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2019-01-25高艳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群酯瓣膜抗凝

高艳红

(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河南 信阳 464000)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 brillation,NVAF)是指心房快而无序的波动,主要危害是影响心脏输出量。由于缺乏心房收缩,血液淤积于右房,易致血栓形成,中风的危险性增加。据报道,临床上近1/5脑卒中患者是因房颤所致[1]。心房颤动导致的出血事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2]。抗凝一直是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手段。为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给予房颤患者以抗凝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需频繁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来调整剂量,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属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有效性和便利性方面给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本研究比较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8例。A组男38例,女40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5.2f4.8)岁,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风险评分(2.85f0.12)分,B组男37例,女41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5.8f5.2)岁,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风险评分(2.84f0.13)分。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世卫组织制定的NVAF诊断标准;②房颤出血风险评分<3分;③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④患者自愿接受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高出血风险患者;②近期(3个月内)有外伤、手术、心肺复苏和穿刺史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者;④合并使用其他能够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

1.2 治疗方法

A组使用利伐沙班(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464)治疗,10 mg,qd,鼻饲给药。B组使用达比加群酯(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64)治疗,110 mg,bid,用餐时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两组均持续服药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用药期间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事件,包括消化不良、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失眠和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栓塞和出血事件

A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1.54%,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26%,B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2.82%,出血事件发生率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凝血功能

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表3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3 讨论

心房颤动的本质是心房的无序电活动,危险性在于患者左心房内血流速度降低,导致凝血因子局部浓度增高,心房血液易形成涡流,损伤内皮细胞,启动凝血系统,易形成血栓。大量报道[3-5]指出房颤患者发生栓塞和出血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其中非瓣膜性房颤占60%。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非瓣膜性房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预防房颤诱发的栓塞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抗凝治疗是心脑血管的重要治疗方案,随着对房颤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加深,抗凝治疗在房颤治疗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临床常用抗凝血药主要包括肝素、华法林等,其中肝素长时间使用副作用大,引起出血的风险较高;华法林作用时间较长,但是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操作复杂。

新型抗凝药物无需检测凝血功能的口服药物,具有起效快、剂量个体差异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更适用于需长期预防栓塞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主要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达比加群酯可直接作用于凝血酶,阻止纤维蛋白原的裂解,终止凝血系统级联反应及血栓形成。研究报道[6],服用达比加群酯1小时后起效,2小时达最大血药浓度峰值,起效和失效非常迅速。但有学者[7]指出该药的半衰期短,停药后失效快,患者会再次有着高风险栓塞,准确快速评估抗凝强度有助于避免停药造成的风险。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的Xa因子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Xa因子的活性位点,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比较研究此两种新型抗凝药物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抗凝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李松南[8]等研究结果一致。国内外报道[9-11]指出凝血指标的监测在新型抗凝药物治疗中有显著的指导价值。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来看,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大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安全性相当。但有报道指出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时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高危人群应慎用[12]。

综上所述,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

猜你喜欢

群酯瓣膜抗凝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达比加群酯疑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
“烂”在心里
非瓣膜性房颤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