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波兰波饮食文化差异探略
2019-01-28傅海峰
傅海峰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和波兰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中国和波兰虽相距遥远,但中波文化交流历史渊源流长,十三世纪波兰入华传教,到今天中国的孔子学院在波兰遍地开花,两国文化走过了交融共生、互相促进的数个世纪。
中波饮食文化是两国文化苑囿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典范。 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往往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尚,本文就中波两国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展开探究,以此来发掘两国文化及两国人民精神世界深处的可贵闪光点,进而重新认识中国和波兰在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和民俗习惯上的差异[1]。
1 饮食观念
上古燧人氏(约5 万年前)发明了“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使中国远古人类进入了熟食时代,中华饮食文化肇始。 神农氏发明陶器,第一次有了炊具和容器,使发酵食品成为可能。 到了黄帝时期开始做灶,食物速熟,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次进步;到了周秦时期,人们以谷物蔬菜为食,饮食文化初步形成;到了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多种西域的蔬菜水果引入中国, 中国饮食文化进入大发展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被称为东方奶酪的豆腐,这使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宋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达到奢华的高峰, 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食谱;明清时期,满蒙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入使中华饮食文化到达另一座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天六宴108 道菜的满汉全席。 如此悠久、丰富的饮食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与众不同的饮食观念,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
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汉语中也有“民以食为天”的成语,凸显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可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早已根深蒂固。
和中国相比,吃饭在波兰甚至整个欧洲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人们更看重的是吃饭的实用功能,也就是它的物理属性,即解决温饱、摄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不足道。 ”[2]大部分波兰人对吃饭的态度确实也印证了这种看法。 波兰人一般不把吃饭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在哪儿吃和谁吃都不重要。 这一点,波兰人比其他欧洲人更为突出。 比如波兰人不是每天都全家人聚餐,吃饭时间不固定,甚至很多学校、公司等根本没有午休吃饭的时间,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在中国,限制人们吃饭是一件很难做到、很不人道的事情。
2 饮食规范与礼仪
在我国,儒家思想对国人的影响至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礼、义、廉、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其中“礼”的观念又首当其冲。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先贤们就制定了细致繁复的餐饮礼仪。 《礼记曲礼》中说:“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 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 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3]意思是说:大家一起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吃饱。 和别人一起吃饭,要检查自己的手是否干净。 不要用手抓饭,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中,喝汤时不要喝得满嘴都是,吃饭时不要吧嗒嘴,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又放回到碗盘中,不要把骨头扔给狗。 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因为饭热而搅动,不要大口着急地喝汤,不要剔牙。 凡此种种,在许多古代典籍、礼法中都有相关规定。 可见, 中国已将饮食作为社会活动最重要的部分,并制定了十分完备的行为规范。 饮食规范与礼仪的逐渐完善也是中国饮食文化极为发达的有力证明。 但时代变迁,当一切所谓“封建”的“旧东西”都被疏远、摒弃的时候,现代的“新东西”却未能完好地树立起来。 现在国人虽然重建餐桌礼仪与规范,但远不能和古代中国相提并论。 现代中国人一般用圆桌就餐,座次有序,面门为尊,为客位;临门为下,为主座。 菜品数量要为双数,一般以四、六、八、十为常见,当然也有更多菜品的宴会。 宾主坐定后,主人示意上菜。 先上凉菜,一般上到四种时,主人举杯,先祝酒,致辞。 然后上热菜。 席间宾主频频祝酒。 席间或谈家常,或谈生意,或以笑话佐酒。 所有菜品上齐时,会以一盘水果拼盘结束。 宴会临近结束时,主人会最后一次举杯祝酒,所谓收杯。 除这些礼仪之外,现在许多中国人已经不把席间打嗝、吧嗒嘴、剔牙、大声喝汤视为无礼,只要酒菜足够丰盛,便会宾主尽欢。 另外,席间频频敬酒被中国人视为礼貌,实为陋习。
波兰人吃饭时习惯用长方形餐桌。 波兰餐往往以一碗热汤开始,菜品也无所谓单数双数,无所谓凉菜热菜,席间也不频频祝酒。 餐后常以甜点和咖啡结束宴会。中餐使用筷子,波兰餐使用刀叉。勺子是双方在餐桌上都使用的喝汤的工具。 用餐的礼仪也不是很规范、讲究。
3 饮食的社会功能
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还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无以替代。 国人一生中都与饮食结缘,从满月酒、百日酒,到升学宴、婚宴、寿宴,甚至搬家、升迁都要大摆筵席、款待宾客。 更为独特的是,在中国很多事情都是在酒宴间、饭桌上解决的。 饮食在中国具有着沟通感情、化解矛盾、促成交易、拉近距离等极为强大而丰富的社会功能。 因此,作为社会生活最直接反映的语言也有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与“吃”有关的词语,比如“吃不开、吃不消、吃软饭、吃亏、吃苦、吃素、吃醋、吃力、吃惊、吃透、吃香、吃货、吃水线、吃不了兜着走、吃一堑长一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等。 这些独特的、由“吃”衍生出来的、和“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惯用语、俗语都似乎在强调着“吃”在中国的“包罗万象”,这些词语和饮食本身一样,都将伴随中国人一生。 相比之下,波兰人不会想到, 也不会习惯要用吃饭的方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更看不到波兰国土上门庭若市、鳞次栉比的各种档次的酒楼,波兰语中也没有那么多和“吃”有关的词语。
在波兰,吃与书法一样,都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在中国,饮食和中国书法都被发展成了颇受欢迎的艺术,而且在研究领域都设有博士学位。 由于历史渊源和民俗习惯的原因,饮食在中国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文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