保证学习的效果,又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应用案例

以跨境电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详情页制作及设计”为例,本次案例基于超星慕课APP,采用了线下展示和线上弹幕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了线上随机分组、PBL 项目、 线上讨论区3 种BYOD 互动方式组合。 首先通过线上分组方式,将全班人员分成特定小组;在项目行进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将自己的子任务上传至项目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在任务完成后, 各小组将作品拍成电子稿并上传至PBL,让所有人得以查看到各组作品。

该案例的重点在于展示环节,展示组成员中的一人在线下进行实物作品展示, 同时进行口头汇报;听众针对展示人的汇报,在线上的即时讨论区里进行提问;而展示组的其他成员则对听众的质疑进行反馈或辩论。 教师作为活动(规则)设计者,在布置完任务后,则作为观察者和评价者细致听取展示人的汇报,并及时观看线上弹幕,一方面对弹幕中有效话语进行全体赋分,另一方面对高质量话语进行评价,给予额外分数。 展示组汇报结束后,教师作为评价者,线下评价展示组的作品以及在线弹幕中的经典话语回合。 所有组别汇报结束后,学生便在PBL 项目中对各组进行评价。

在此案例中,线下展示和线上弹幕体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全员在线弹幕和汇报人线下汇报体现了全员参与和个性化展示相结合的原则,而教师针对线上的表现进行即时赋分以及额外加分,体现了参与值和效果值相结合的原则。 此案例既能促进学习效果, 也能让学生享受到现下流行的弹幕乐趣(尤其是汇报人并未能即时看到弹幕,听众往往更能放得开进行评价)体现了学习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缺乏BYOD 技术支撑,很难达到上述效果。

综上所述,BYOD 可对学习行为进行持续记录,不仅能够记录参与值与效果值, 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给予较为客观的持续性的形成性评价;还可共性和个性化动态监控和分析学生在某些领域的掌握程度, 方便教师随时调整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互动实施过程中,BYOD技术不宜选用太复杂, 需考虑学生对教育技术的认知负荷,或采用一些方法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猜你喜欢

赋分弹幕汇报
农业科研系列晋职初审程序电子化方案设计
——业绩赋分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浅析浙江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出新不足,守正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