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人论世话清秋
——《故都的秋》情感分析

2019-01-27尹丽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

名作欣赏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景文眼

⊙尹丽[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历代文人骚客写秋景的作品比比皆是,名篇也不在少数。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读出了秋的壮美;从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读出秋的绚丽多姿;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们读出秋的苍凉;从王实甫的《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我们读出秋的悲切;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用饱含情愫的笔墨勾画出五幅北国秋景图——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充满了浓郁的京城韵味。阅读作品时,我们通过知人论世、字里行间的分析感知郁达夫浓厚的情感,深沉的文化气息。

一、时代背景隐情感

《故都的秋》写作于1934年8月17日,在郁达夫的日记中有记载,这是他到达北京后的第四天,是在时隔多年后再次来到京城。长年的艰苦奔波,物异人非的地方会给郁达夫带来太多深沉的感慨。在1921年至1933年期间,郁达夫致力于左翼文艺活动与创作。然而,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袭击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不得已从上海迁居至杭州。此时的中国连年作战,民生凋敝。在这个山河分裂的多事之秋,郁达夫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虽蛰居远离北平,但同样能感受到国家危难,对国事前途的担忧焦虑,对时代的感伤和悲凉。当年届不惑的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辗转千里再次来到北平,触景伤情,写下《故都的秋》,满眼看到的是平常之景,勾画的是清静之秋,流露的是悲凉之情,表达的是对故都的深深眷恋。这些正是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云在郁达夫心灵上留下的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沉重。

二、个性经历察情感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幼年时期的郁达夫就经历了孤儿寡母的屈辱生活,这让他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精神压抑与痛苦无助的阴影。

十七岁的郁达夫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与歧视的十年。生活环境的单一压抑,使得郁达夫在个人性格方面寂寞孤独,抑郁善感。在他创作的中期,一直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在1934年的7月,为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郁达夫决计离开杭州,远离文艺界的纷争。但是,事实上郁达夫生活得并不如意。作为一个文人知识分子,郁达夫回国后的工作事业并不大顺利,沦为靠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困顿。然而,郁达夫又是一个极具责任心、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的文人,他性格刚毅,长期从事进步革命文艺活动,他是不会为了生计为换钱度日而去写媚俗的无聊文字的。这样的正直只会使他陷入想写不能写,能写又不想写的创作苦闷之中。而对于北平的秋,郁达夫有着深沉超常的情感,应物斯感,在《故都的秋》中隐含着郁达夫内心的清、静、悲凉。

三、字里行间品情感

(一)抓“文眼”,重“系统”,整体把握文章情感。

《故都的秋》一开篇就写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就是文章的“文眼”,简明扼要地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独特之处。全篇紧扣着“清”“静”“悲凉”写出故都的秋的浓厚韵味,让读者感受到不仅是故都秋之“清、静、悲凉”,还有赏秋之人内心的“清”“静”“悲凉”思绪。“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处处围绕文眼,借助故都之秋景流露出郁达夫对故都的一往情深。在文中,我们没有看到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详细的描写,而是选取再平常不过的秋景,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以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这五幅图具体描绘故都的秋。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郁达夫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故都的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枣都渲染了一层“清”“静”“悲凉”的秋韵,郁达夫钟情的是这样平静清幽的生活。我们从“文眼”入手,系统性整体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切情感。

(二)揣“语言”,品“细节”,从语句上把握文章情感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语言是文章的灵魂。不同的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不同,呈现的文章语言风格也各有千秋。《故都的秋》中蕴含着郁达夫淡淡的喜悦与忧郁,因而作者在遣词造句、运用笔法上也独具清新典雅,酣畅淋漓中展现优美独特的京都韵味。

在句式的选择上,郁达夫多以短句为主,长短句、整散句有机融合,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形式美,读来抑扬顿挫,更显洒脱性格,充满节奏美感。例如:“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句句式长短结合,从“味”“色”“意境和姿态”多方面指出南国之秋无可赏玩之处,突出北国的秋味浓郁。句式顿挫明显,一气呵成,表情达意极为充分。

在写作手法上,郁达夫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为突出北国秋味之浓之永,郁达夫采用了比照烘托的手法,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进行了比照。文章开篇第二段就写道:“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江南秋的特点是慢、润、淡。这里是把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体现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味之浓,情之永。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一组温和与刚烈、稠润与硬实、细腻与粗犷、娇小与阔大的对比,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还有排比修辞的运用,使得语意畅达,回味无穷。比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作者在这里连用三个“下得”,突出“奇”“有味”“更像样”,渲染氛围,使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三)看“标题”,抓“关键句”,直抒胸臆表情感

标题《故都的秋》,“故都”二字表明了描写的地点,“故”是指过去的,消逝在时间深处的,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例如“落日故园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垒萧萧芦荻秋”。“都”是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京城浓烈而醇厚的文化气息让作者心醉神迷。郁达夫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同时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在文章紧要的结尾处抒发了作者的隐痛。作者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句直抒胸臆,向人们宣告:愿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有“故都的秋天”。这岂止是眷恋之情,这分明是如火般的誓言了。“故都的秋天”还会再来,故都的秋景还会再有,但“故都”却将失去。对故都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对行将流逝的故都文化,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的眷念和挚爱,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更让人读出了一种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一种文化人对文化的执着、捍卫和坚守。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景文眼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江渡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散文阅读有方法
自古逢秋悲寂寥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