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有方法
2017-08-04何斌水
何斌水
散文形式灵活,题材多样,有的篇幅还较长。因此,学生阅读散文时,或感到无从下手,或读后不得要领。那么,如何既快且准地把握散文的内容和结构呢?概括起来说,“寻根振叶找文眼,顺藤摸瓜探脉络”是阅读散文的有效方法。
寻根振叶找文眼,是指在初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注意寻找作者行文的文眼。所谓文眼,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的意思是说,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句话。其实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既可以是一个字,如杨朔散文《雪浪花》中的“咬”字;也可以是整段文章,如冰心的散文《小橘灯》的文眼就是文章的倒数第四段:“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字、一句话,还是一段文章,都必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策”之处。
我们找文眼的目的,在于通过文眼抓住文章要领,以统觀全篇。如《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全篇文眼。抓住这一句,再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展开的层次,以及曹刿之远见卓识,肉食者之鄙陋浅薄,就明白易懂了,也能进一步认识到作者构思行文的匠心所在。
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眼” 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律可循。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就为我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律:注意篇首、篇中、篇末。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末尾写道:“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对开头“不宁静”的照应。文眼在篇中的,如茅盾的《风景谈》,即在描绘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后面写出文眼:“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这在开头第一段已有流露,结尾时又用“如果你也认为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来呼应。文眼在篇末的,如冰心的《樱花赞》:“汽车司机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地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这在开头时,作者曾设下悬念,到结尾再卒章显志,揭示文章的主题,则顺理成章,非常自然。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的“警策”之语。
找到了文眼,还应顺藤摸瓜探脉络,即按照文章发展的线索,找出文章段与段之间的筋脉联系,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特色。例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虽然篇幅长,人物多,看来又是一些片断的回忆,较为零散,但我们如果能在阅读的基础上,探清脉络,搞清其内在联系,则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编辑 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